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新教师如何快速搞定班级常规?记住这几步能让你事半功倍!

 好幼师手工 2022-11-27 发布于辽宁

作为一名幼儿园新老师,如果想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和工作节奏,让孩子们接纳并喜欢上自己,同时又能够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定的威信,从常规培养入手是最为合适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给你讲一个我刚当新老师时候的一个真实案例:

我记得那时刚从大学毕业,到一所幼儿园大班担任实习老师。有一天早上是晨读时间,之前都是主班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早读书,玩字卡游戏,然后再收书、如厕、喝水……整个环节大概30分钟左右。

我只跟着主班老师看了一天的早读环节,还没熟悉呢,结果第二天早上主班老师临时有事,让我代着组织一次,我一下子两眼一抓瞎:环节是啥?怎么引导?接下来怎么办?

说实话,当时我深刻的理解了一个成语:「手足无措」。还好是大班,孩子们都有了自主的常规习惯,他们能够自己跟着录音机进行早读,但是接下来是字卡游戏环节,这是需要老师组织带领的,我之前一点经验都没有,这可咋整。我只会拿着字卡在那里一个个闪现,孩子们一看老师是个新手,那就开始“作”了,顿时教室里开始闹腾起来~

正在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负责教学的刘园长推门进来了,原来她巡班的时候看到我的情况,观察了一阵后觉得需要干预,进来后跟我示意,看她如何组织孩子们:拿起字卡,跟小朋友们分为两组,进行比赛,玩了几轮后,又换另外一种玩法,男孩女孩分组,一共玩了3轮游戏,孩子们组织的井井有条,热情参与,游戏结束后,再组织男孩喝水,女孩如厕……

刘园长组织完毕后,让我把今天的主要活动流程都复述下来,晚上做新老师培训的时候,专门针对一日流程常规和活动常规做了解读,让我们每天晚上把第二天的活动安排都写下来。

从那以后,我开始真正认识到常规的重要性,从让自己清晰一日生活流程常规开始,一直到各种活动的常规培养,慢慢的,发现带孩子也没那么困难了。到后来做了园长,我进到哪个班,一看孩子的状态就知道这个班级的常规培养的怎么样。

讲到这里,如果你是一名新老师,是否有相似的经历呢?你是否经历过“带班基本靠吼”?

带班千万条,常规第一条,常规做的好,带娃没烦恼。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常规: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做各项活动都遵循了一定的规则,那组织活动起来就省心省力多了,老师不用再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

那如何快速搞定班级常规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教师自己提前做到清晰一日常规包括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一日常规活动主要包括:晨间及离园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及自由活动;教育活动;游戏及区域活动。

如果你是新老师,建议你把每种主要活动的流程及要求,都做到能够背诵写下来,先写流程,再写要求。写完之后,闭上眼睛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把每一个环节都呈现一遍,看看哪里有没有漏掉的。坚持一个月,到时候你一定会感谢我。

为什么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织各环节的活动时能做到信手拈来,“无他,唯手熟尔。”

2、在建立起稳定常规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使幼儿在积极、快乐的轻松情绪氛围中,建立良好的常规。

给各位老师提供几种方法供参考:

①、通过环境创设渗透常规提示

比如通过照片、绘画等形式,把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主要活动呈现出来,提示孩子到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还有的孩子上厕所会不知道如何提裤子,那可以把如厕的顺序用照片记录下来,贴在厕所的墙面上;还有例如洗手的步骤等等……

②、通过及时表扬鼓励和树立榜样,强化幼儿的良好常规

俗话说:“十个食指顶不上一个大拇指”。老师如果是以及时鼓励的态度,表扬孩子们的良好常规或者进步,或者时不时搞一个小奖励,孩子们的良好行为就会被不断强化。

另外幼儿都有“好模仿”的年龄特点,老师可以学会捕捉某个活动中做的好的幼儿行为,树立榜样,让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

③、和孩子一起制定常规,变“一言堂”为“全民公约”

中、大班的孩子能够参与集体活动的规则讨论与制定,老师可以选择某种活动会存在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比如排队接水的时候,孩子们会存在推搡、玩闹的情况,那老师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出现这种问题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共同制定喝水环节的规则:一个一个有序单向排队,接完水的及时回到座位或者到指定位置喝完水再放水杯,不推不挤。

④、用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常规

如果说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最喜欢什么,除了电子产品,那应该就是玩游戏了。比如小班的孩子比较容易融入游戏情境的角色,老师组织孩子玩玩具之后,可以采用“送玩具宝宝回家”的形式,引导孩子边收拾玩具边说:“小玩具,要回家(把桌上的玩具放回玩具筐里),黄筐住楼上,红筐住中间,蓝筐住在最下边。(玩具柜第一层贴上黄色标志,中间一层贴上红色标志,最下面贴上蓝色标志)”

⑤、通过故事、儿歌或者音乐律动的形式,渗透班级常规

培养常规的最高境界,是“润物细无声”。我曾经见过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她跟孩子说话从来都是柔声细语,但是孩子们都特别的自觉。她组织孩子进行各环节活动的时候,都会弹奏不同的钢琴曲目,孩子们一听就知道下一步该干嘛了,井井有条。

我曾经有一次去一家幼儿园听课,在窗户外面听到老师组织孩子们跟着诵读的时候说:“小朋友们都张开大嘴巴,谁要不张开呀,我就把大虫子放他嘴巴里。”你说尴尬不?!

简单分享几个关于常规的儿歌,后面再单独分享更多:

学打招呼-「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

要拉许多小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

“欢迎,欢迎”拍拍手,

“谢谢,谢谢”握握手,

“再见,再见”摆摆手。

习惯养成-「洗手」

小朋友,来洗手。

卷起袖,淋湿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清清水里冲一冲,

再用毛巾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干净。

习惯养成-「排队走」

小朋友,排队走,

你在前来,我在后,

不说话,不回头,

老师夸我真优秀。

⑥、家园同步,共同培养

我们之前讲家园共育的失败案例,会提到一个“5+2=0”的说法。就是说孩子在幼儿园5天培养的常规,如果回到家里,周末两天没有家长的配合巩固,等下周来了还是要从头开始。

因此,老师要学会通过多种渠道,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一日常规、行为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并能做到配合与支持,避免家长在家里对孩子的包办代替。

3、总结沉淀经验,化工作经历为工作手册。

在这里,给大家呈现几张之前我们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及保教人员相应职责》的范例:

将工作经验形成制度和文字,并不断优化,形成本园的工作手册,也是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最好资料。

最后,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参与评论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