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榛】876↓天球哲学丨天文历法学渗入占卜易,应在商末就完成了https://mp.weixin.qq.com/s/13lOhh9lF9OGyBvkDm5EIg 【踏歌者】……因为中西都有“二元论”,所以西方的“二进制”便等同于中国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想表达这个意思么?二进制,就是一种纯粹形式,和计算的语言。相比之下,它比“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内涵差远了。 【林桂榛】“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讲天道运行与大地阴阳随效,不是讲什么“二进制”,后者不是《易传》作者的意思,是今人的戴套上套耳。《易传》“形而上—形而下”也非西方什么形而上学的形而上(西方没有形而下中学,最近国人还能比造出形而中学哲学,令人哭笑不得),而是所见大地之形物为器,大地形器之上有天道,即“在地成形,在天成象”,天之道若张弓,往复不息,四时交替,阴阳大化,万物消息。 关于《易传》形上天道、形下器物句及孔子大易哲学之阐意: 再扯个荀子天球形上学即易传大道学原文吧: 荀况天球哲学即形上天道学,即大易天人一统学。荀况研究耳聪目明一样的人性材性机能,即所形所见的形下器物研究之学(按易传而谓形中,形而中之学即器物内部的结构功能之研究之学)。厷荀学派形而上天道观察顺应学与形而下器物结构功能研究学,孔学正统,人类第一,牛皮要形满天地人间! 荀学已全部打通,思孟学也一样,没啥离奇。不懂孔门易学,肯定搞不懂荀子大义及荀孟差异,易辞“形而上下”都门外汉,庸俗哲学附会,瞎套辞耳! 【姚海涛】荀子天学、荀子性学、荀子易派,一一拎清。如果八戒兄发扬套子套圈精神,不再计较文字训诂,笔耕不辍,必然是一代荀子研究宗师,自成一套哲学体统。不过此就像让公孙龙放弃白马非马说一样,基本不可能。 【林桂榛】还是研究章句史学,戴套哲学体系终究庸俗,若少年情结,梁漱溟、宗白华、胡适早辟过。 【姚海涛】真正的“哲学家”不拘泥于文字,在他们眼里,文字都是障碍,信马由缰,思想大光! 【林桂榛】那叫天人穿梭学,可以超越天球。最近得了一二晚清教士布道艺术书,感觉就是孟子写的,孟子气势赛西儒,不过礼乐文采一般,康海南曰孟子这方面不足。大概大把时间游说去了,天聖赞美诗歌没花足功夫,一篇没写,一歌没留,估计小时候村小教育跟俺一样,艺术匮乏 我因大物理学家杨振宁公谈周易写过一篇“形而上—形而下”的文章发在《周易研究》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近代分离——〈易〉与经学时代中国学者的学术兴趣》,《周易研究》2005/2),现在看来易学概念完全错误,对易辞“形而上下”狗屁不通。章句学无知,思想体未进,不断检讨前进! 【姚海涛】前期与后期思想波动大,《水浒》有云:扯断名缰与利锁,今日方知我是我。 【林桂榛】楚易学发达,与禹夏文明残留济淮之间或有相当关系。天道五行以地材金木水火土比附化,天道五行以人德仁义礼智聖灌注化,是北方齐鲁儒生整体系的,非地道禹夏文明观念,故战国末荀况予以了清算,西汉早期司马父子也予以了坚壁。我做历史观念溯源考证目标之一即是“扫清学碍(迷雾),禹夏重光”。 【林桂榛】赞曰: 【姚海涛】打油曰: 【焦子栋】司马迁: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林桂榛】完了,荀子学园继承了荀况反动性 【姚海涛】反动是反者道之动的简称。 【林桂榛】此又是天球哲学。 【焦子栋】叹曰: 【林桂榛】往复循环,天道也,淮北老耳还不知道不成,小菜,孔子将他崇拜。孔子学无常师,啥都学。严格地说是“五材比附,获利无数”。 【焦子栋】孔子师老聃,是后世让五行八卦进入儒学的一个吊诡。 【林桂榛】五行八卦不是老耳/老聃作的,天道五行乃禹夏文明,八卦云云或石器时代就有(若云渔猎时代伏羲,若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乌龟术)……金木水火土搞入天道五行,仁义礼智聖搞入天道五行,战国人玩法,弄饭吃的。 (荀子学园 2022.09.24-25) |
|
来自: 新用户3892281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