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30、仁凤千载续流传――走金川(四)

 新用户2420aRkV 2022-11-28 发布于安徽

走金川(四):仁凤千载续流传

黄柏山章氏宗祠乐善堂

金川乡搁船尖之水走了捷径,直经浙境入千岛湖。自然也有循规蹈矩者,那便是柏川水与查坑水了。我们“走金川”的第四站来到了伏黄村。伏黄村由原伏岭村与黄柏山村合并而成。发端于汪岭的柏川水,作为昌源河的支流,穿黄柏山而过,滋养了章、潘两大姓氏。原伏岭村的伏岭水、高岔水,作为柏川水支流,由两处相邻的山坞流出,一为叶氏居地,一为方氏居地。伏黄村地域辽阔,古迹众多,人文璀璨,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伏黄村分两片,一为伏岭,一为黄柏山。车经三阳入山至黄连坑时,左手复上便是伏岭,右手平进便是黄柏山。

行走黄柏山的路上,驾车带着我们进村的村委潘楷辉介绍,这条机耕路开通的年份不长,他小时候都是走小路到三阳上学,走一趟一个半小时。由于黄柏山村外多为他村之地,想要开路通车,就得动用他人的土地,光协商就得花费太多时间。好在全村人坚持,有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韧劲。全村筹资,出工出力走关系,终于在新世纪初期,解决了800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出行难题。

黄柏山,一个从宋朝走来的古村落,2009年6月获批中国传统村落殊荣。这里两岸人家,依柏川水而建,加之四面环山,青翠典雅,水流清碧,炊烟袅袅,仿若世外桃源。黄柏山以章、潘二姓为主干。《河间章氏宗谱》载:章氏仔钧公由河间迁闽北浦城,九世孙䰛公再迁淳安秋源,南宋时十三世孙惟良公迁三阳王干司,后避战乱迁深山黄柏山,到今已逾800多年历史。

黄柏山章氏尊仔钧公为一世祖、惟良公为始迁祖。村中章氏宗祠“乐善堂”保存完好,历代多有修缮。新世纪以来,章氏成立了“章家祠堂管委会”,由村人自发捐赠善款,用于祠堂的日常维护之用。老支书章文果牙齿脱落严重,歪着一张嘴向我们介绍说,村人对祠堂自行维护已有十五六年了,包括屋顶的翻盖,腐朽梁柱的更替,桌子板凳的添置。“每年都能筹到一万多元,都用在祠堂上了。我们这里有个规矩,村里的老人走了,都要到祠堂来出殡,办酒席招待亲友。”

悬于“乐善堂”下有一副书法中堂,上书内容为祖谱所记,诗曰:“聚族煌煌在柏川,虽非孟氏亦三迁。浦城肇庆家声远,淳邑分支瓜瓞绵。祖号惟良基业创,堂开乐善子孙贤……”详细介绍了章氏一族家史及“三迁”过程。其中“浦城肇庆家声远”一句,在村人的讲述中,往事越千年,把我们拉进了仔钧公及其妻练氏夫人的故事之中。

福建建州有关练夫人的相关文献

黄柏山章氏迁自淳安秋源

章氏始祖仔钧公及其妻练夫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浦城。浦城位于福建省最北端、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是福建的'北大门',自古为中原入闽第一关是时,仔钧公任太傅,人称章太傅,率军守浦城西岩山,期间手下二将因事误时而触犯军规,按令当斩。仔钧公识人爱才,不忍杀之,默许二将外逃。作为妻子的练夫人更是赠送盘缠路费,助其离开,由此种下善德。

史载:仔钧公逝后,王延钧潜号闽帝,其弟延曦、延政治兵相攻。保大元年(943),延政亦以富沙王称帝于建州,国号殷。保大三年(945),南唐以安抚使查文徽为帅,边镐为招讨使,王建封为先锋桥道使,起兵讨伐建州。

王建封便是仔钧公默许外逃、并受练夫人资助的二将之一。作为先锋官,王建封接到的是屠城指令。当其得知恩人练夫人因其子供职建安节度使幕府之下,家于建安城中,不得回浦城。王建封便决定报恩,授意练夫人及其亲属众人门前悬挂白旗,可保无虞。

