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8/4唤醒中的“感觉与感受”

 当下正好 2022-11-28 发布于安徽

此时此刻,试着闭上眼睛。

去体验你身体的感觉,

心里的感受,

以及在这些体验中牵挂起的往昔~

今天的训练话题有些特别,它用相对理性的方式呈现,却要求读者暂且抛下分析去体验,关于“人的感觉与感受”这一部分。

这是一个很简单,却极容易被人忽视的部分。

比如,你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这些情况:

1.自己或身边人的总会莫名的发脾气,但当事人却毫无觉察,往往事后被人提醒才意识到。——来自于情绪失控

2.在工作中往往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大家都更在意你工作的效率和创造出的价值。——来自于环境压抑

3.已经习惯性屏蔽自己的感觉和感受,觉得相比较于解决问题而言,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来自于认知屏蔽

情绪失控,认知屏蔽,社会环境的压抑…这些都在造成一个人对自己感觉和感受的忽视。

而对于自己的感觉和感受忽视久了,就容易造成一系列常见的心理问题,从感觉和感受出发来看:

抑郁是对感觉和感受竭力回避后的脱敏;

焦虑是对感觉和感受持续压抑后的爆发;

强迫是对感觉和感受被迫唤起后的失控;

更多的人格障碍,都来自于早年负性感受的持续冲击,造成的人格层面的创伤…

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感觉和感受”?

感觉与感受是我们与人交往,接触环境的触角。因为它的受损,让我们对外界的接触从一开始就陷入困境。

就像2+1家庭成长计划案例中的许多家庭一样,很多亲子之间的冲突,夫妻关系的不和睦,孩子的自我封闭,都来自于对感觉和感受的忽视或误解。

在感觉和感受之间又有所不同,感觉来自身体的直观反应,关于身体的紧张、兴奋、放松与疼痛,而感受更多来自心理的体验,关于情绪的流动,愤怒、悲伤、恐惧、喜悦...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影响。

那么在文化影响和创伤经历对感觉与感受的压抑和损伤过程中,作为家庭和个人,我们又该如何重新唤起美好的感觉和感受?

意识到“感觉与感受”的重要性

“感觉和感受”的出现是我们接触世界的开始,它帮助我们形成关于自己与世界的记忆,有了对身边事物的情感,有了属于自己的想法和信念。

因为它们的出现,区分我与别人的不同。

这是属于“我”的感觉,来自“我”的感受,不同于别人。

允许“感觉与感受”的出现

受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的影响,我们经常会习惯性地拒绝“感觉与感受”的出现。

放下大脑当中的“不应该、不必要、没有用”这些固化的认知想法。

试着允许“感觉与感受”的出现,将它们作为自己的一部分,不加以评判。

读懂“感觉与感受”传递的需要

走进自己的“感觉与感受”里,体验它们不断渴望唤起的冲动与需要。

我们所习惯压抑的“感觉与感受”其实饱含着丰富的内在需要,

对于这些感受越是清晰的觉察,就越是能充分感受自己的存在。

选择与践行

完成了对于“感觉与感受”的唤醒。

接下来,便是勇敢地为自己的需要做出选择,并为此肩负起选择后的责任。

找回属于自己的“感觉与感受”,做一个感受丰富,流动而又自由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