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数民族题材《蔡文姬》京、越、昆、粤剧等戏剧电影

 cxag 2022-11-29 发布于辽宁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郡圉县人,文学家蔡邕之女。其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

  南匈奴(公元48年~216年)是南部匈奴贵族醢落尸逐鞮单于建立的政权,是相对于西迁的北匈奴而言的。曹操统一北方后,将其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分别安置在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以其贵者为帅,但派汉人为司马,加以监督,南匈奴完全编入曹魏政权,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曹操于建安十一年(公元207年)花费重金将蔡文姬赎回,嫁给董祀。《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陕西省蓝田县有蔡文姬墓,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蓝田县又在此建文姬展览馆,将文姬轶事及境内出土文物陈列展出,用四体书法镌刻《胡笳十八拍》于18块青色大理石上,墓前有蔡文姬雕像。

Image
话剧电影《蔡文姬
1978年摄制

剧作:郭沫若

舞台导演:焦菊隐

导演:朱今明、陈方千

演员表
朱琳 饰 蔡文姬
刁光覃 饰 曹操

蓝天野 饰 董祀

童超 饰 左贤王

Image

  话剧《蔡文姬》是郭沫若专门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一部历史剧,1959年著名导演焦菊隐将这部戏搬上舞台,朱琳、刁光覃、蓝天野、苏民、童超等首演。它既是中国话剧史上不折不扣的经典名篇,也是焦菊隐进行话剧民族化实践的成功代表之一。

  话剧是由西方传入的舶来品,中国古代只有戏曲,没有话剧。焦菊隐试图将西方的话剧与中国传统戏曲相结合,开创中国的民族话剧艺术和美学,因而本剧借鉴并融入了许多京剧的身段、念白等,当然还有唱段,再加上此剧的主题和“大青衣”女主角的塑造,决定了其特有的风格与演绎方式,与其他偏重生活的现实主义话剧很不一样。
  1978年,北京人艺以原班人马重演这部剧时,观众人山人海,居然把广场的南墙都挤塌了。2002年,在北京人艺建院50周年之际,剧院推出了以徐帆、濮存昕、梁冠华等实力派演员为阵容的复排版《蔡文姬》,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在建院60周年、70周年之际,都演出了此剧。
话剧《蔡文姬》高清版
2022年4月北京人艺院庆70周年演出
徐帆 、濮存昕、邹健、杨立新、刘辉 主演
京剧《蔡文姬
  1959年,京剧界也根据郭沫若的话剧本改编为新编历史剧《蔡文姬》,从留存的剧本和演出说明书中,可以看到武汉市京剧团、天津市京剧团都是比较早开始进行改编的,其他还有青海省京剧团、重庆市京剧团、上海市新民京剧团等。
Image
  比较有意思的是,鉴于郭沫若的剧本是“为曹操翻案”,武汉京剧团也别出心裁地让关正明饰演曹操,这在京剧里也是少见的;而李蔷华饰演蔡文姬,虽然版本不一样,但仍然可以与程派《文姬归汉》相统一;其他角色如:高盛麟饰演左贤王、熊志云饰演董祀、高世泰饰演周近、张宏奎饰演单于王,可见阵容很强大,可惜没有留下录音资料。
Image
  天津市京剧团由杨雨明、张胤德改编,林玉梅、朱玉良、程正泰等主演。大家熟悉林玉梅在《六号门》中饰演的胡二妻以“程派”闻名,八十年代还演过《锁麟囊》《碧玉簪》等剧,参加纪念程砚秋的演出时受到程夫人果素瑛的热情接见和高度赞扬。其实,她是荀慧生的入室弟子,属于私淑程派。
Image

  林玉梅1933年出生于山东,8岁从师李富友、李慧君开蒙学武旦,后学花旦、青衣。14岁登台,建国前在东北、山东等地挑班演出,建国后在北京成立艺林京剧团,任主演兼团长。曾得到王瑶卿、徐兰沅的指点,1950年拜荀慧生为师,常演《红娘》《十三妹》《霍小玉》等戏。1956年入天津市京剧团,任主要演员。

Image
  1959年演出的《蔡文姬》,获天津市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一等奖。1961年,中国唱片厂请林玉梅灌录了8面粗纹唱片;1981年,又录制了2面大薄膜唱片。

Image

(头段)

【西皮慢板】困沙漠居塞北光阴虚过,

转【原板】又何曾有一夜不思故国。

(二段)

