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谈一下我所理解的毛泽东的思想

 人老颠东 2022-11-28 发布于安徽

    1,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2,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3,围点打援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5,枪杆子里出政权

     6,人失地存,人地皆失,人存地失,人地皆存。

     7,政委体系

     8,发动群众,武装群众,

     9,打土豪分田地

    10,党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1,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12,整风运动

    13,迂回穿插,分割包围,逐个歼灭

    14、地下党体系

              ……

             ……

             ······

         去年建党百年,哪里都都倡导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标语,我也开始慢慢的去学习起毛泽东思想的深沉处内涵来。作为一位年轻后辈业余爱好发表感悟虽有一些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之嫌,但一想问道不分先后,能领悟学到心里并指导自己日常工作学习才能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不妨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悟

         就像第一句的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是在井冈山根据地里和敌人摸索出来的游击战的精髓,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或消耗敌人,简直是获胜法宝,在十年的土地革命时期,还有八年抗战时期广泛的指导立于不败之地。就像我们现在的创业,你很弱小的时候,没有资金,没有人脉等各方面资源的时候只能采取非常灵活的战术,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同时和大的企业在一个市场上同时面临竞争时要学会策略,灵活机变,绝对不能机械不善变,硬碰硬,这样会死的很惨的。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这是湘赣中央革命根据地,面对国民党前四次反围剿战争时候采取的策略,当时的中央红军也就是三万人左右,第一次国民党围剿兵力10万,第二次围剿兵力20万,第三次围剿兵力30万,第四次围剿兵力50万兵力,我党兵力顶峰时期也不过八万人,要面对数倍以上的敌人,如果没有一个策略是不可能赢的,毛主席说过: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所以在这样的战略指导思想下,用运动战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一个个歼灭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再反观我们现在对知道我们创业的意义,告诉我们,创业不求多不要求大,但是要精,要专注一个领域突破,不要野心大过自己的才华,最后结局就是德不配位,时间过去了,一事无成乃至失败累累,一蹶不振。

         围点打援 ,这一策略广泛的运用到各个战争时期,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几乎把这一策略发挥的淋漓尽致,当时解放战争,蒋介石其实寸土寸地必争,尤其是大城市的争夺上,毛主席抓住了这个特点,想要攻击一个城市,国民党必然会派援军来救援,所以毛主席指挥各战区时候,攻击一个城市就要拿出几倍乃至十倍的兵力在必经之地选择有利的地形埋伏击援军,只有打败了援军或歼灭了援军才有可能最后打下一座城市同时也守的住一座城市。这对我们现在创业的指导意义,当你在一个领域刚刚作出一点成绩的时候,你要随时思考你的同行,或后来大量进入的同行,你能做多久的问题,你的优势能保持多久,或到了竞争白热化之后你还能有哪些优势,如果没有就要另辟蹊径,准备转型,寻找另一个风口项目来创业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个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结束后,朱毛红军会师于井冈山,经过一系列惨痛的教训后领悟了,特别是经过了王明左倾错误后在遵义会议更是深深的得到了巩固,面对当时大量去苏联学习归来的人盲目引入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后,毛主席探讨出一条属于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当然这条路最终在我党上下得到统一的共识,是牺牲无数人,如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走上长征路,走了无数的冤枉路后才认可的路。这对我们现在的人做事也好,创业也好的指导意义就是,别人的经验,别人创业的成功路子,再成功也好,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去学习,盲目的引入,盲目的实施,否则很容易水土不符。而另一层指导意义就是当你的产品在一线城市和同行没有竞争优势时候不妨到三线四线等城市去发展,像拼多多的崛起之路,像在非洲崛起的手机之王中国品牌传音都是打破思维,到另一片天地去开拓事业。

       像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理论,也是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发动的白色恐怖,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大量屠杀共产党群众后深深的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一定要掌握自己的武装,所以开始了一次次的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平江起义、广州起义等,掌握自己的军队。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生活也好,创业也好,经济始终要放在第一位,生活就是要把赚钱,创业就是要抓销售抓业绩放第一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解决其它经济意外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问题。

         人失地存,人地皆失,人存地失,人地皆存”,这一理论,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当时国民党对延安和山东两个解放区开始重点进攻,延安当时作为我党领导中心,领导了八年抗战,毛主席也在陕北13年,当时的陕北不过几万部队,而要面对胡宗南的几十万军队进攻,大量的军政干部主张防御到底,御敌于国门外,拼进最后一滴血也要战斗,但是毛主席提出了主动退出延安,留下一座空城给胡宗南的情况下提出这一个理论,并通过这一理论说服士兵和干部,并运用后面各种战术,如运动战,伏击战,游击战等把胡宗南几十万大军困在陕北弄的兵困马乏,损兵折将,没有多久重新收复延安。这一理论指导我们,做人做事创业也好,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只要人在,人健康,团队在,不要计较财务等的损失,尤其是创业,一个项目行就行,不行就马上止损,不要打消耗战,耗不起,一时一地的成败代表不了什么,把眼光看的远一些,最后的成功才是最后的成功。古人云: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个道理。

