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琴,要“各取所需”

 宛洛练琴思维 2022-11-30 发布于江苏

前几天,一位学习琵琶的读者找我咨询了一些问题,对话如下:

她说:“感觉现在自己的琵琶演奏,不是抢拍就是拖音,很不规范。我觉得是我没有学习乐理与视唱练耳的缘故,我决定再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我回复:“学习过乐理与视唱练耳的知识后,的确会使你的演奏更规范,读谱也更快,因为这些是音乐的理论基础”。

她继续说道:“目前我学习乐器,都是听老师如何演奏,然后自己跟着模仿。由于没有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所以看不懂乐谱,也演奏得不规范”。

我回复:“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是古代的学琴者都在使用的模式。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琴者的模仿能力与记忆能力,但也会出现一些记忆上的偏差,有其局限性”。

她说:“我知道接下来自己应该如何提高了,也知道自己应该学些什么了。就是在继续跟老师上课的基础上,再补充学习一些音乐理论知识”。

宛与洛很高兴,这位读者能够有自己接下来的目标,也知道自己此时需要提高什么。那么今天就借此机会,为大家补充分享一下,我们在练琴过程中,如何做到“各取所需”,找到自己需要提高的方面呢?

以下我有两点建议。

一、根据确立的目标,“倒推”自己需要提高的部分

也就是首先要有明确、清晰的目标。

最好是短期、近期的目标,因为中长期的练习目标,不容易明确,也很难保证清晰。

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练习目标之后,就要思考一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我应该如何去提高这些能力?

就像咨询我的那位学琵琶的读者,她想使自己的演奏更规范,那么就需要提高自己的乐感与读谱能力。

而乐感的训练,需要多听、多练,读谱能力的提高,就需要学习一些音乐理论的知识,比如乐理、视唱练耳。

二、根据碰到的问题,“补充”自己需要提高的部分

有明确的目标,是一件幸运的事。但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处于“混沌”之中,即不清楚自己接下来的目标与行动。

当没有明确的目标时,我们不妨从自己目前所遇到的困惑、困难、问题等方面着手,通过这些思考接下来需要提高的方面。

如果那位读者,并不明确接下来自己要学习、练习些什么,这时就可以思考一下,目前自己在哪里被“卡”住了?

演奏只能机械模仿,读不懂乐谱,一演奏不是抢拍就是拖拍……

当发现了这些问题时,我们便要找寻导致问题的“根源”。

造成这一切的,其实是自己没有识谱的能力。所以,才需要在学习乐器的同时,适当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而这方面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乐理与视唱练耳这些音乐理论科目中。

这样,通过问题,我们也能找到自己需要提高的部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