曹丞相遣使来千金赎我,

念故友怜其女恩义广多,

他怎知我那一双儿女侥母膝偎娘怀难分难割,

天有眼应教我两全之策,神灵哪,

神有灵应怜我苦受折磨

(三段)

【二黄板】听他言不由我一阵心酸,

点点珠泪洒胸前,

我走后儿和女要多多的照看,

没娘的儿您休要管教过严,

【二黄板】白日里沙漠骑马要有人伴,

到夜晚胡地风大衣被要勤添,

赵四娘年纪迈风烛残年,

还望你代为妾早晚问安,

用手儿取出了古镜一面。

(四段)

【二黄散板】这镜儿是蔡家祖辈流传,

交与你且收下权作纪念,

见此镜有如同妾在你身边,

千言万语说不尽,

只要是两国永和好,相会不难。

(五段)

【反二黄慢板】见坟台哭一声亡父之灵,

十二年儿未曾祭扫坟莹。

(六段)

(白)爹爹啊爹爹,曹丞相接儿归来,原让儿学那班昭,

继父之志撰修读汉书,如今离开我那一双儿女,

我是寝食难安,常此已往必成废人,怎能继父之志呀!

【反二黄原板】思往事依膝下犹如梦境,

到如今旧怨消新怨又生,

曹丞相接我回继父遗志,

不幸儿肠寸断意懒心灰恐成废人,

想姣儿想得我心不宁静,

(白)儿呀!为娘在这里,为娘在这里!

【散板】恍惚间见姣儿睡眼蒙眬。

(七段)

(吟唱)我与儿哟各一方,

不得相随空断肠,

对萱草哟忧不忘,

弹鸣琴哟情何伤,

今别子哟归故乡,

旧怨平哟新怨长,

泣血仰头哟诉苍苍,

胡为我生哟独罹此殃,

胡与汉哟异域殊风,

天与地隔哟子西母东,

苦我怨气哟浩于长空,

六合虽广哟受之应不容。

(八段)

【西皮散板】一席话说得我如梦方醒,

蔡文姬又怎能虚度此生,

从今后我减悲痛好自珍重,

继父志撰汉书以报曹公。

【流水】周司马他言道大兵压境,

左贤王闻此言怒气填膺,

无奈何请董祀过府叙论,

问一问是否是先礼后兵,

他言道曹丞相爱民如命,

接文姬撰汉书两国和好永不争,

这才与董都尉刀剑互赠,

句句实并无有半点虚情。

【散板】一见姣儿面前存,

恍惚似梦果是真,

姣儿你四姨娘如今安在,啊四姨娘啊!

蔡文姬粉身碎骨也难报你的如海深恩。

  当然,京剧关于“蔡文姬”题材的剧本很丰富。早在近百年之前,“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就编演了《文姬归汉》,成为“程派”代表剧目之一,至今久演不衰。

Image

程砚秋1928年11月6日(农历九月廿五)

在上海荣记大舞台首次演出《文姬归汉》

点击下面链接,可以欣赏程派 

 程砚秋及其传人《文姬归汉》

  除了程派《文姬归汉》和根据郭沫若话剧本改编的版本之外,近年来也有多种版本呈现于舞台。比如1997年沈阳京剧院编演了《胡笳》,由迟小秋、马永安、王斌等主演,获得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奖“文华新剧目奖”,迟小秋获得“文华表演奖”。

  2001年,北京京剧院演出了根据评剧《胡风汉月》改编的《蔡文姬》,由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主演,这个剧目的视角着重在蔡文姬和左贤王的真挚感情,曹操并不出现在剧中

Image

新编京剧《蔡文姬》全剧

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  主演(2002年)
  1982年,河北省京剧院青年团也演出了新编的《蔡文姬》,虽然没有看到剧情叙述也没有录像资料,但从演员表中可以看到同样没有出现曹操这个人物,而且连董祀的名字也没有(只有一个叫做“汉使”),可见应该也是着重描写蔡文姬与左贤王的故事。

Image

  2012年,湖北省京剧院编演了《建安轶事》,同样描述蔡文姬归汉续写后汉记,但侧重点在于“两难抉择”以及董祀与蔡文姬的情感故事。由万晓慧饰演蔡文姬、王铭饰演董祀、尹章旭饰演曹操、江峰饰演左贤王,也是一个俊扮的曹操。

