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景山人走长安街

 新用户8926AVU2 2022-11-28 发布于北京

从沙沟想到北京的水域

北京有不少地名土得掉渣儿,一来这里面一定有故事;二来一定与古时候北京的地形地貌有关系,而且这反映了地形地貌的地名一定会很古老。长安街过了五棵松往东不远有个地方叫沙沟,它附近还有个地方叫沙窝。沙有三点水,无水不成沙。

现在的北京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因为北京缺水。其实北京过去水还是挺多的,不说远的事,我小时候街道到处是沟河,哪个男孩子夏天没在那里洗过澡(游泳),哪年那些沟河没淹死过人?

从北京地名中挑出带“湖”、“潭”、“河”、“沟”字的地名一抓一大把。与水域有关的字“沙”也有很多,您像沙滩还分南沙滩、北沙滩。“沙窝”、“沙沟”至少上百个。

北京的母亲河是永定河,最早它叫无定河,因为它老闹灾,干旱的时候它也没水,闹水灾它也跟着泛滥无一定之规,所以叫无定河。永定河多次改道,现在快成了和北京擦肩而过的河了。

历史上北京的水基本上来自西北部,西边有来自山泉的八大水院,北门有水库,没听说过水自东面、南面过来的,只是这几年南水北调北京人才喝上南面的水。

京西北的区叫海淀,可以想象当年这一地区的水域,这里地名多冠以“湖”、“河”、“潭”、“坞”、“洼”等,进了城又多有“桥”、“池”、“河沿”、“槽”以致由河道形成的“斜街”等。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紫竹院、玉渊潭和莲花池水域是怎么联通的;可以想象由长河引进昆明湖的水是怎么通过积水潭流入京城的,西海、北海、中海和南海形成北京第二龙脉;南池子、北池子、八面槽、龙须沟、龙潭湖出京城。您还能想象得到今天两广路那里的虎坊桥是因为有河通过吗?北京曾经不缺水,一是因为人口增加,再就是我们自己造“糟”的,先盖盖儿,再填平,不疏通把北京的水堵死了。以致有水有沙的“沙沟”、“沙窝”、“沙滩”只剩下徒有虚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