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王安石的诗。泊船瓜洲、登飞来峰、梅花、元日共四首

 闻喜涑水 2022-11-27 发布于山西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章图片1

《泊船瓜洲》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此诗是诗人在瓜洲泊船时所写。瓜州镇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京口在长江南岸的镇江市,与瓜州一江之隔。钟山即南京紫金山,主席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之钟山;王安石的老家在江南的江西抚州。

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表达了他急欲过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迫切愿望。

文章图片2

《登飞来峰》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寻”是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塔”用来形容很高很高的塔。

王安石在实施改革、推行新法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和阻力。他是在借用此诗来表达其在推行新政所拥有的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态度和决心,同时也在展示他高瞻远瞩、胸有成竹的能力和自信。

文章图片3

《梅花》原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因变法而遭两度罢相,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离任后退居南京的钟山。此时作者孤独的心态和艰难的处境与身居墙角旮旯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于是写下了此诗。诗人以诗言志,借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鼓励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守真理和操守的人们。

文章图片4

《元日》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一首描写古人迎新年的诗,取材于民间习俗: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等,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屠苏”有两种解释,一指“屠苏酒”,即大年初一全家合饮,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另一种解释认为是指茅草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