新编京剧《建安轶事》全剧

万晓慧、王铭、尹章旭  主演

昆剧《蔡文姬
  昆剧《蔡文姬》是上海昆剧团根据郭沫若同名话剧改编的,基本保持原作精神,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只是对周近有较大改动,强化了戏剧冲突。改编郑拾风、导演杨村彬,1978年12月首演于北京影剧院(今美琪大戏院),由华文漪饰蔡文姬、计镇华饰曹操、蔡正仁饰董祀、刘异龙饰周近、王群饰左贤王。该剧1979年参加国庆30周年献礼,获文化部演出奖。

Image

Image

越剧《蔡文姬

  越剧最早表现蔡文姬的故事是1953年佩卿姐妹越剧团演出的,毛佩卿、白玉琴主演于宁波天然舞台。在1960年,有两部剧目最为著名,一个是南京越剧团竺水招、商芳臣等主演的《蔡文姬》,是按照郭沫若的话剧本改编的,基本忠实原作。竺水招先后演过《南冠草》《孔雀胆》等郭沫若的剧作,深得赞誉。

Image
竺水招拜访郭沫若合影

  可惜竺水招的《蔡文姬》没有留下全剧录音,只有“劝相”一场。另一和是上海合作越剧团戚雅仙、毕春芳、陈金莲等主演的《文姬归汉》,1960年首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留有全剧的实况录音。

Image

戚雅仙饰演蔡文姬

  这个版本是傅骏根据郭沫若的话剧本《蔡文姬》和程砚秋的京剧本《文姬归汉》编写的,其中剧情与话剧本有两处较大的不同处理,一是在曹操迎归文姬时,左贤王已死。如左贤王不死,曹操派使者迎归匈奴王族之妃,以势相逼,强人所难,似不合情理;二是对曹操这个人物,郭沫若在话剧本中是歌颂圣德,而在越剧本中则多方面刻划曹操性格,既表现其雄伟威武,也表现其刚愎奸险。

  戚雅仙饰演的蔡文姬,既吸收话剧朱琳的优点,又在唱腔上学习京剧程砚秋的唱功特色,自创新腔,一曲《胡笳十八拍》悲怆凄婉。从表现古代女诗人气质,到刻划母子别离情绪,向曹丞相高堂力辩,都在艺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造。上海戏剧家协会曾为此剧召开座谈会,受到戏剧专家们的赞赏。
越剧戚派《文姬归汉》片段
戚雅仙、朱蔺  演唱
越剧竺派《蔡文姬》片段
杨凤英、盛月芳  演唱

  这两个版本各有特色,但可惜都没有被继承下来,只是在一些纪念活动中才被想起。近年来,浙江嵊州市越剧团黄美菊、裘巧芳等主演的《蔡文姬》倒是经常上演,还多次在央视11台播出,这部剧也是根据评剧《胡风汉月》改编的

新编越剧《蔡文姬》全剧

黄美菊、裘巧芳、吴月敏  主演

粤剧《蔡文姬
  粤剧《蔡文姬》由红线女主演,其主要唱段“哭坟”在1960年、1983年都有唱片出版。近年来,广东粤剧院二团重新创作演出,由广东粤剧院副院长麦玉清,以及姚志强、林家宝等主演。

Image

(反线二黄慢板面)荒塚一坯、冷月一勾,

长夜沉沉,忧思缕缕。

切切泣寒蛩,萧萧悲风木,

触起我前尘影事,旧痛新愁。

忆当年战乱苦不休,十室空八九,

爹呀,谁怜你浴血含冤,苦煞我仓皇奔走,

火海窜惊魂、刀头逃蚁命,流离惨痛,

一路上踏遍血骷髅。

(正线二黄)身陷乱军中,人居狼虎口,

生死关头幸得与左贤王邂逅。

(教子腔)感他难里来援救,与他胡地结鸾俦。

思家家毁灭,忧国国难投

(诗白)爹爹,女儿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心犹疑,

生冀得归桑梓,死当埋骨长已矣。

(乙凡中板)这十二年来,岁岁北雁南征,

寄不得边心一绺。朝望长城路杳漫,

暮闻陇水声呜咽,故乡如梦半浮沉。

虽已早结同心,虽已庭生玉树,

家国难忘,常自泪沾衿袖,所幸有使中原来,

丞相施恩迎归议,我才得凭吊荒坵。

(乙反滚花)洒坟头,惟泪酒,

就是设奠营斋你都是难沾口。

幽魂渺渺恨悠悠,爹呀!

