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您怎样学《黄帝内经》(三)

 ZDW的图书馆 2022-11-28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国医大师熊继柏


教你怎样学《黄帝内经》

往期链接: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您怎样学《黄帝内经》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您怎样学《黄帝内经》(二)

PART.2

读熟


第二点,读熟。

熟到什么程度啊,是不是《黄帝内经》全都要背啊?也没必要。要背什么东西啊?背那些确实是重点的东西。

比如《黄帝内经》里面的理论原则之类的文章是一定要背的。哪些东西是理论原则呢?阴阳学说里面有,五行学说里面有,藏象学说里面更有,病因病机学说里面多得很,诊断学说里面也多得很,各个方面都有。一看就是重点的原文当然要背啊。我们现在的中医学基础大量地引用了《黄帝内经》里面的原文,我看引用的基本上都是重点。

什么是名医啊?既要是理论家,更要是临床家。你如果只是一个理论家,我看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医,你只能讲是一个读书人,你书读得好。如果你只是一个搞临床的,必然会看很多病,但你深入不了,你理论知识很浅薄,我看你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名医。要当一个真正的名医啊,既要当临床家,也要当理论家。我觉得应该具备三条:

一条是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

二条就是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三条是理论和临床两者要密切结合。

所以专业的书一定要背一些,比如我建议大家把《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主症、主方背下来,麻黄汤、桂枝汤、真武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等。主症、主方你不背,你将来怎么用啊?《黄帝内经》里面的重点就更多了。



图片



PART.3

融会贯通


第三点,融会贯通。

什么叫融会贯通?我前面讲过,《黄帝内经》一个最大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这本书不是某一个人写的,也不是某一个时代的作品。一百六十二篇文章,很可能是一百六十二个作者,也很可能是一百个,也很可能只有几十个。这样,它的理论就不是很系统。好像我们现在讲的第一是什么,第二是什么,第三是什么,它没有这样,每篇没有,整个《黄帝内经》没有。很多理论这里讲一下,那里提一下,几个讲法说不定还不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读《黄帝内经》的时候要学会一种方法,融会贯通。不仅读《黄帝内经》是如此,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也是如此。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比读《黄帝内经》要容易得多,为什么呢?它是张仲景一个人写的,它的系统性很强。融会贯通是一个方法,我们要学会。在读懂、读熟的基础上,你一定要学会融会,并且贯通。这样,你就能够比较系统地、比较完整地掌握它的理论知识。

我举几个例子。



图片



比如《素问·痿论》:“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

这句话,我们的《中医内科学》引用了,但很多人没搞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认为治疗痿证,就是取阳明。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个“独”字。把这个“独”字看成唯一之法。如果你认为治痿证唯独取阳明,那我只要一个例子就把你推翻了。朱丹溪的虎潜丸(其中虎骨已禁用,一般以壮骨丸代)是不是治痿证的?是不是取的阳明?不是。张锡纯的振颓汤是不是治疗痿证的?是的。是不是取的阳明?也不是。

《黄帝内经》里面讲“治痿独取阳明”,为什么临床上不是这么回事呢?这就说明我们理解出了问题。《黄帝内经》里面讲“治痿独取阳明”,不错,但是前面有“论言”两个字。“论”是指哪呢?是指《灵枢·根结》。在《素问·痿论》里面讲“治痿独取阳明”是什么道理呢?这是黄帝提问,岐伯回答说:“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润宗筋……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他是为了解释痿的病机,绝对不是讲治法。治法在哪呢?后面讲“治之奈何”,这里才讲到治法。前面都是在讲病机,在讲病机时提到《灵枢·根结》里的原文。那我们看看《灵枢·根结》里面是怎么讲的,“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这三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太阳经受邪最容易出现的是外感暴病,因此治外感暴病只取太阳,不取阳明,不取少阳,指针刺而言的。阳明经如果受邪就会出现痿证,因此治痿证的时候就不取太阳,不取少阳,只取阳明。少阳经受邪就会容易出现“骨繇而不安于地”,因此“骨繇而不安于地”就只取少阳而不取太阳,不取阳明。这就是《灵枢·根结》中的原文,是以太阳、阳明、少阳,三经相提并论而言的。治暴病只取太阳,不取阳明,不取少阳;治痿证,只取阳明,不取太阳,不取少阳;治骨繇,只取少阳,不取阳明,不取太阳。这是以三经相提并论而言的。于是这个“独”字就来了,这不就是刚才“治痿独取阳明”的那个“独”字吗?它也是指三经相对比较而言的,绝不是说我们治疗痿证,就统统只取阳明。

《黄帝内经》里有五脏气热致痿,还有湿热成痿,还有津亏成痿,朱丹溪还有痰饮成痿,李中梓还讲死血成痿,好多的痿证啊。《素问·痿论》里也不只讲一个啊!五脏气热皆可致痿,心气热,肝气热,肺热叶焦,肾气热,脾气热,都可以发生痿证!绝不是只有一个阳明。这就要融会贯通。

《素问·痿论》后面还讲了“治之奈何”“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治疗要分清虚实,还要分清年月因时而治,还要补荥穴,通俞穴,要分经论治,治法是很多的。如果不能够融会贯通,不能联系比较,那么“治痿独取阳明”我们就没有搞通。我现在举的这些例子都是一些重点的东西。不读经典是不行的,所以大家应该重视学习经典。

(未完待续,每周六更新)



图片



特别提示:

由于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文章分发机制,不按时间推送,而是按权重随机推送,为了保证您能看到我们的推送,不错过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动,请将我们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让我们每天与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与国医大师攀谈!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