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里的文明

 闲云野鹤qpab3u 2022-11-28 发布于浙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4883字 | 阅读需11分钟

图片
文物是我们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大量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信息,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本文摘自《中国国家历史》第29期,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齐吉祥讲述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一级文物,在讲述文物故事的同时,力求史物结合,以物叙史,以物证史。
图片
图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 齐吉祥

距今一万年前后,华夏大地有了农耕,到五六千年前,农业、手工业都得到显著发展,制玉、制陶等手工业实现专业化;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贫富分化、阶层分化日益明显,并出现了城池、王权、国家,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本期所选的一组文物正是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时的文明曙光。

图片舞阳骨笛

说起笛子,大家都一定不陌生,或许您还吹奏过,可是你想过笛子起源于什么时候?最早的笛子又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考古发掘让我们知道了最早的笛子是用鹤的肢骨制成的,自1986年5月起,在河南舞阳陆续出土了40多支骨笛,谱写了中国音乐史上崭新的篇章。
图片
舞阳骨笛(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最初的发现,令人既惊喜又迷茫,当年考古人员挖开古代墓葬的时候,它们放置在墓主人残留股骨内外两侧,每个长约22厘米左右,人们用手铲小心刮去周围的泥土,把它取出后,看到它是用动物的骨管做成的,上面还有7个小圆孔,可它究竟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因为这之前,没有哪一个人见过类似的这种器物。不过也有人隐隐感到它可能是乐器。直到一年后,经北京音乐研究所古乐器专家鉴定、测试,才确定它们真的是骨笛。这一结果令大家非常高兴,因为,这一下子把中国笛子的历史提前到了八九千年前。然而更令人振奋的还在后面,北京音乐研究所对这一考古成就那是倍加重视,他们邀请了更多的权威专家,带着最先进的测音仪器,于1987年11月在郑州再次对出土的所有骨笛进行系统的、权威性的鉴定和测试,结果表明,它们不仅是骨笛,而且已经具备了七声音阶结构,打破了以往人们都认为秦朝以前中国的音乐只有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徴、羽,也就是1、2、3、5、6的错误认识。舞阳骨笛已具备七声音阶,这就改写了中国音乐史。接下来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两位古乐器专家用其中一支古笛吹奏了一曲河北民歌《小白菜》,那清脆的声音,动听的乐曲,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使劲地鼓起掌来。这一消息在社会上公布后,立即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专家们还注意到,原始先民可不是随意在骨管上钻孔,而是有精心计算和设计,在有的古笛上还留有清楚的调整音孔的刻痕。在没有任何测试设备,更没有任何理论知识的远古时期,人们全凭听觉和经验,能制出准确乐音的骨笛,实在是难以想象,我们怎么称赞都不过分。

至于舞阳骨笛是用什么动物的骨骼制成的,开始专家们认为是丹顶鹤肢骨,也就是丹顶鹤翅膀上那根骨管(也叫尺骨),它骨壁厚薄均匀,长短粗细刚好制作骨笛。后来动物学专家指出,舞阳一带没有丹顶鹤栖息,所以就称为是鹤骨了。它们在地下沉睡八九千年,有的有轻度石化,有的仍晶莹亮洁,这本身也是个奇迹。

那么这骨笛在当年是在什么场合使用的呢?古代有一种“以乐通神”的观念,这骨笛会不会和这种观念有关呢?考古专家们注意到,在骨笛出土的墓葬中都伴随有龟甲响器,也就是将小石子装进龟甲,用手摇动,发出清脆的声响的一种器物。由此人们推断,很可能当年人们在对上天、对祖先的灵魂进行祈求,祭祀活动时,要吹响骨笛,摇动龟甲响器,用这种美妙的声音将人们的祈盼带给神灵。也就是说,它很可能是一种原始的法器,在生产力还很不发达的远古时期,它发出了先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天籁之音。也正是在这种原始的敬神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完备的祭天、祭祖、祭社大典。