恕女儿客过长安明日就走,

未知何时归葬返陈留,旅魄孤魂难相守,

我哭父怀儿两泪流,死别生离,

天哪,我一身受。(叫双思)爹爹!娇儿!爱女!

新编粤剧《蔡文姬》全剧

麦玉清、姚志强  主演

吕剧《蔡文姬
  吕剧《蔡文姬》也是很有影响的,也是根据郭沫若的话剧本改编而成,由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李公绰等主演,还出版过连环画。
Image
评剧《胡风汉月

  评剧《胡风汉月》是石家庄评剧青年团创编的,由该团团长、“新(凤霞)派”传人刘秀荣主演。该剧用新的视角重新演绎了蔡文姬的爱情故事,这里的蔡文姬一改以往悲惨屈辱的形象,而左贤王也不再粗野、蛮横,一个是中原才俊、汉家烈女,一个是草原雄鹰、人中豪杰,两人从矛盾、碰撞到理解、交融,再到相知、相爱,最后又不得不面临生离死别。其影响还是很大的,北京京剧院、嵊州市越剧团创排的《蔡文姬》都是根据这部评剧改编的。

评剧《胡风汉月》片段

刘秀荣  演唱

黄梅戏《蔡文姬

(头段)

文姬:(白)爹爹!

(唱)见坟台、忆往事、不堪回首,

实不知意沉沉老爹爹啊!血泪交流。

想当年父蒙冤惨遭毒手,

女儿我陷匈奴一十二秋,

曹丞相遣汉使赎我回汉,

为的是致力文史把续汉书撰修。

嫁贤王生二子虽有继后,

处殊俗思乡土魂消影瘦。

(二段)

(接唱)喜重见祖国的河山锦绣,

怎奈我思姣儿反添忧愁。

思姣儿一路上双眉紧皱,

想姣儿睡不安来食难下喉,

思姣儿我不来重聚首,

想姣儿想得我珠泪双流。

马蹄声只当是儿在奔走,

树影动又疑是儿要娘留。

想割断儿女情实不能够,

怎学那班超女继承父业把续汉书修,

辜负了曹丞相恩深意厚,

只哭得气奄奄,神魂悠悠。

(三段)

文姬:(唱)一见姣儿血泪泣,

哭哭哭得文姬心欲碎。

(白)天哪!

(接唱)母子本系亲属亲,

你为何将我母子来分离,儿啊!

今日母子重相会,

随为娘跋涉千里同到汉朝,

你我母子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永不分离。

一霎时入梦境与儿相见,

小姣儿亲切切贴娘身边,

满腹愁好一似云雾消散,

醒转来不见儿反把愁添!

(白)天哪!

(接唱)你为何不助人生缘,

你为何不把我永留在梦间。

(四段)

文姬:(唱)我与儿兮各一方,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

对萱草兮忧不忘,

弹鸣琴兮情何伤!

今别子兮归故乡,

旧怨平兮新怨长。

泣血仰头兮诉苍苍:

胡为生我兮独罹此殃!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

天与地兮子西母东!

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

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五段)

文姬:(白)丞相呀!

(唱)沿途中深夜里弹琴歌唱,

思儿女唱出了心中哀伤。

我弹的并非是靡靡之音,

我唱的也非是桑间濮上。

乃是我胡笳十八拍,

已抄呈曹丞相仔细复详。

曹操:(白)你的胡笳十八拍我已拜读了。

文姬:(接唱)董祀他是我表弟又是同乡,

他的母就是我的三姨娘。

一路上多亏他关心照管,

他劝我莫沉在个人悲伤。

二人间尚希能以礼自守,

深夜里两相会只有一场。

曹操:(白)是这样么?

文姬:(接唱)到长安我祭扫先父坟上,

只哭得咽噎气绝、头昏目眩,

甦醒后抒悲情胡笳叹唱,

董都尉被惊醒相劝墓旁,

他叫我效法丞相。

曹操:(白)怎样?

文姬:(白)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

(唱)把儿女之情丢在一旁,

这些话无粉饰决不虚谎,

有侍书和侍琴也在一旁。

左贤王与董祀两结生死,

这其中有情由丞相且听知:

都只为周司马出言不慎。

(白)周司马你是否对左贤王言道:

“曹丞相大兵一到,就要将匈奴代替”。司马呀!

