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月,欢迎来到人间

 阿菲读书 2022-11-29 发布于河南

Image

摄影:小华  模特:陈思宇

四月是我的劫难月。

大概是从《旧梦1913》诞生的那年起,每年四月我是在焦虑中度过。

更为恐怖的是,时间一年一年过去,焦虑的周期逐渐拉长,焦虑的内容也越来越趋向于实际。

《旧梦1913》的那个四月,我焦虑的是总有一天会死去。

《旧梦·望春归》的那个四月,我焦虑的是会失去写故事的能力。

而到了这个四月,我焦虑的内容变成了,我是否有能力度过漫长、充满变数、艰辛十面埋伏的余生。

恐惧刹那间如潮水般涌来,像绳索一样捆绑住了我,我变得瞻前顾后,懒于、也恐惧于做任何事情。

懒得吃饭、懒得出门、恐惧于早晨睁开眼睛……恐惧于我一向视为个人伊甸园的写作——我怀疑自己写故事的能力,甚至害怕打开word。

日复一日地,只剩下哭诉——向朋友们、向家人。

所有人都安慰我,但所有人也并不觉得惊讶。

他们告诉我,我正在经历的恐惧,他们早已经经历过了。

朋友A说,她在一年前患上了工作恐惧症,想到上班就会呕吐,已经失业在家一整年。

朋友B说,前年她的母亲因为肝癌去世了,而她自己也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癌,安慰我的时候,她正在病床上,等待下午的手术。

我很惊讶。

作为人家的密友,我竟对他们承受过的苦难一无所知。

明明我们一直都有联系,我是个孩子气的人,乐于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同朋友们分享,哪怕只是下楼梯踩空一级崴到了脚,也要拍一个小视频给他们看我走路时的滑稽模样。

我一直以为,我和朋友们在事无巨细地向彼此分享着各自的人生,没想到,我对别人人生中的重大事件一无所知。

长久以来,我过着一种单纯的生活,便也以为别人也和我一样岁月静好,却原来,各人都在各人的寒冬里,不动声色地忍受着风雪。

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告诉我?

得到的答案出奇地一致。

他们说,有的苦只能自己受,跟别人说了也没用。

他们还说,你一直是个不切实际的人,跟你说了你大概也不会理解。

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原来这才是亲人和朋友们心中的我。

我希望自己有林徽因的热烈、张幼仪的坚韧,但实际上,我所拥有的,却只是陆小曼的不切实际——太耽于罗曼蒂克,以至于对真实的人间充满抵抗性,试图用一扇薄薄的木板门,去对抗外面呼啸的狂风暴雪,企图让生命永远四季如春,不让寒冷进门。

但怎么可能呢?

无论把童年抻的再长,童年也终有结束的时候,即使亚当和夏娃,也终有失落了伊甸园的那一天。

少年时代痴迷于《红楼梦》,迷恋大观园里的那个青春王国,赏花、结诗社、开夜宴……多好的日子啊,可是……

怡红院、潇湘馆,繁华有期;海棠社、桃花社,荣枯有尽。黛死钗嫁,三春凋零、云消烟散,不过是短短几年青春光阴。

大观园里的才子佳人们,到底也要走进人间的风霜雨雪里。

又有谁能永远做个孩子,生活在云端?

罗曼·罗兰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句话我知道已久,我一直崇拜英雄,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身边就有那么多英雄——

朋友A告诉我,她正在收拾行李,打算去江南来一场旅游,正是江南好时节,繁花绽放,春水温柔。一年的失业让她积蓄变得薄薄,但没关系,她可以尽量俭省,坐绿皮车、住青年旅社……等到旅游归来,便再度鼓起勇气,找一份工作,克服恐惧,鼓起勇气继续生活。

朋友B的手术结束了,手术结果不甚理想,有很大的复发可能,但她告诉我,她眼下最纠结的不过是想吃一口起司蛋糕,但起司蛋糕是术后忌口之一……她想吃蛋糕、想吃披萨,想着正在追更的电视剧,想着明年去哪个城市东山再起……

我向他们表达仰慕,却只得到一句轻描淡写的:没什么大不了的,都要长大的。

谁人不曾青春年少,谁人不曾生活在云端?

但没人能做梦不醒,终将跌落人间,吹一吹冷风,走一走崎岖的山路。或许你早有准备,或许你毫无防备……但既来之,则安之。

期盼下个四月焦虑不再来,或者即使它来了,我也能泰然处之。就当它是寻山寺时遇到的一场雨吧,既然躲不开,就接受它的存在,在雨中信步前行,上得山上时,终能看见桃花开。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