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名头痛?中医按照症状对症针灸推拿!

 玄术之门 2022-11-27 发布于江西

头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工作压力大,睡眠作息不规律,情绪波动都可能引起头痛,而这种头痛大多数去医院进行检查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但是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服用一些止痛药可缓解症状,却易引发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今天就来为大家推荐一下中医针灸推拿止痛。需要的患者可以收藏一下,简单的部分可以在家里就可以操作!

针灸治疗

(1)针刺治疗:

治疗原则:治以平肝、化痰、活血、补虚,疏通局部经气。辨证取穴法:

1)肝阳上亢取穴:太冲、太阳、风池、阳辅、中封、头维。操作:太冲、阳辅、中封施提插捻转泻法,余穴捻转泻法。

2)痰湿中阻取穴:丰隆、太阳、上星遥百会、阴陵泉、中脘、头维。

操作:上星平刺2.5~3寸透向百会,捻转泻法,头维透向率谷,捻转泻法,中脘呼吸泻法,余穴捻转提插泻法。

3)肾精虚损

取穴:风池、完骨、天柱、肾俞、命门、太溪。

操作:诸穴均施捻转补法,风池、完骨、天柱每穴施术1分钟。

4)气滞血瘀

取穴:风池、血海、率谷、三阴交、阿是穴、太冲,太阳刺络拔罐。

操作:太冲血海、三阴交提插抢转泻法,余用捻转泻法,太阳常规消毒后用闪火法拔罐。

5)血虚头痛

取穴:上星、血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头痛而晕加百会,血虚内热加内关、太冲。

操作:施以补法,可加灸法。

取穴:分两对穴组:风池与阿是穴,太阳与阿是穴。操作:任选一对穴,采用泻法,用2~3伏弱感应电压,通电3~5秒,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6)耳针:

取穴:

(1)额、枕、神门、皮质下。

(2)耳背上1/3处第一条血管。操作:轻症头痛,取毫针刺或药籽压法。重症头痛在后耳背部消毒(必须用碘酒),左手固定血管,右手以锐刀横断血管,出血40~50滴,切口长0.1~0.2cm,深达软骨膜;而后用敷料加压包扎,胶布固定即可。

7)头针:

取穴:前头痛,对侧感觉区下2/5;后头痛,对侧感觉区上1/5;配运动区,足运感区。

操作:用30号毫针平刺后每穴捻转1分钟。

8)刺络拔罐:

取穴:太阳、大椎。

操作:三棱针点刺3~5点,加罐拔之,出血量约2~5ml。(2)灸法:

取穴:太阳、风池、百会、率谷、印堂、行间、天柱、外关。

操作:用艾灸行雀啄灸,每次选用2~4穴,每穴每次5~10分钟,每日灸1~2次。

(3)穴位埋线

取穴:太阳、风池、天柱、天应穴,食欲不佳配足三里、三阴交;失眠配神门、内关、安眠。

方法:每周交替,每次埋4~6穴,主治功能性头痛。

按摩及外用药治疗

(1)自我按摩法:

(1)双手内外相叠置于督脉之百会穴上,全掌置于经外奇穴之四神聪穴上,正反方向各按揉一分钟。百会穴在头顶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之交点处。四神聪穴在百会穴之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食指中节一横指),共四穴。

(2)用食指指腹先后按揉胃经之头维穴,经外奇穴之印堂穴,肺经之列缺穴,正反方向各按揉一分钟。头维穴在额角直上入发际五分处,可双手同时按摩两侧穴位。印堂穴在两眉头连线中点处。取列缺穴: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按到的另一手腕后高骨正中,有个小窝即是此穴。

(3)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经外奇穴之太阳穴,胆经之风池穴,大肠之经合谷穴,正反方向各按揉一分钟。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外开一寸处凹陷中,双手同时按摩两侧穴位。风池穴在脖子后大筋(斜方肌)两旁头发边的凹窝中,双手同时按摩两侧穴位。取合谷穴:一手虎口张开,以另一手拇指头节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尖按到处即为此穴。

(2)外用药疗法

①塞鼻法:

处方:细辛、徐长卿、川芎、蜈蚣、山茶冰片。

方法:上药分别研细末,装瓶备用,以的确良或稠布一小块,包药未少许,塞入鼻孔内,左右交替塞用,每日更换1~2次,偏头痛者,左侧痛塞右边,右侧痛塞左边。

上药用完为一疗程,间隔3~5日再行第2疗程。

②搐界法:

处方:白芷、冰片。

方法:上药共研为末,每用少许药末吸入界内每日3次。

注:若有头痛的症状,建议先行脑部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再行针灸推拿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