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同里的溜达》番外篇 | 老宣武:消失的“大吉片儿”

 胡同里的溜达 2022-11-29 发布于北京
 

老宣武:消失的“大吉片儿”

“大吉片儿”是当今的称呼,早年属宣南坊的核心区域,泛指北起骡马市大街,南至南横东街,西自菜市口大街,东到粉房琉璃街这片地界儿,因其中有条大吉巷而得名。

大吉片位置示意图

如今说起“宣南”二字泛指的宣武门以南的宣武区,明朝那当儿,“宣南”单指的是“宣南坊”。

嘉靖三十二年(1553),北京城向南扩建,打这儿起北京才有了內城(北城)和外城(南城)之分,白纸坊和宣南坊就是外城所设的八个坊之中的两个。

明朝外城区域划分示意图

“大吉片儿”是当今的称呼,早年属宣南坊的核心区域,泛指北起骡马市大街,南至南横东街,西自菜市口大街,东到粉房琉璃街这片地界儿,因其中有条大吉巷而得名。早年(确切的说是在2005年之前)大吉片内有包括大吉巷,羊肉胡同,丞相胡同,米市胡同,果子巷,兵马司,潘家胡同,贾家胡同等30多条胡同,这其中有许多都是金中都时期就有的街巷。这片地界儿內,有七八十家明清时期的会馆遗迹,众多历史名人的故居,有几百年老字号的诞生地和与菜市口法场息息相关的老店铺,更有提示金中都都城地标的街巷遗存。

八百多年的交汇融合,成就了这片地界儿独特的老北京宣南文化的韵味。如今这些满载着历史信息的标记建筑都以荡然无存,取代它们的是一个叫做中信城的住宅小区。

大吉巷在康有为故居的东侧,曾经叫“打劫巷”。一说是早年这里是治安案件高发区,一说是当年这一带的店铺,娱乐场所消费偏高,乡亲们戏称为“打劫”,都有繁华热闹的潜台词。大吉巷1号住的是白派京韵大鼓的一代宗师白云鹏。22号院是京剧名家李万春,李先生还在19,21号院开设了当年名声仅次于富连成的科班“春鸣社”。

康有为故居原址

米市胡同除了有康有为的故居以及便宜坊和谭家菜的诞生地,胡同北口37号的老宅子在拆除之前是北京唯一存留下来的老棺材铺,难得珍贵的是胡同对面就是菜市口,鹤年堂已经不在了,这家老店伴随着菜市口的腥风血雨,它就是是大清朝曾经法场唯一的历史证人。

老棺材铺原址

同在大吉片儿内的粉房琉璃街115号的新会会馆是梁启超故居,贾家胡同37号是林则徐故居,南横东街109号是曾国藩故居,131号的“会同四译馆”是大清的国宾馆之一,是当年琉球,安南等属国来朝见的使者下榻的酒店,属大吉片最高等级的建筑。国宾馆的东侧是兵马司胡同,南城兵马司就设在胡同里。

专家们经地面和地下的钻探考察确认,金中都是在辽南京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大吉片儿里的许多胡同成形于金中都向东扩建的过程中。

历史各时期都城范围示意图

贾家胡同一线就是金中都东墙的位置,胡同的南口就是东墙上三个城门之一宣曜门所在,而贾家胡同东侧的潘家胡同的位置就是当年东护城河。

这一切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声烟消云散了。梁思成和林徽因为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号的声音还没有走远,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又一次就这般无情地在北京人眼前消失了。让人悲催的是在北京人为这座老城哀叹之际,他们已不知不觉街地变成了回龙观人,天通苑人,大兴人,小汤山人,张仪村人…。

大吉片儿消失了,消失了的不只是大吉片儿…

文中手绘均为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