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道”中便有“自我”

 巨蟹座思考者 2022-11-28 发布于北京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我们为什么认为自己重要?反过来问更容易找到答案,我们认为自己不重要将会发产生什么后果?
不以自己为中心,决策无以着落,任何行为都无法进行。如果决策没有立足点和目标,怎么选择呢?以自己的好恶决策,没有比这更合理的了。“自己”只有一个,目标是明确的;而“自己”之外却有无数多,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别人”为行为目标呢?也许有人说:选择你所认识的人,然而“你所认识的人”的逻辑根据是他人与自己的亲疏距离,其极限必然是“自己”,如此,根本上仍是“以自己为中心”。
实际上,人正是以自己为中心扩展到所认识的人的,这是本能的工作模式,其他所有群居动物都是这样的。
可见“自利”是万物存在的唯一解决方案,不以自利为核心,根本就不会有这个宇宙。
那么在人类关于社会的抽象世界中,为什么有那么多元素是与自利作对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自利在人类行为中的地位没有受到抽象概念的约束,那么人类达到的水平至多就跟现在的黑猩猩差不多。依赖于抽象世界,人类考虑得更为长远,并愿意为此限制自利导致的短视行为,从而才脱离了食物链。
约束,总是作用于最强大的本能动力的。
当然,人创造出的抽象事物也可能会被自利所利用,所以人类的侵犯行为比别的所有动物都更加残忍,更为广泛和无稽。升级的侵犯对社会的破坏性更大,对人的神经冲击也会更强,于是人们创造出更多的抽象事物来约束它。老子的“道德”理论正是为这个约束目的而产生的。
“自见”、“自是”、“自伐”和“自矜”都是“自我中心”在抽象的伦理规范中衍生出的概念。其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批评“自我中心”。然而,老子在讲述《道德经》时不也是“自是”吗?“道”玄之又玄,没人可以了解,就他自己可以了解。
许多先贤们在批判人的缺陷时,都会认为自己没有这些毛病,更不用说我们普通人了。所有恶劣的品性都是别人的,这本身正是“自我中心”的表现。我们试图说服别人的自信根源也是“自我中心”的本能。
在“自我中心”的基础上超越自我中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式。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更强的论证能力,你就更加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本能都包含着相同的元素,别人有“恶”,你自己也有,你有“善”,别人也有,于是你可以更好理解人为什么这么行为,你或他人的行为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反馈。
老子认为他的“道德理论”不被世人了解,他便感觉很孤单,其实,这正反映出他并不理解人的天性来源,也不清楚文明与本能的关系。
一个人自以为是是必然的,自以为是得到很多负反馈(比如失败)后,就会产生自惭形秽。自以为是长不了,但自惭形秽也长不了,人的演化会淘汰天性自贱的人。
“自我”的天性面临竞争时,不得不寻求他人的合作,于是不得不抑制“自我”,取信他人,即要提高合作者的重要性。两个相互拉扯的力量共同决定了群体文明的发展,关于社会的抽象理论因而得以产生,“人人平等”最终被人类慢慢接受。
尽然如此,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人人平等”地看待人,更做不到“人人平等”地对待人,但综合起来,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平等地重要,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极致。
老子让人不要太自我,实际上还不如鼓励以自我为中心的圆更大些,把更多人包含进去,所谓“修养”也理应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