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尔朱荣的上洛之路

 鲸鱼腹 2022-11-27 发布于广东

  接触过日本战国史的人,都会遇到一个词“上洛”,这是指战国大名(诸侯)带兵进入京都控制朝政的行动,“上洛”是各大名所孜孜追求的目标,用以制霸天下。平安时代伊始,日本京都就规划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称为“洛阳”和“长安”,但 “长安”片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只剩下“洛阳”,也就逐渐成为京都的别称,这就是“上洛”的由来。当然,更广义的“上洛”也包括不含政治宣示的私人进京活动。“洛阳”自然是来自中土,而 “上洛”一词也是同样渊源,比如六朝,王敦、苏峻、桓玄、刘骏、萧衍……,军阀权臣进军建康,意欲问鼎,可以说是前赴后继。至于北境,也有一次非常著名且名副其实的“上洛”,那就是尔朱荣的进兵洛阳。

  尔朱荣常常被后人比作董卓,实际两者完全不在一个维度,我认为整个南北朝,他是代表着最强的统率能力,是军事才能的巅峰,没有之一。尔朱荣的先祖是契胡族一支部落的酋长,带领族人追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征战立功,封地秀容川三百里(今山西朔州一带),有世袭的地盘和政治待遇,经过百年的经营发展,家族逐渐壮大,秀容地区的畜牧业是相当兴盛,国家每有征战,又积极献粮献马,很得朝廷上下欢心。

  与想象中的不同,尔朱荣是肤色白皙、容貌俊美,他自幼聪慧机敏、遇事决断。袭承家族爵位后,他亦继承传统,勤到洛阳跑关系,结交权贵,对朝野、对盘根错节的门阀官僚系统是有很深的洞悉,这也可以说是他早年的“上洛”。到了轰轰烈烈的六镇暴乱,他回到了秀容,招合义勇,配合镇压乱民。我们完全可以联想到当年汉末黄巾之乱,配合官军镇压起义的各地豪强地主,袁绍、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眼前自然而然闪过一个个熟悉的形象。

  公元524年,六镇的战火波及到秀容,但无不被尔朱荣讨平。随着战乱的加剧,他的能力和人脉,帮助他吸纳聚拢到越来越多的人才,而卓越的军事才能也让他战无不胜,秀容地区就好象旋涡中的孤岛。随后,六镇变民进入河北,巨浪越发滔天,杜洛周、鲜于修礼、葛荣的队伍,还有朝廷官军,各方豪强势力,混战在中原大地。河北是烧得发烫,而但凡敢进入山西的,却都被尔朱荣抹平。正如《权游》中一句著名的台词:混乱是阶梯,到了528年,尔朱荣已经官至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六州讨虏大都督了。

  北魏朝廷的力量已消耗殆尽,也腐烂透顶,是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了,尔朱荣开始准备“上洛”。而这时,葛荣也在河北的混战中最终胜出。尔朱荣派兵北面据守马邑,东面封锁井陉,确保了后方和侧翼安全,然后率军从晋阳南下,直逼洛阳。尽管胜券在握,但他的战术安排还是非常细致。朝廷此时仍在内斗,尔朱荣兵不血刃,渡过黄河,控制洛阳。他把胡太后和三岁的皇帝投进河中,然后把王公百官诱骗到河阴,全部诛杀。洛阳的权贵可能做梦都想不到,当年那个熟悉的常常来送礼拜会的阿荣,会突然举起屠刀,被杀的总计约二千余人,是为“河阴之变”,洛阳原有的上层建筑一次性全部铲除。

  因为这次屠杀,所以尔朱荣在史书上的形象就等同董卓,士大夫的代言人司马光对他是极尽丑化,《资治通鉴》里的记述充满荒诞,但我们仍可以去繁就简,梳理一下时间轴,找出要点,看看尔朱荣的出招,看看他是不是董卓?

  2月,葛荣在河北战胜杜洛周,当月,尔朱荣东据井陉,北守马邑。

  2月25日,胡太后毒死亲儿子孝明帝元诩,次日立了个女婴当皇帝,再一日又改立3岁的元钊。

  3月,尔朱荣率军南下。

  4月9日,把选中的代理人元子攸暗中接出洛阳。

  4月10日,与元子攸在河阳见面。

  4月11日,渡过黄河,傀儡皇帝元子攸登极。

  4月13日,制造河阴惨案。

  4月14日,护送新皇帝进入洛阳,将士全部晋升,对河阴被杀者家属补偿安抚,追赠封爵。

  4月16日,重组朝廷,任命大批亲信官员。

  5月1日,入宫再次为河阴惨案向皇帝道歉,女儿尔朱英娥成为新皇后。

  5月5日,大局已定,尔朱荣返回山西。

  看,这一连串眼花缭乱、快狠准的出招,在不过百日之内,即达至所有政治目标,把旧有的门阀贵族一杆清盘,从此遥控洛阳,他怎会是董卓!

