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太极】如何才能做到“彼不动,己不动,彼一动,己先到”?

 勇敢的芯2 2022-11-28 发布于湖南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太极拳论中说“彼不动,己不动,彼一动,己先到”,说的是后发先至的战术,告诫人们切忌先动、主动和妄动,要“舍己从人”。舍己从人,最终才能“由己”。

Image

舍己从人,后发先至

太极拳论中说“彼不动,己不动,彼一动,己先到”,说的是后发先至的战术,告诫人们切忌先动、主动和妄动,要“舍己从人”。舍己从人,最终才能“由己”。

我们补充的这个“彼不动,己不动,彼一动,己已到”,强调的是听劲的问题。

首先你要学会听劲这个功夫。在站静桩功时,修炼得松空虚静,你的知觉运动就极其灵敏了,就能听得很清楚很准确了。然后养成习惯,做到“彼不动,己不动”,不动时便是在听劲。

这和常人习惯不同,常人都是抢先出手,主动出击,以便一击得手。有的人会先不出击,让自己的劲先上手,然后等机会出手。实际上,劲先上手就破坏了松静状态,既听不了对方内在动向,又会很快被对方拿劲,遇到稍好点的强手,必输无疑。

只有功夫练到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此必须学会既松空虚静,又能合整到地,再能将内气由脚底向上鼓荡,这样才能做到“彼一动,己已到”。搭手时,手起来,是需要神意气一起做功的,要耗能的,当对方的手撤走了,你的手还挂在那儿,更是耗能,手掉不下去,证明你挂劲、挂能了,就松不了。这习惯是很难改的。若不挂劲,松到忘了手,手上没有东西,就叫真放松。若对方的手撤掉了,你的手就自然地也掉下去了,就是松了,这不是本能,所以要修炼,要做减法,日日减去手上能量,当减到忘了手时,就不挂能量了。

好多人手一举起来就习惯性地搁着,老掉不下去。这是什么问题?是习惯使然,是习惯性用力支撑,没能彻底大松的表现。臂手这么重,还要把它牵在那儿,怎么能通呢?只有放松到身上所有地方都能一丝不牵、一丝不挂时,才能称得上松净。

由此可知,双方搭手后,自己必须要以静待动,以无对有,彼不动,己不动,虚静松净地听对方动静。这个“彼不动,己不动”,就是他没有,我也没有。但如果对方加分量,彼一动,这时我不妄动,也不需要用劲,而劲就自动到了,这叫“彼一动,己已到”。怎么会自动“己”到了呢?对方劲一到,如果我主动抗压,这叫顶和抗,怎样做到不顶不抗呢?那就是用松功合整的原理,让彼此合整,再由我松落大地,然后劲就自动返到对方身上了。这也是借力还力的原理。

最后总结一下,“彼不动,己不动”,即他没有,我没有。他一动,一加压,一加力,我舍己从人,和他合整,然后将他的加力,通过我的合整,松落到脚底与大地合一,大地将力全部反上来到达他身上,使他感到很重,甚至感到两脚浮气拔根,这是完全自动返给他的,是借力还力返回的,是他自己的,这就是“彼一动,己已到”。

你一动,我已到,是用脑子想的吗?错了,脑子想是后天的,后天有意识,有意识就是着,有着就有形,着意就是力,有力就可被拿了。所以你一动我已到完全是自动的,不思而得的。当然,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内气饱满,神始终虚领着,得整,这种情况下,不管你怎么压,都会直透到你的脚底。

这不是很妙吗?他没,你没,他有,你自动有,而你始终是没意识的!要做到没意识而能存有,这就是神明,比潜意识还高一点。

能练到松合这种状态,你就成功了。

现在很多太极拳爱好者都知道松沉的原理,都不断追求沉到脚上,有些更热衷于练沉重步,走路如熊相。其实,松沉是为了稳定而得中定。李雅轩大师提出“稳沉”二字,很正确,因为只有沉而稳才能起步轻灵。稳沉是为了获得轻灵,如果连稳沉都没得到,何谈轻灵?

吴图南大师说:“松沉以后,更要注重身体要直,头要领,神要虚灵,走路要有鹤相。这是长寿的要领之一。”

马长勋先生曾在书里提过“两打一”,但并未解释是什么意思。讲一下这个秘密,就是你的“东西”给了我,还有我自个儿的,两个一加,合在一起还给你。就如前面所说,你来了,我把你落松到大地,我再加上我自己的浊阴,往下一降,再一起反出,由大地一起还给你。我的加上你的,两个合一,一起打回去,就叫“两打一”。

Image
Image

 

 作者简介 

Image

黄震寰,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十四岁起先后师从田兆麟、吴图南、石明三位太极拳大师学习太极拳。

退休后致力于道家丹道理论和太极拳研究实践,倡导太极修炼从武修到道修的升华,提出并实践“内修丹道、外示太极” 的道修原则,创立了大道大极修炼理论和功法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