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苏深巷:厨房间和裁缝店

 吴越尽说 2022-11-29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说完了备弄、天井,来说说厨房。厨房的主要部分是灶,灶有大小,最大的苏州人称之为“五眼灶”,其次则为“三眼处”、“两眼灶”。大宅中主人、宾客、奴仆,动辄上百人,人口众多,势非五眼灶不可。大厨房里从早到晚都热闹,至少有两人专管烹调的事,手执铲刀在灶面上炒菜的名为“上灶”,在灶后烧火的叫“下灶”。

       老资格的厨师可以雇用助手,平时动口不动手,逢到重要的事才亲自上阵。其他佣人也以厨房为聚会场所,开中饭、晚饭的时候,男仆女仆们进进出出,争先恐后,煞是闹猛。


图片


       大厨房还有许多附属的房子,第一是柴房,存放厨房用的燃料,有稻柴、茅柴、木柴等,以稻柴用得最多。乡下人农事余暇,把稻柴一船船运到城里兜售。临河人家最为方便,推窗一呼,船靠埠头,一捆捆稻柴就送上岸来。那些大厨房一买就是几百担,要存放几千斤稻柴非得有个专门的大房子不可,小点的人家也要有一间柴房。民国年间的住宅格局,往往是进门一个小天井,一边灶间,一边柴房。这个在今天一些作为控保建筑的老宅子里依然可以看到痕迹。

       灶间装着通长的窗子,柴房则装一扇小板门。有些人家的柴房就对着后门河埠,门也不一定锁,有时流浪汉就躲里面过一宿。有些柴房位于大宅深处,那就难免生出一些故事来。


图片


       柴房之外还有个灰房,就是垃圾间。养狗的还有个狗房,有的人家还有个厕所。这些房子都接近后门,有人来清理打扫,都是从后门出入的。

       滚绣坊6号的大宅,天平天国时被占去作了梁王府,后宅除了后花园、养马场,甚至还有监狱和刑场。

       不过先前说的那些部件,都是大户人家的宅园。普通苏州人的住宅,肯定没这么大的排场,但一般都有自己的房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房子里有厅有室,经商的有一个会客间,读书人家有一个书房,也有一个独立的厨房,甚至一个小小的花园。

       再不济的,就只好租别人的房子住了。但是他们不会因为没有房子就亏待自己。上世纪初,一些大户人家家道中落,将房子分租给别人,多则七八间,少则五六间。承租的人家人口也不多,租上三间房,再与别家合用一个厨房,倒也齐活了。


图片


       苏州小巷还有一个特点,往往大户人家的门口开着一个裁缝店。这个,我们下期可以详细来说说。大户人家衰落后,里面住户往往好几家,进出的人川流不息。这种情况下,门口开个裁缝店有种种好处,一来裁缝可以兼顾守门人的工作,等于多一双看门的眼睛;二来等于门口设了个传达室,代户收件,为来访的生客指路。谁家住在哪里。三么,住户要做衣服就可以就近啦。


来源:《姑苏古城》公众号

2019-07-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