很多人以为修身进德,致良知,夯实生命之根是一件很难的事,其实不然,认为其难,根本原因是私欲妄念不能去得彻底,蒙蔽了本性,阻碍了良知的生发。本性的尽,良知的莹彻,不只是身体健全的根,更是智慧,才华,创造力的根。养得此根肥沃,方有生命的美大神圣可期,否则的话,一生必将流入茫荡。 《传习录》中就有王阳明先生在田间借物点拨弟子的一段对话—— 先生一日出游禹穴,顾田间禾曰:“能几何时,又如此长了!”范兆期在旁曰:“此只是有根。学问能自植根,亦不患无长。”先生曰:“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但着了私累,把此根戕贼蔽塞,不得发生耳。” 往至简处说,修身进德,致良知,夯实生命之根,就只需要时时刻刻从未发处即能“无私”,“无我”(或是说无私心杂念)即可,有一点私,哪怕没有表现出来,也就养不得良知,尽不得本性,生不出灵光;有一点恶念,杂念,我念,哪怕是刻意的善念,良知都不得莹彻,明德就不得澄明,就落入了将迎意必固我,天君不得泰然,四体不得从令。“无私”,“无我”,才能由良知生良能,灵气满满,慧性充实,才能事即道,道即道,器即道,术即道,道即术,人即己,己即人,才能心事合一,心迹合一,人天合一,人物合一,物我两忘,诚极忘身,上下本末先后内外全一体,才能是神一样的存在,无处不从容中道,无时而不自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