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姻与爱情

 z55j03b55 2022-11-27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婚姻,指两个人一起生活而组成的合法结合或契约;爱情,指人与人之间的强烈依恋亲近 向往,以及无私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

婚姻产生于私有制,由于男子是私有制社会的主体,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女性被看作男子的财产、附庸和生育工具。

当出现了部落和国家等社会组织之后,婚姻又成了一种政治筹码。在古代皇室, 政治联姻的意义远远超过婚姻本身,联姻成为家族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手段,和亲是政治联姻的典型代表,既能安抚边疆、平息纷争,又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改善封建关系。政治家只关心联姻的结果和对时局的影响,而对当事人是否愿意、婚姻生活是否幸福等毫无兴趣。

图片

与此相应,在民间则以包办婚姻为主要特征,古代礼法把包办子女、卑幼的婚事作为父母、尊长的特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成立的要件。

在男权社会中,婚姻对女性来说,是一种从肉体到精神的奴役。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封建制度对于女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女人一旦出现不忠,不光是道德的谴责,而是严酷的刑法,而男人却可以妻妾成群;“贞节牌坊”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扼杀人性的道德观像一道道枷锁束缚着女性;等发展到“裹脚”的时候,女性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图片

恩格斯说: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

因此,在古代社会中,大多数婚姻和爱情没有关系,又因女性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只能在婚姻里忍辱负重;多少可歌可泣的爱情又因为婚姻包办制度而被摧残。

图片

经过几百年的抗争和文明的发展,女性的地位逐步提高,婚姻法明确规定婚姻自由以后,恋爱自由让爱情成为婚姻的起点,也成为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基于爱情的婚姻可以说是人人渴望。

但是真正走入婚姻,会发现爱情与曾经憧憬的美好浪漫大相径庭。

婚姻中更多的是责任,而承担责任的方式就是相互付出、相互理解。从原生家庭中父母掌心的宝过渡到小家庭的责任,幸福婚姻都要经历从激情到磨合,再到自我矫正的过程。

成功的人际关系都是相互妥协和包容的结果,婚姻也不例外。现代婚姻中,女性与男性共同支持家庭开支,便要求共同承担家务,可是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现实生活中很多婚姻里的女性不仅赚钱养家,还要生育、养育、做饭、做家务,并且这些被认为是女人理所当然的付出除此之外,加上经济、价值观、家庭关系等各方面的压力和矛盾,婚姻中没有了精力、时间、意愿来谈爱情最终导致“婚姻成为爱情的坟墓”。

图片

尽管婚姻制度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但有两点是确定不变的,爱情不是婚姻的必需品,而是少数婚姻的奢侈品;婚姻中个体的地位、权利与经济密不可分,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现代婚姻中,女性经济独立,也有追求梦想、活得精彩的向往。多数女性愿意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愿意让繁琐生活将个人理想消磨,但是一旦这种责任的承担突破个人的承受能力,而感受不到爱和体谅,必然会引起反抗;当然男性对婚姻也有不满。

这种结果导致婚姻成为部分人的一种选择,而非必选项。

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7年,全国上半年结婚人数逐年下降,离婚率却逐年上涨。  

图片

2017年上半全国婚姻人口数据显示,558万对结婚,185万对离婚,离婚率高达33%!

而80、90后离婚起诉案件中,女方作为原告提出离婚请求的比例高达75%。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女性思想解放,以及经济独立的能力,她们不再将个人幸福依附于男人、依附于婚姻。

图片

事实上,这个还不是准确的数据,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婚姻,因为子女抚养、经济纠纷等各种问题,双方处于分居、婚外情的状态,这已经背离了真正意义上的婚姻。

杨澜说:婚姻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精神的共同成长。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高福利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等,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自我的同时,更看重有着共同理想的精神伴侣。所以,相比结婚率,离婚率应该会持续上升,这也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图片

结婚、离婚还是不婚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把短暂的一生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做到幸福、充实、少留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