练夫人却相告道,“妾耳闻目见,始谋附乱者,止有三十六人。今日城中居民不啻万家,以口计之,不啻十数万人。若不计妾先众人死,则何以谢乡人之老幼。愿舍私恩以全大义,无经老妾一人为念。”建封泣拜,说,“夫人不以活我为私恩,而欲杀身以谢众人,我何为屠斯民以忘大义,而忍于夫人耶……”在练夫人的大义面前,王建封遂遵夫人之意,只将谋逆之人斩之而退。

练夫人,名练873—952),建州十余万百姓深感其活命之德,誉其为“芝城(建州别称)之母”,并塑造铜像,年年朝拜。宋庆历五年(1045),练被追封为越国夫人。千余年来,章氏一脉时时秉承先人大德,以义为先,乐耕乐读,祖善孙善,乐善传家。

黄柏山,又名柏川,而其原有的地名与后山“九凤山”相关,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仁凤岭脚”。资料显示,从仁凤岭脚改成黄柏山之名,时间为民国初期,至今不过百余年历史。是时,黄柏山多地柏树连山成片,又以黄柏居多而得名。

黄柏山潘氏迁自金川水塘,为大阜潘氏后裔,亦是章氏外甥后人,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村人介绍,章氏自王干司入迁后的数百年时间里,总因外地迁徙而来加之势单力薄,时常受周边原居民欺凌。为此,章家一女嫁入金川水塘后得一子,在舅舅章氏的大力邀请下,迁至黄柏山,章潘二姓同居一村。潘氏本为北岸镇大阜旺族,其苏州寄籍状元潘世恩、探花潘祖荫,有祖孙尚书之称,均是潘氏荣耀。如此一来,潘氏入驻后,成了舅舅一脉的强大后盾,此后无人敢欺。

 黄柏山潘氏支祠 敦仁堂

雨落天井

    相传潘氏支祠原址在现柏川小学处,因其遮挡住了章氏祖墓,后迁至今址。潘氏支祠大门与墙体有一角度,顺水流朝向村外,潘家村人认为当时管理祠堂的潘家人有心外迁,故特意为之。在我们看来,这样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在诸多的古村落中,古宅或祠堂在大门放置时,多有“歪”门“斜”道之设计,概于地理堪舆相关,深藏玄学之理,决非村人所言为了“外发”而刻意为之。只是后来,管理祠堂的潘氏二人,还真把家迁到了霞坑,倒是给人留下口实了。

辗转来到伏岭,已是下午。伏岭位于六甲岭半山腰处,为伏黄村两委所在地。原伏岭村主要由伏岭、高岔等村组成。伏岭为叶氏居地,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伏岭叶氏自溪头镇大河坑迁入,历史上曾有祖谱,后散佚。为了追根溯源,当地村人前往叶氏祖居地蓝田村,在《蓝田村族志》编撰者叶丽昌先生的帮助下,厘清了伏岭叶氏一脉的繁衍脉络,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认祖归宗”了。

叶氏祠堂叙伦堂或建成时间不长,又加保管得力,柱梁照壁涂有红漆,显得庄重新颖。享堂青石高叠,两侧石级转90度拐角而上,或因占地较少、入深不足而为之,却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设计方式。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东叶”一脉,无论身处何地,总能守正创新的家风传承。

伏岭村叶氏支祠  叙伦堂

蓝田叶丽昌手书   为伏岭叶氏厘清发展脉络

伏岭村仙姑庙

伏岭村人叶德辉介绍,叶氏支祠所有用料均从田寨搬来。是时,方田寨村人建了祠堂,却是引发了诸多怪事,诸如鸡不鸣狗不吠,家猪不食等。村人认为,所有的奇怪现象均与修建祠堂有关,或许是时运未到,不宜修建祠堂,遂立即工,把材料悉数转卖叶氏。叶氏把材料送至伏岭,修建了支祠。

    伏岭村口,伏岭水与高岔水相接处有一庙宇,内有关公、仙姑二庙,香火旺盛。我们在福泉名山上见过仙姑庙宇,没曾想伏岭亦设。更让我们惊奇的是,伏岭的仙姑为福泉名山仙姑的女儿,每隔十年,女儿都要回到山上去看望母亲。伏岭村人抬着供像,锣打鼓,举着大旗小旗,把女儿送上山去。一住就是一个月,一个月后,再次热闹地把她抬下山来,安放庙宇之中。只是十年一次,间隔时间太长,非当地人很难看到这些热闹场景。

