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家具的“顶”上功夫

 芝润斋 2022-11-29 发布于江苏

既是“顶”上功夫,也是“顶上”功夫。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家具被称为“小木作”,有小就有大,那什么被称为“大木作”呢?

准确来说,木构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被称为大木作,而其装饰附件和家具制作往往就被称为小木作。

我们常常能在家具工艺中看到对大木作的精妙模仿,比如为了进一步加固结构而使用侧脚收分,或者吸取以飞檐、月洞门为代表的造型艺术。

梁枋结构与一腿三牙

明 黄花梨木月洞门架子床 故宫博物院藏

在家具对建筑的众多模仿中,还有一种十分特别的“顶上功夫”,它仅仅在部分家具中出现,却为家具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带顶家具多为各式庋具,顶往往扮演着密闭家具的角色,除此之外,在一些旨在模仿传统建筑造型的家具中,我们还能看到更惟妙惟肖的应用。

平顶

建筑中的平顶其实有几种含义,一种指的是屋顶为一面坡式(坡度缓于单坡顶),一种指的是中间顶部略有凸起的。

这种建筑常见于我国的西北,西南和华北等地区,适应于干旱少雨地区,屋顶不承担较重的排水功能。

平顶在庋具中十分常见,这种基础造型能打造出简单稳固的结构,还能使庋具显得棱角分明,端方雅正,所以很受欢迎。

明 紫檀木雕龙戏珠纹箱 故宫博物院藏

盝顶

盝顶,就是一种较为特别的屋顶形式。“盝”其实是古代的一种小盒子,常多重套装,用于储纳妆奁用品等。

盛装帝、后、亲王等印鉴的盒子往往就被叫做“宝盝”,当然,制作宝盝印盝的规格也有着明确规定,以彰显权力地位的分明。

交泰殿内的众多宝盝

这种屋顶形式是在屋顶上有四条与屋檐平行的屋脊,四条屋脊构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平顶,其四角各有一条垂脊向下斜伸,共形成四块坡檐。

盝顶始于汉代,但主要流行于金、元时期。明清两代也有不少盝顶建筑,尤其是明代时盝顶地位还颇高,比如明故宫中的钦安殿就是盝顶,而它曾是明仁宗朱高炽居所。

但后来的大型宫殿建筑一般不用盝顶,现存建筑中也很少见到,反而多在井亭、仓库等小型建筑中可见。

虽及不上平顶常见,但盝顶也是明清家具中官皮箱的经典造型,这一设计往往能使得官皮箱气质更为华贵精巧,进一步迎合了上层贵族审美。

清中期 紫檀浮雕缠枝纹盝顶官皮箱 研习社珍藏

攒尖顶

攒尖顶如其名,即屋顶在中心顶部交汇形成尖顶,这也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且应用广泛的屋顶,宋朝时称“撮尖”、“斗尖”,清朝时称“攒尖”,日语则称“宝形造”。

攒尖顶中还有许多变式,单檐与重檐,角式攒尖和圆形攒尖。而角式攒尖中的垂脊数量还可作丰富变化,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不等;圆形攒尖则没有垂脊。

故宫 中和殿(四角攒尖顶)

天坛 祈年殿(圆形攒尖)

一般来说,攒尖顶也不用于高等级大型建筑,而是常用于亭、榭、楼阁、塔等建筑,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塔应县木塔就是典型的攒尖顶建筑。

值得注意的是,攒尖顶的垂脊和斜面多向内凹或成平面,但如果上半部外凸而下半部内凹,这种屋顶因为状似头盔而被称为盔顶,著名的岳阳楼就是盔顶。

若是在庋具上施以攒尖顶,未免显得用力过度,一般来说,人们在设计庋具时更重视它的实用价值。

幸而,传统家具中还有一种以陈设功能为主、且带有明显宗教特色的器具——佛龛。

据《观佛三昧海经》卷四记载:之须弥山有龛室无量,其中有无数化佛。龛,原指掘凿岩崖作空洞,以安置佛像之所。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局部)

