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题】怒江的气候与水文(综)

 hjh2004 2022-11-28 发布于福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的甲图为怒江流域图(中国境内),乙为近30年来甲图中M水文站及相应区域平均降水和气温变化幅度图,丙为近30年来甲图中N水文站及相应区域平均降水和气温变化幅度图。

 图片

(1)分析图中M水文站的上游和下游河段的河道特征。

(2)据图推测M河段附近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理由。

(3)N河段11月气温和降水增加幅度均较大,但径流深度反而减小,判断其原因。

答案与解析

(1)M水文站上游河段河流浅切于青藏高原面上,(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河道纵比降较小,曲流处河漫滩发育,属于高原宽谷;M水文站下游河段河流穿行于横断山区,河谷束狭,山高谷深,河流下切,河道纵比降大(险滩密布,水流湍急),属于高山峡谷。

(2)M附近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

理由:据乙图可得出,夏季径流变化幅度大致与气温呈正相关,春秋季与降水增加幅度多呈正相关,据经纬度和河道分布,M处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有冰雪融水。

(3)N河段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与降水变化多呈正相关,N河段附近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雨水补给)由于纬度较低,气温的升高引起蒸发量的增大;而该河段附近区域的降水会迅速流向下游(或上游来水量增加小),故该河段径流深度反而减小。

【分析】本大题以怒江流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河流的补给方式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结合甲图可以判断:M水文站的上游主要流经青藏高原地区,青藏高原面上地势较为平坦,河流落差较小,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较弱,主要以河流侧蚀为主,河床的深度较浅。河流流经的曲流处,由于地形较为平坦,河流流速减慢,泥沙大量堆积,多发育河漫滩,因此M水文站的上游多为高原宽谷,河道较为宽浅;M水文站下游河段主要流经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河流的落差悬殊,水流湍急,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强烈,因此M水文站下游河段多为高山峡谷,河道较为深窄。

2M水文站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冰川广布。且结合乙图可知:夏季径流量的变化幅度大致与气温呈正相关,夏季气温越高,冰川的融化量越大,冰川融水越多。春秋季的径流量变化幅度与降水的增加幅度大致呈正相关,降水的增加幅度越大,径流量越大。因此可以推断M附近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

3)由丙图可知:N河段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与降水变化多呈正相关,由此可以判断:N附近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雨水补给。但是由于N河段主要流经横断山区,地势崎岖,地表坡度大,降水之后汇成的地表径流会迅速流向下游,难以堆积水流。与此同时,N河段纬度较低,气温升高以后,导致蒸发量加大,河流水位下降。因此N河段11月气温和降水增加幅度均较大,但径流深度反而减小。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