现在舞阳贾湖出土的第一支骨笛,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它不仅是第一只出土的骨笛,而且在它上面还有非常清晰的调节音孔的痕迹,这大大增加了它的科学价值。而吹奏了《小白菜》的那支骨笛,陈列在河南省博物院,它是所有舞阳骨笛中最精美的一支。

图片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地球上有大量粘土,用水把粘土调和后,粘土便有了可塑性;粘土在高温中具有烧结性,烧过的粘土变得非常坚硬。远古的人类在生活中发现了粘土的这两种性质,以粘土为主要材料制成了陶器,陶器成为人类创造的第一个新物质。考古人员在我国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发现了距今约2万年的陶器残片,可以说,中国至少已有2万年的制陶史,在江西省博物馆可以看到那最早的陶片。

早期的陶器,多是存放粮食或饮用水的盛贮器、煮饭的炊器等,这里讲的则是一件用途比较特殊,而且绘画着让人们琢磨不透的画面的陶器,它的名字叫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出土于河南临汝阎村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5000年。

图片
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20.1厘米)
这件陶缸,呈上大下小的直筒形,在口沿下有4个对称的鹰嘴型小突纽,是用来栓缚绳索固定器盖的。单从这器型上看,你很可能认为它是一个盛放粮食的陶缸,怎么也不会想到它是葬具,而且还是“二次葬”的葬具。原来,当时人们有一种观念,认为人死灵魂不死,灵魂可以脱离肉体单独存在,而且仍然可以祸福子孙,干预人事的。于是,当人死后先进行第一次埋葬,待尸肉腐烂后,取其骨骸装入缸中,易地重新安葬,这就是二次葬(或称迁骨葬)。远古的人们认为,这样灵魂就可以在天上和以往死去人的灵魂相聚了,就永世长存了。为了让灵魂方便出入,每个进行二次葬的陶缸(或陶瓮)的底部都有一个小孔,这件陶缸底部正中,就有一个直径约一厘米的小圆孔,它是灵魂的出入口。

这件陶缸一侧用棕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绘画的图像,格外引人注目:画面左侧是一只硕大的白鹳,牠有着高高的双腿、长长的嘴巴、眼睛圆圆的,嘴里衔着一条大鱼;右边竖立着一件带柄的石斧,看上去和现在人们使用的石斧结构完全相同,只是手柄显得非常粗壮。在木柄手持握的部分绘有密集的交错斜线,这或许表示是缠裹有编织物一类的东西,以便于人的把握。这幅画的画面高37厘米,宽44厘米,是目前所发现的原始社会时期最大的一幅彩绘陶画,而且采用了中国绘画传统艺术表现手法中的两种基本形式——勾勒法和没骨法。当年的作者用墨线勾勒了石斧和鱼的轮廓,在轮廓中再填上颜色,而为了表现鹳柔软洁白的羽毛,则不用墨色勾勒其轮廓,而是直接用白色涂染出鹳身。说到这里最大的问题来了,那就是这幅画是什么意思呢?它绝非只是一般的装饰性艺术品,而是远古先民某种思想意识的反应,那究竟是什么思想意识呢?这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给出了种种猜测,有人认为,它是当年人们从事渔猎和耕种活动的反应,用石斧伐木,用鹳捉鱼;有人则说石斧原本是生产工具,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的发展,各部落之间经常进行为争夺土地、食物、人口而发生的争斗,石斧从生产工具变成了争斗中的武器,而部落首领中的石斧就慢慢成了指挥器,成了权力的象征,所以图中的石斧代表着权力;还有人认为鹳和鱼分别是两个氏族的图腾,这两个氏族经过激烈的争斗后,以鹳为图腾的氏族战胜了以鱼为图腾的氏族,所以在画面上白鹳雄壮有力,神气十足,而鱼则失去了活力,一副毫无反抗,俯首就擒的状态;也有人联系玛雅文化中讲的一对双胞胎英雄的骨灰被鲶鱼吃掉,于是他们的灵魂便附身于鲶鱼,后来神鸟将鲶鱼吞入体内,振翅高飞,使兄弟二人得以重生的传说,认为画面中的鹳衔鱼是企盼死者能重生,死者是持有石斧的首领……这么多种解释,你赞成哪一种?也许你还会做出自己的解释。有机会时,你不妨到中国国家博物馆,一边更清楚的仔细观赏,一边想想究竟是怎么回事。