(唱)你这话险些儿误了大事情。

(六段)

曹操:(唱)听罢了蔡文姬才明真相,

曹孟德你做事实欠思量。

自古道兼听明来偏听暗,

(白)曹操呀!曹操,你怎么这样的荒唐!

(接唱)董都尉你耿赤心险遭冤枉,

经一事长一智胸襟开朗,

悔不该事草率处理失当。

(白)文姬夫人,我一切都明白了。

(唱)从此后再遇事我定要多想,

望求你愿谅我处事孟浪。

叫子桓下敕令听我言讲,

选骏马,投华阴速召董祀回还

歌剧《蔡文姬

歌剧《蔡文姬》全剧

王庆爽、廖昌永  主演

【少数民族题材汇编

 《黛诺》京、评、越、沪、汉剧+电影

 《刘三姐》京、越、锡、彩调剧、采茶、黄梅戏+大鼓、小品+交响乐、舞剧+2版电影

 《文成公主》京剧藏戏、越、昆、川、粤剧+杂技舞剧、音乐剧+电影

【现代戏汇编

 京剧电影、越、锡剧、荆州花鼓戏《磐石湾》+评、越、沪、豫、甬剧、秦腔、河北梆子+电影《南海长城》

 京剧电影+舞剧电影+越、沪、锡、绍、吕、汉、淮、豫、评剧、怀庆梆子+民族歌剧《红嫂》

 京剧电影+芗、越、晋、潮、影调剧、秦腔、河北梆子、上党梆子+评弹《龙江颂》

 京剧电影、粤剧电影+交响乐电影+沪、锡、评、潮、祁剧、秦腔、淮海戏、花鼓戏、河北梆子《沙家浜》
 京、沪、越剧+评弹+新闻纪录片《芦荡火种》

 京、评、豫、越、沪、汉、晋、吕剧、越调、秦腔、碗碗腔、河北梆子+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

 京剧电影+琼、评、豫、越、沪、汉剧、碗碗腔+舞剧电影+歌剧+电影《红色娘子军》

 京剧电影+评、豫、淮、川、锡、蒲、婺、粤剧、河北梆子《杜鹃山》

 京剧、昆曲+快板书+电影《奇袭白虎团》
 京、越、绍、潮、评剧、口梆子+电影《八一风暴》
 京、豫、评剧+歌剧、话剧+电影《李大钊》

 京、锡、淮、吕、河南曲剧、山东梆子+大鼓、评弹+电影《孔繁森》

 京、豫、沪、淮、吉、评剧+眉户、柳腔、秦腔+山东快书、评书+电影《焦裕禄》

 京、越、粤、淮剧+大鼓+舞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
 京、越、扬、淮、潮、广东汉剧、黄梅戏、碗碗腔+评弹+舞剧+电影《蝶恋花》《忠魂曲》
 京剧电影、歌剧电影+越、评、豫、婺、粤、潮剧《红灯记》
 京剧、电影+沪、姚、昆剧、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自有后来人》

 京剧、电影+豫剧、丝弦、黄梅戏、高甲戏《平原作战》

 京剧电影+粤、越、婺、豫、锡剧、秦腔+评弹、京韵大鼓、相声《智取威虎山》

 京剧+评话+评书+电影《林海雪原》

 京、越、淮剧+评弹+电影《党员登记表》

 京、淮、评、豫、晋、扬、越剧、秦腔、黄梅戏、采茶戏、碗碗腔、河北梆子+歌剧+电影《党的女儿》

 京剧2版电影+淮、潮、晋剧《海港》

 京剧+舞剧+电影《闪闪的红星》
 京、沪、越、评剧+电影《赵一曼》
 京、越、沪、锡、评、黄梅戏+歌剧电影《江姐》
 京、评、川、淮剧+评弹+电影《烈火中永生》
 京、评、豫、晋、沪、粤、歌剧+评弹、大鼓+电影《刘胡兰》
 京、豫、淮、绍剧+电影《节振国》
 京、舞剧+评弹、评书+电影《铁道游击队》
 京、沪、越、评剧+评弹+电影《母亲》
 京、沪、绍、评剧+电影《千万不要忘记》
 京、粤剧+电影《六号门》
 京、沪剧+评弹+电影《青春之歌》
 京剧+评弹+电影《红色风暴》
 京、滇剧+北京曲剧电影《箭杆河边》
 京、越、淮剧+电影《柜台》

 “京剧方舟”微信平台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