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导临床的最核心理论——五行学说,不深刻理解它难成大器!

 跟我学中医 2022-11-26 发布于湖南

现代中国主流的中医界,主要走的是《伤寒论》的路线,用方证对应的方法来治病。可这种方法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能明确对上症状的疾病最多不超过20%,而其余80%的疾病症状不明显,很难一一对应上,此时,很多中医就无所适从了,疗效也直线下降。缺乏了疗效,还让国民如何相信中医?

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病因。只有正确地明白病因,才能够知道如何正确地治疗疾病。可我们都知道,症状不是病因,用这种方证对应的方法,等于抛弃了真正的病因,当然治疗的结果就很难期待了。

我们并不是要否定伤寒论,但我们要明白的是,真正的医理在《内经》当中,抛弃了《内经》中的医理,只靠《伤寒论》的方证对应,是很难提高疗效的。

那么中医真正的病因学是什么呢?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明白系统的控制学原理,因为中医是根据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规律,用恢复整体管理的办法来治所有病的。只要整体的管理恢复了,局部病变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此时,百病皆消。

系统都是典型的“一”控制“多”,中心要素都只有一个,周边要素却有无数个,更重要的是,中心要素和周边要素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们只有位置上的差别。单纯从力量上来对比,一个中心要素显然是无法与众多周边要素相对抗的,可事实上,一切物质系统的秩序存在,都是建立在一个中心要素控制无数周边要素之上的。这“一”控制“多”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对西方科学来说,这一点是无法理解的,因为它假定了少数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的存在,万物就成了死寂砖块的机械堆砌。不过,对于我们东方科学来说,万物归一,统一的物质(气)本身就是有生命的,万物都是由同一种生命之流汇聚而成的,这样一来,所有要素都成了生命,彼此都是在竞争中存在的,而中心要素正是充分利用了这种竞争,实现了“一”控制“多”。

具体地说,中心要素和周边要素本来都是一样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中心要素顺应了当时所依赖生存的大环境,得到了大环境力量的支持,这才使它脱颖而出,成为系统的中心。一旦它成为中心,就会通过要素之间的竞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所有要素身上。顺应中心意志的要素就优先支持它,使它不断在系统空间产生并发展壮大,违背中心意志的要素就强力抑制它,使它不断在系统空间衰退并灭亡,在要素的周期产生与灭亡之中,普遍联系方式就产生了,它体现了中心要素的意志,通过连续在系统空间某一层次的物质有序和无序周期变换传递信息,控制了系统空间所有生死存亡,保持了系统的秩序。

可以这样说,普遍联系方式的产生是物质系统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它帮助中心要素实现了“一”控制“多”。存在一类物质系统,就存在一种特殊的普遍联系方式,也存在一种特殊的自然力。就拿生物来说吧,它之所以在地球表面上出现,是因为液态水,水中隐藏着一种特殊的普遍联系方式,即依赖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递进,通过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有序水层的周期组织与离散来传递能量。力仍能量之外显,对应着这种特殊的能量传递方式,生物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自然力,使生物在表现上与其它物体与众不同。

理解了普遍联系,就得出了一个重要的原理,那就是平衡是秩序之本。因为普遍联系的本质是一种媒介的周期运动来传递信息,信息的区别仅仅在量上,或者说频率上的不同,而在质上没有任何两样,如果媒介出现了不平衡,信息就会在传递的过程中失真和变形,这样一来,整体的管理就乱了,疾病就是整体管理失控的一种必然结果。如果想要治好疾病,就必须恢复整体的平衡,只有这样,普遍联系方式才能够真正体现中心要素的意志,让所有要素都听中心的话,保持系统的秩序。

这其实隐藏着中医真正的病因学,不平衡是疾病之源,恢复平衡是治病之本。

可如何实现整体的平衡呢?五行学说的价值就出现了,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平衡系统,两个要素之间只有对立,三个要素之间难以实现相互制约,四个要素彼此之间难以实现平衡,只有五个要素才能够通过彼此之间的相生相克实现真正的平衡系统。


五行学说原本来自五材说,它本意是指五种不同的材料的不同组合组成了万物,类似于西方科学的思想。不过,在中国先人用一种物质的聚散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之后,五材说就转化为五行说,来细化同一种物质的聚散这种运动。

古人常说,五气皆二气,二气皆一气。是的,万物皆一气,二气指的是气之聚和气之散,五气指的对气聚散这种运动的细化。

把气聚散这种运动细化,可以分为五种不同的运动形式。

第一种就是组织,它对应五行中的木。由于统一的物质是有生命的,组织现象无所不在,它同样存在于自然界的每一个物质系统当中,对应着系统的成长。

第二种就是离散,它对应五行中的金。由于只有一种物质,同性相斥,因此,走向物质分布的平均化和能量的平均化是一种必然,它对应着系统的走向衰亡。

第三种就是扩张,它对应五行中的火。随着要素不断在系统空间产生,彼此之间的竞争会使要素不断向周围空间扩散,使系统不断发展壮大,排斥现象就是由它引起的。

第四种就是压缩,它对应五行中的水。要素的产生对应着物质相空间的压缩,因为有序的要素密度大,无序的混沌物质密度小,当物质从占有空间大的混沌状态向占有空间小的有序状态转化的时候,就出现了相空间的压缩,使连续在周围的混沌物质向这里涌来,引力现象就是由它引起的。

第五种就是控制,或者说普遍联系,它对应五行中的土。普遍联系其实是由要素之间的竞争引起的,随着要素的周期产生与灭亡伴随的能量起伏,普遍联系方式就产生了,它通过连续在系统空间某一层次的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来进行传递,控制着每一个要素的生死存亡。

简单地说,要实现整体的平衡,就必须五种运动相平衡,由于这五种运动依附于五个功能系统,因此,后人也把五行对应五脏,但它真正要体现的不是脏腑,而是五个具有不能功能的子系统。一个子系统的旺衰,都会影响其它子系统的旺衰。通过五个功能系统之间的相生相克,来实现整体的平衡。

这其实就是中医治病的大法,不管什么病,都是用同一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身体平衡了,百病皆消。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中药是广义的,它包括一切能够恢复平衡的手段。如情志,食物,推拿、按摩、药物、磁疗、电疗、拔罐、放血、刮痧、艾灸等。

如果你用心领悟中医理论,一切疾病也都可以被归为主不明,或者说偏心,更确切地说就是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是它造成了整体的不平衡。血液总是优先供应某一组织,它就会功能亢进(热),血液总是对某一组织供应不足,它就会功能低下(寒),当某一组织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到一定程度,细胞就会发生病变,产生西医学上的疾病。

那么如何来治疗疾病呢?当然是通过调节供血,功能亢进就抑制血液对它的供应,功能低下就增加血液对它的供应。只要把身体调平衡了,整体的管理就恢复了,此时局部病变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

大家明白了吗?五行学说才是真正指导中医治病的方法论,即身体五个功能系统,它们分别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低下,以及它们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的程度多少,然后用中药之偏来分别平衡它们,只要把身体调平衡了,百病皆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