       像政委体系”,从黄埔军校开始,中国的革命就开始引入了苏联的政委,之前大多数称政治主任,后面通过毛主席不断的完善成政委,平时主抓思想,抓团结,军政分开,但政委有最后决策权,政委体系,是保证党指挥枪,党的政策、方针、主义、等得到有效贯彻的保证。至今依然是我国只要政治生态体系。这给我们家庭教育也好,做企业带团队也好,人的思想变化很重要,只有掌握和改变人的思想才能更好的掌握人和团队,尤其是创业中,团队的思想不正很容易就分崩离析,何况当年的军队呢,现在很多大企业直接在各个级别单位中设立政委主抓思想等。

       像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这个思想贯彻了十年土地革命时期,还有三年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就是用这个理论发动数以万亿的农民大众支持,参军入伍,也是最后取得革命胜利的最有利武器,每一个士兵都感觉自己是为自己在战斗,因为只要打赢了蒋介石就能有土地分,人人有份,谁不拼命,谁不往死里面干呢?这个理论对我们现在的意义,创立企业,创始团队也好,销售团队也好,各个战线上的团队也好,一定要把钱说好分好,不能吝啬,把钱分好了,每个人的积极性才能最大的发挥出来,做起事业来才事半功倍。

        像从战争中学习战争1949年,我党在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指挥千军万马,夺取一次次的胜利,谁曾像过却是一个从没有上过军校的人,从不抓枪的人,靠着就是战争中学习战争,迅速掌握战争的规律然后马上运用到战争中去,这种学习能力要非常强的人才能做到。这种里理论对我们现在的指导意义,就是无论做什么,不要等什么都要提前学习会了学好了才去做,这样肯定是跟不上变化的,我们做什么都是要边做边学习,边学习边做,这样才能迅速的成长发展起来,又比如马上把你扔到美国你要马上学会英语,给你一个千万级别的企业老总,你要马上学会管理公司,这对学习力的要求就非常高,非常大,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是进步最快的方式。我们一定要具备这样的思维去指导我们学习和做事情。

       像党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曾经毛主席总结我党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靠这三样东西,看着很简单,却给我们很大的智慧。统一战线,这是我党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一直团结所有有利于革命的群体,而不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去区别对待,武装斗争,也是我党牢牢把握革命胜利的本质条件,再到党的建设,始终都是不断的学习进步改造,批评与自我批评,还定期开展各种整风运动,优化纯洁队伍。这些给我们创业的人都是很大的启发作用,想要成功,就是要结交各类朋友,各行各业的人,同时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容纳一切,还要兼收并容的吸纳各种信息,同时一定谨记自己的核心,就是把经济搞上去,经济就是武装斗争,有了经济条件就像有了武装斗争的保证,同时就是不断优化自己的创业团队,不断学习,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升,才有可能不断的在迭代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发展壮大。

······

······

······

        看毛主席的《论持久战》 ,这本书当年抗战时国内外风靡,不仅仅我党中广泛学习,就连国民党高层几乎都人手一本,人都称它是抗日战争的孙子兵法,把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分析的无比透彻,让日本人高层看了都胆寒的一本不是兵书胜似一本兵书,人称世界上最伟大的阳谋,全世界人都可以知道,但是你就很难改变他的发展趋势的事实,八年的抗战的结局应证了它的伟大,也应证了毛主席的高瞻远瞩。

        看毛主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你就看到了毛主席对整个战争的趋势,什么时候该怎么走,走什么样的路线,什么打法都写的清清楚楚。

        看毛主席的《矛盾论》 、《实践论》,你就知道他看待事物的发展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论如此炉火纯青,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认识论,发挥到了另一个高处。

        当然还有《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等的著作都是让人看了对革命事业的认知发展结局的战略眼光无人能及。

        这段时间看了一下毛主席的著作,还有很多案例故事,像毛主席亲自指挥的三次反围剿战争,四渡赤水,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等等,他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四渡赤水了,看完了这些历史,我觉的我居然能一口气说出几十个和战争打法的词语来,在这里罗列一下:游击战,运动战,速决战,阵地战,歼灭战,麻雀战,消耗战,伏击战,山地战,防御战,进攻战,碉堡战,迂回战,信息战,电报战,情报战,间谍战,地道战,飞机战,围困战,后勤战,运输战,坦克战,机枪战,人海战······ 哈哈,看看毛主席的书,觉的自己都学会打仗的感觉了···

        看了毛主席很多书以及很多案例之后我明白一个项目要想做好,再认知上就要不断的提升,每天都要学习,因为一个项目从起点到终点都是有它的发展轨迹,有它的规律可寻,不要你就想做的很小,要不一路做大,做大的话,从最初的团队打造,业绩追求,管理,融资,组织框架,战略布局,上市等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有它的规律,有它要学习的地方,所以哪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去运作负责,才能越走越好,达到理想的追求。

        任正非说过:一个人无论你如何努力,你永远也追不上时代的脚步,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数万人一同去奋斗,所以我拒绝去做专家,而是做组织者,我越来越不懂技术,越来越不懂财务,半懂不懂管理,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

       我觉的任正非也是很全面了诠释和应证了毛主席思想在现实经营企业中的伟大意义···

      世界上最牛的创业团队,从13人到9000万党员,也诠释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

      它的智慧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