过庙宇,右手入坞千米许,便是高岔村,为方氏居地。高岔方氏尊方储为始祖,尊171世本大公为始迁祖,衍至179世志浩公时,建宗祠本立堂,现已衍186世,共15代。由此可计方氏迁至高岔当在300年左右。年届花甲的村人方光玉介绍,高岔方氏迁自霞坑真应庙,稍早于叶氏,在村落的选取上占了主动,选择了东南向山坞。

从高岔水较伏岭水水量丰盈不少来看,这样的说法是符合历史史实的。毕竟,水是生命之源。古人逐水而居,首选之地当然得有充足的水源保证。只是数百年后,金川通往山外的公路,经伏岭而过,倒让后来的叶氏在地理上占巧了。相传,叶氏入驻之初,没有石磨、脚踏碓,都要到高岔来舂米、磨粉,两姓关系相处如同兄弟。特别是建祠修祠等大事,更是互有往来

方氏宗祠本立堂三进两明堂,其结构与徽州祠堂一样,虽说在雕梁画栋上稍显简陋,与诸多名祠不同同日而语,但其正门门槛两端各嵌一石雕麒麟图案,却也让人耳目一新。相传宗祠建造之时,高岔方氏仅16户人家,轮流派饭招待工匠的仅15户,其中一户尚未婚配,也就免于派饭了。十余户人家,要建宗祠,其难度之艰巨,不言而喻。相传建祠之时,族中男丁悉数上场,妇女做好后勤保障,倾一族之力而为之,可谓筚路蓝缕,手胼足胝。

高岔村方氏宗祠 本立堂

方氏宗祠本立堂

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自然也有反对的声音。成家的15户中就有一户不愿参与。在他看来,如此浩大的工程是不可能完成的。谁知还真就建起来了,还差一个地面没有打。这一家人立马表态,愿意独自承担打地面的所有费用。就这样,15家人又重新聚拢在了一起。

    方光玉谈及此事时,认为是家族丑事,不足为外人道哉。可在今人看来,知错能改,亦是大善。没有参与建祠之户,能够在最后时刻积极融入,终究是一样出力的,当可传为佳话。这也应了一句“兄弟连心,其利断金”的古语。方光玉是现在的祠堂管理者,他的父亲曾管理祠堂18载,交到他手上已过16年。父子两代人,用自己的虔诚守护着一个家族的基业。

历史上,方氏宗祠有过几次大的维修。最近一次维修,黄柏山的木工潘保寿参与了进来,他凭着高超的手艺,可以不下横梁、瓦片,就能更换腐烂的立柱,祠堂修好之后分文不取,这在方家传为美谈。潘保寿是方家女婿,在他看来为岳父家做点事,还收什么钱哩。

伏黄村还主产美食“纱面”。制作时,先用盐水和面,揉透揉匀,搓成条状,涂上菜油盘放盒中。片刻,再搓成细条,均匀交叉绕在两根长约尺余的芭茅杆上,一挂为一款,在保温的稻桶中静置半小时后移至户外的面挂上,下架后盘成饼状,晒干即成。纱面韧性足,咸淡适宜,口味纯正,宜于久贮。倘若来年开春天暖多雨,纱面返潮,只须包一块生石灰搁入坛中,即可使其脆燥如初。可惜的是,现处暮春,而纱面制作要到冬天,是为春耕大生产做准备的美食,只叹缘悭一面。

隆冬时节  伏岭村民制作纱面

我们在行走伏黄村时,天空一直下着雨,自然这样的天气为行走带来诸多不便,却也正是连绵的暮春之雨,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春景,一株树,一朵花,一幢老房子,一个古朴村落,如同被水洗过一样,越发清新秀丽。更为助势的还有村中的水流,欢呼雀跃般奔涌向前,经三阳注入昌源河。它们带去了一个村的故事,带去了一座山的体温,它们还将带去大山深处的理念坚守,仁德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