  9月,尔朱荣出击河北,决战葛荣。他安排亲信侄子留守后方,选派得力干将潜入被围的邺城协守;他亲率7000精锐骑兵,每人两匹马;他布置不用刀,改用棒;他要求交战时不许抢首级;他亲自做战前动员;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7000对300000,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以小胜多的战例,但我从没有看到象这一仗这样,似乎主动始终都在人少的一方。战后葛荣被擒,几十万变民投降,尔朱荣下令遣散,而后在百里之外,分设收容站,分别收容遴选,留强汰弱,再返回晋阳整固,这一战彻底征服了所有人。

  之后,在蓟击灭韩楼起义,在山东扑灭邢杲流民,再击杀南梁出兵护送的北魏流亡贵族元颢,又派出一支千人规模的青年军官团,荡平关陇,至此,尔朱荣基本统一北方。按照正常的剧本,他就要再次“上洛”,办理禅让手续,登极称帝,然后席卷南方了,但历史的车轮在此赫然改道!不甘坐以待毙的皇帝决心反抗,放手一搏。种种迹象已经至为明显,但尔朱荣自负了,也很可能他是不但要力压,还要诛心,以显示自己的天命,他以猫抓老鼠的淡定,昂首进入洛阳。

  他认为全盘都在掌握之中,但不论什么原因,有人叛变了,另站了队。元子攸以皇后尔朱英娥要分娩的理由请他入宫,刚一入殿,埋伏的死士即行持刀冲出,尔朱荣立即扑向元子攸,结果元已横刀膝下,一下就捅进了他身体,随后众人一通乱砍,一代枭雄就此殒命。三个月后,元子攸也被尔朱家族捕获,缢死在山西,但无论如何,这位傀儡皇帝的不屈反抗还是值得尊重,也是向当年的曹髦前辈致了敬。

  对于尔朱荣,霸业成空,对于中土,则再次陷入混乱,南北一统要再推后数十年。但即使日后的隋唐,也有尔朱荣的深深底色,他带出来的部属,那一串长长的名单,高欢(北齐神武帝)、宇文泰(北周文皇帝)、贺拔胜、贺拔岳、于谨、赵贵、侯景、慕容绍宗、独孤信、侯莫陈崇、杨忠(杨坚之父)、李虎(李渊祖父)……,全都解锁了封印,魔鬼又或英豪,行将叱诧风云,震动整个中华大地。

  再回到河阴之变,尔朱荣是否有更优解?比如等到葛荣进兵洛阳,葛荣也势必一定会进兵洛阳,那时再以勤王之态“上洛”,击破葛荣收获巨大声望和影响力后再行控制朝廷。但那时他就必然能击败葛荣?必然就能“上洛”成功?有些事无法预知,正如那位自己挑选出来的傀儡皇帝,最后竟敢横刀膝下。在黄河岸边,快刀是解了乱麻,但杀戮,也必定收获滚滚骂名,《北史》:“河阴之下,衣冠涂地,其所以得罪人神者焉。”从此,提起尔朱荣,人们就联想到董卓的摸样。

  但也有人击节叫好,柏杨在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中说:“诚是一项惊天动地而泣鬼神的壮举,这是对腐败凶暴统治阶层的大反扑和大报复。他们临死时悲惨痛苦,正是他们加到人民身上的悲惨痛苦的再现……” 问题是被杀者即使并非无辜,但尔朱荣也从来不是“悲惨痛苦的人民”,他是一个世袭地方豪强,一个善于交际的畜牧大亨,一个乘乱崛起的军阀。他在河阴的屠杀不是反扑和报复,而是精致的政治计算;而他后来的被杀,则恰恰才是被反扑和报复!

  北魏给中华文化留下两大伟大瑰宝:石刻与书法。此为魏碑《元怀墓志》(局部),出土于洛阳,现藏河南博物院平正工整,秀拔刚劲。其刻于公元517年,距离尔朱荣的年代非常接近。值得注意的是,元怀是皇室贵族,他的墓志肯定是他儿子们所聘刻,而他的第二个儿子元悌,就是在河阴之变中被杀。他第三个儿子元修,后来则被高欢拥立称帝,继又投奔宇文泰,是北魏的末代皇帝。

  龙门石窟之莲花洞,它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正是尔朱荣跑洛阳拉关系的年代,说不定也曾拜访过这里。这很大可能,也许大家想不到,尔朱荣也是敬佛的,你看他几个儿子的名字:尔朱菩提、尔朱叉罗、尔朱文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