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没有设防,身体不动而头180度转了过来。曹操大惊,此后又梦见“三马同食一槽”,顿生杀机,不料司马懿靠智谋与隐忍一步步破除了曹操的杀心并篡夺曹魏笑到了最后。 “狼顾之相”,就是像狼一样回头,上身不动而头可转动180度。常言,狼回头不是报恩就是报仇,因而狼顾之相被认为是一种凶残、反叛之相。不巧,司马懿就是这种相。 然而,司马懿却是曹操费尽心思招来的人才。曹操唯才是举,既破格提拔下层人才,也重用世家大族的人才,司马懿就是司马家族中的卓越人才! 《晋书》记载,司马懿的先祖是三皇五帝中的颛顼,祖先历代拜将封侯,到司马懿父亲这代又出了著名的“八达”,令司马家族颇负盛名,司马懿就是尚书右丞司马防的第二个儿子。 司马懿从小聪明刚毅,遇事果断,闻名一方,南阳太守杨俊素一见到20岁的司马懿,赞叹他绝非寻常之人。曹操对司马家族颇有好感,知道有这样的人才,决定收为己用。 没想到,司马懿竟一口回绝了,还装起了半身不遂的风弊病。曹操为人精明,自是不信,就派人去打探,果见他躺床上,连吃饭喝水也要人伺候。 曹操仍然不信,派人从早到晚刺探,甚至命人拿刀突然刺向他。结果司马懿一点破绽都未露,坚坚卧不动。曹操深知他装病,却毫无办法。 司马懿为何铁了心的拒绝曹操?有这几点原因:一是自视甚高,认为自己谋略在曹操之上。二是司马家族乃名门望族比宦官家强百倍。三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曹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四是想像诸葛亮一样遇明主救苍生。五是以非常手段对付曹操派来的人也是一种试探与较量。事实证明,司马懿赢了。 在这场较量中,司马懿不仅是一个“狠”角色,还敢于“舍”自己,这符合了狼性的残忍。有一天下雨,他急于去外面搬书,不料被家里的丫环看到,为防止装病秘密外泄,司马懿竟将丫环杀死灭口。 第一次较量失败,曹操很不甘心。数年之后即208年,曹操决定再次请司马懿出山,担任文学掾。这次他不给司马懿可乘之机,直接下令:“如敢拖延,逮捕入狱!” 这招还真奏效!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曹操的强权和虎威之下,司马懿规规矩矩到曹操帐下效力了。经由这一次,司马懿长年累月、忠心奉献了自己的心血与智慧。 这就令人费解了,司马懿狼子野心,会忠于曹操吗?其实曹操在世时,司马懿的确忠心耿耿,因为他深知曹操为人,不然惹祸上身,再说展宏图得徐徐图之,不能急。 然而就在此时,却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曹操听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并亲自验证了,还梦见了“三马同食一槽”,这让他对司马懿心生厌恶,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也就是,让曹丕尽早除掉司马懿。 《晋书·宣帝》记载: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曹操)察帝(司马懿)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但是有意思的是,曹丕非但没将父亲的话放在心上,反而对司马懿处处加以保护,令司马懿羽翼愈加丰满。因为曹丕历来信任司马懿,平时也多依靠司马懿出谋划策,对司马懿很是依赖,因此他怎么舍得除掉这样一个人才呢? 当然,聪明绝顶的司马懿也明白,仅靠曹丕的保护,仍然挡不住曹操的强势虎威,靠山山倒,靠人人倒,不如靠自己,因此用了以下几招: 一:勤于职守,让曹操放下杀心。 司马懿从此更加勤于职守,不敢有丝毫疏忽,甚至连割山放牧的小事也要亲自过问,为人处世更加谨慎。还充分吸收了杨修等人的教训,将自己的理想置于曹操的权力之外,让曹操放下戒备和杀心,果然,曹操终于心安了。 《晋书》曾提到:“由是魏武帝意遂安。” 二:适时展现才干,让曹操重视自己 司马懿还很有战略眼光,凡事考虑周详、富有远见,每每在重大问题上都有妙计和高招,令曹操很是欣慰,一再提升他官职。 “得陇望蜀”就体现了司马懿的前瞻性眼光。当时曹操决定征讨汉中,但司马懿劝他夺取益州,结果曹操没听,虽然后来得了陇中却又被刘备夺走。 至于劝曹操称帝,则是司马懿的权谋之计。曹操虽然认为孙权让自己称帝是想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但司马懿深知曹操是表面做给别人看,实则内心对称帝十分渴望,他劝曹操称帝其实是为了讨好他。 三:数十年隐藏,谋定而后动 司马懿在曹操身边忠心耿耿呆了12年,从未逾矩,也没表现出丝毫野心。 在曹操的最后岁月里,司马懿还投其所好献计出谋,最终让曹操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在临终前还让他辅佐曹丕,这已经是对司马懿的一大肯定了。 如此,司马懿以他的智谋与韬略,以及狼性的持久与隐蔽在曹氏集团隐藏了数十年,一步步得到重用,进入了最高皇权中心,试问,天下有几人能做到? 有意思的是,曹操的“三马同食一槽”这个梦还真得到了应验。曹操去世29年后即249年,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发动Z变,篡魏成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