为了适应家中供佛等需要,人们制作了许多橱形小阁以供奉佛像,这种小阁亦名佛龛,能工巧匠还常在制作佛龛时模仿各种经典建筑造型。

清 八成金带座佛龛 故宫博物院藏

或许正是因为塔式建筑对攒尖顶的青睐,在制作佛龛时,工匠们也会突发奇想地为其设计攒尖顶,使得佛龛更具佛教特色,也大大渲染了佛龛的尊崇华贵。

清乾隆 黄花梨透雕龙凤瑞兽花鸟纹五围屏攒尖顶佛龛 南京正大2021年秋拍

庑殿顶

庑殿顶一般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

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周礼·考工记》载:“商人四阿重屋。”可见在殷商时期就可能已经存在庑殿顶,且一直延续不断。

它也是中国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明清时甚至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能使用(不过闽东地区民居因防风也会使用)。

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等级更高,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歇山顶。紫禁城中规制最高的太和殿就是重檐庑殿顶,中国最大祭孔地曲阜孔庙的大成殿也是重檐庑殿顶。

故宫 太和殿

庑殿顶造型恢弘大气,格调非凡,故宫中藏有的一件金嵌珠松石楼式龛就是模仿庑殿顶建筑制作而成,还分上下两层,各开三间作为佛龛。工匠使用了各种金银珠宝来制作此品,其豪奢华贵,令人瞠目。

清 金嵌珍珠松石楼式龛 故宫博物院藏

承德博物馆还藏有一件清代紫檀木三层楼阁式九佛龛,模仿的正是三层庑殿顶建筑,各式细小建筑构件一应俱全,更是令人惊艳。

清 紫檀木三层楼阁殿式九佛龛 承德博物馆藏

歇山顶

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的歇山顶历史也十分悠久,目前最早可见的是在汉阙石刻中,而宋元时歇山顶已经相当流行。

这种顶式颇为复杂,它共有九条屋脊,包括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若加上山面的二条博脊,则共有脊十一条。

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

这种顶式变化丰富,层次鲜明,能很好地将直线与斜线融合,不仅皇家宫廷喜欢,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园林也会用歇山顶作亭。

天安门

拙政园 远香堂

佛龛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一精美顶式,承德博物馆的这件歇山顶式佛龛精美异常,还带卷棚和台座。

清 卷棚歇山殿式楠木佛龛 承德博物馆藏

毗卢顶

在佛龛的众多顶式中,还有一种装饰性极强的毗卢顶。这种形式在建筑中多用于内门装饰,比如故宫中的一些垂花门,因为炕罩等罩类顶也会用到这种形式,所以也叫毗卢罩。

太和殿 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卢帽

毗卢顶式模仿的是毗卢帽,毗卢帽是一种僧人常戴的帽子,明代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中提到八大僧帽,即“毗罗帽、宝公帽、僧迦帽、山子帽、班吒帽、瓢帽、六和巾、顶包”。

毗卢帽听着生僻其实十分常见,《西游记》影视剧中唐僧常戴的帽子就是毗卢帽,在许多文学创作中,毗卢帽也是僧人的常见装束。

老版《西游记》剧照

之所以叫毗卢帽,是因为这种帽子上绣的佛像正是毗卢佛。道教的五老冠造型与之相似,不过其上绣的是道教的五方五老,所以命名不同。

毗卢佛即毗卢遮那佛,意为“光明遍照”、“大日”等,所以也叫大日如来。在佛教经典中,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密教还称其为“最高显广眼藏如来”,地位十分尊崇。

元 毗卢遮那佛像 故宫博物院藏

佛龛中对毗卢帽的借用主要体现在四周围绕一圈的上翘封板,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它仍然是盝顶造型。

毗卢顶造型的优势在于它往往能使人自然联想到佛教,这种自带的佛教气质也使得佛龛更具特色和庄重气息。

清 红木须弥座毗卢顶五福捧寿六角佛龛 研习社藏品

二十世纪 紫檀花卉纹须弥座毗卢顶佛龛 研习社珍藏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