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辈的爱情,我不懂

 高骏森 2022-11-29 发布于浙江

父辈的爱情,我不懂

      文/溪青浅

朋友的母亲去世了,她讲起母亲弥留之际时时都要呼唤老伴,子女们轮流在医院守护,凡是让父亲回家歇着的时候都得模仿父亲的声音回应母亲,母亲才会有片刻的安眠。

母亲一生争强好胜,在家里说一不二,对父亲动辄训斥,出口就是脏话,让子女都听不下去。

父亲一生唯唯诺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对母亲的照顾无微不至,对母亲所有的责骂都一声不吭。

母亲住院的时候,有一次去送饭的她在门外就听见母亲又大声训斥父亲,父亲紧紧抱着母亲,拍着她的背,轻声唤着:“柔儿乖,别生气了,是我的错,都听你的。”

柔儿是父亲对母亲的昵称,想象不出那么一个彪悍的女人怎么配得上这么温柔的名字,每每听到父亲这样唤母亲,孩子们都不由自主撇嘴。

母亲在父亲的怀里渐渐安静下来,像个无辜呆萌的孩子一般要水喝,夕阳透过窗户照在两个老人的脸上,那一刻,她觉得母亲脸上的安详和幸福令人羡慕。

母亲走的时候只对父亲说:“老头子,我喜欢你。”

她母亲走了以后,三个子女都想把父亲接回自己家住,父亲一一拒绝,孩子们犟不过老头提出折中意见,先选一个子女家住一段时间,以免老父亲在空落落的家里睹物思人,过分悲伤。

她父亲又一次拒绝了,他说:“这是我俩的家,我陪着她,一天都不离开。你们都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去吧,不用担心我。”

朋友不放心,经常去探望。她总是见父亲在沙发上呆坐,父亲无疑是清醒的,自己打扫屋子,自己做好一日三餐,从不让孩子们操心。

他只是在回忆母亲,从年轻到白头的点点滴滴都在眼前,这个屋里曾有过的争吵和欢笑,训斥和服软,温柔和浪漫。

孩子们为父亲叫屈,总觉得这些年她受够了母亲的欺负,可他从不怨母亲,默默按照母亲的吩咐做好每一件事。

如今母亲走了,父亲该是如释重负的时候,再也没人骂他,想必少了憋屈,会多些快乐吧!

可父亲越来越不快乐,他总是喜欢呆在家里,手里无意识地摩搓着她留下来的衣服,口中喃喃道:“她说她喜欢我,我没来得及告诉她我也喜欢她。”

他的目光无比的温柔,常常盯着家中某一个角落,嘴角不由得上扬,他的眼中分明有母亲的身影,一嗔一笑,一怒一骂,亲切又可爱。

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

除了没亲口向她表白他也喜欢她,父亲对母亲的爱应是了无遗憾。他做到了当初心底的承诺,爱她,护她,把他当做自己的宝。

尽管母亲一向跋扈,不讲理,尽管母亲总是非常霸道地掌控着一切,但她的内心还是个小女人。她明白口口声声骂着的男人才是家里的主心骨,也许子女眼中看到的训斥是他们爱的独特表达方式。

他宠自己的女人,心甘情愿听她的话,被她骂也甘之如饴,女人不容易,让她发泄出来就好了。

子女们只看到了母亲训父亲的蛮横和难堪,却难得看见母亲在父亲怀里的小鸟依人模样。

老一辈的爱情很难理解,他们不会轻易张口说爱,却把爱踏踏实实做到了实处,在点点滴滴的呵护中,在令人难以理解的宠溺中。

也许应了那句“打是亲骂是爱”,子女耳中的训斥是父亲耳中的撒娇或关心,爱之深责之切是母亲表达爱的方式,包容和顺从是父亲爱的回馈。

老一辈的爱情,我不懂,没有卿卿我我,只有相濡以沫;年轻人的爱情我更不懂,没有海誓山盟,只有跟着感觉走;中年人的爱情我也不懂,没有激情澎湃,只有柴米油盐。

爱情终究是个千古谜题,无论怎样的表达方式,你情我愿就好,再多的“我爱你”都不如一句“我懂你”,再多的承诺也不如一句“有我在”。

缘,妙不可言

坐在黑暗里

故乡的春天

高山流水

知音世所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