总之这件陶缸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一件绘画艺术的稀世精品,也堪称是那个时期陶器的代表作,它对研究当时的社会风俗,特别是对研究中国的绘画史有着极重要的价值。

图片船形彩陶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也是中国考古学百年诞辰,1921年4月,在河南渑池县城北仰韶村发现了石器和彩陶片,同年10月,在那里开始了正式考古发掘,而中国的考古学也从仰韶遗址的发掘启程。

仰韶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确立了“仰韶文化”,它处于公元前5000——前3000年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分布在东起河南郑州一带,西到甘肃、青海接壤的地域,南达河南西北,北至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的广大范围内,大家熟悉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郑州大河村、河南陕县庙底沟等,都是其中有代表性的遗址。那时的人们都建造了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并饲养猪、狗、鸡等家畜、家禽,还进行狩猎、捕鱼,制陶、编织、纺织、制骨、制石等手工业,也很发达。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仰韶文化的遗址中都出土有彩陶,所以专家们曾有“彩陶文化”之称。彩陶的主要特征是在陶器表面彩绘图案,彰显着原始先民的聪明智慧和对美的追求,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讲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刚刚讲的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为什么是彩绘陶缸,和彩陶相比,多了一个“绘”字呢?原来。彩陶的制作方法是先在陶胎上描绘红、黑、赭、白等色彩,并用竹片、鹅卵石等予以压磨,使色彩和陶胎更紧密结合,然后入窑用火烧制,彩色和胎体完全融为一体,永远不会脱落。而彩绘陶则是在陶器烧成后再绘画。绘画后不再用火焙烧,色彩仅仅是附着在陶器表面,容易磨损脱落,例如世界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原本是绘有红、绿、黑、白等各种色彩的,由于是彩绘陶,而今绝大部分色彩都脱落了。

明确了什么是彩陶,请大家欣赏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展出的这件船形彩陶壶。它是1958年,在陕西宝鸡一处叫北首岭的仰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高15.6厘米,横向看上去很像一只小船,两头尖尖,正中是壶口,壶口两侧各有一个小钮,应该是穿系绳索的,以便提拿。壶身侧面用赭、黑彩色绘画了一张渔网,这件彩陶壶给了我们非常多的历史信息。

图片船形彩陶壶(高15.6 、宽24.8厘米 距今6500年左右)

首先这种造型,是不是说当年他们已造了木船呢?北首岭遗址位于金陵河与渭河的交汇处,人们到河中捕鱼,应该有船才更便利呀。由于木质的器物在地下不易长久保存,在宝鸡一带没有发现五六千年前的古船,但这不等于说当时一定就没有木船,这船型陶壶不会是凭空想象,一定是有所本。再者,在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距今约8000年的独木舟,由此推论,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北首岭的先民,有了水上的交通工具。

再说这片渔网,这是人们已掌握编织技术和用网捕鱼生活的写照。真实的渔网,也不可能在地下保存至今,但在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片上,有清晰的麻布印痕和席子的印痕,说明人们已掌握了纺织和编织技术。比半坡遗址还要早1000多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席子的残片。这些考古成果和陶壶上的渔网纹,正好互相印证。你仔细看会看到渔网两边有一种三角形的色块,它就是渔网上的网坠,这非常写实。我们知道每片渔网都要靠网坠下沉的力量和速度,使渔网迅速入水,防止鱼的逃脱。当年的网坠都是用石块磨制的,北首岭以及许多仰韶文化遗址都有石网坠出土。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北首岭先民就是把他们捕鱼生活,进行了这种艺术的概括。

我国在甲骨文出现前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要通过考古寻找证据,逐渐还原那久远的历史状况,而陶器特别是彩陶上的纹饰,正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彩陶的种种纹饰中,我们看到了先民们的生活、希望和期盼,看到了他们对美的认识和追求。     

(未完待续)

图片

本文摘自《中国国家历史》第29期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 齐吉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