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7年,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在北京家中病逝 她在临终前留下遗

 新用户8926AVU2 2022-11-30 发布于北京
1947年,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在北京家中病逝。她在临终前留下遗嘱,把所有遗产留给儿子周海婴,希望周海婴能来为自己送终。但是,周海婴只拿了遗产,却没有来看朱安最后一眼。
 
朱安虽然是鲁迅的原配,但俩人是包办婚姻,没有什么感情,甚至从来没有圆过房。
 
周海婴,是鲁迅和同居情人许广平所生的儿子。
 
但是,朱安一直认为,鲁迅的孩子也是她的孩子,将来也会为她送终的。
 
因此,朱安将周海婴视如己出,常常表达关心。
 
当时的情况是,鲁迅和许广平、周海婴一家三口住一起,朱安则跟周老太一起住在别处。
 
朱安自己没能有孩子,母爱的天性,让她对周海婴充满了期待。
 
周海婴出生后,朱安就一直盼着能见上一面,但一直没能如愿。
 
即使是这样,朱安也没有半点埋怨。她只要知道周海婴平安长大,她也就满足了,真正把周海婴当成自个的孩子了。
 
到了1947年,朱安病重,预感到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于是写信给许广平,交代自己的身后事。
 
彼时鲁迅早已去世多年,周老太也已经离开,朱安把许广平当成最亲的亲人,心中将自己的3个遗言告诉了她。
 
第一,朱安希望死后能和鲁迅合葬;
 
第二,把所有遗产交由周海婴继承;
 
第三,希望周海婴能为自己送终。
 
遗憾的是,这3个遗愿,只有一个实现了,那就是周海婴继承了遗产。
 
关于朱安想和鲁迅合葬的请求,被许广平一口拒绝了。
 
但不是许广平自私,想把鲁迅身旁的位置留给自己,而是她认为:
 
鲁迅生前最痛恨的就是封建礼教,包括包办婚姻这种糟粕。他一辈子都不跟朱安圆房,就是在跟这种糟粕做抗争。如果和朱安合葬,等于延续了这种糟粕,显然是不合适的。
 
而朱安心心念念的周海婴,由始至终都没来看她一眼,更别提为她送终了。
 
其实,朱安把周海婴当成自己的儿子,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罢了。
 
对于周海婴来说, 朱安跟他既没有血缘上的羁绊,更没有法律上的关系,不过是一个陌生人而已。
 
有人对周海婴提起朱安的时候,他更多的是不耐烦,并没有丝毫情感。
 
朱安去世后,许广平汇了钱款,托北京的亲友办理身后事。许广平原本打算把朱安葬在周老太身旁,但由于种种阻碍,最后没能办成。
 
最终,朱安被孤独地葬在北京西直门外保福寺,后来朱安墓惨遭破坏,如今已经找不到一丝痕迹了。
 
@ST的流浪心情
 
朱安是旧时代下的可怜女人,从嫁给鲁迅的那一刻起,就与孤独为伴,走后也是孤独入葬。
 
但凡鲁迅给她一个孩子,她也不至于落得如此悲凉的下场。
 
然而鲁迅有自己的坚持和信仰,他的“不抗婚、不圆房、不离婚”,把朱安的一生牢牢困住了。
 
可悲的是,朱安太过委曲求全了,在周家像个保姆一样活着,命运给了她什么,她就心甘情愿地承受着,从不寻求改变。
 
她还自作多情地认为,周海婴会跟她一样,按照“规矩”来给她送终。
 
或许,这也是她的成长背景,所带给她的限制吧。
 
在那个旧时代,还有很多像朱安一样的苦命女子,一旦嫁了人,不管好的坏的,都得从一而终。
 
而男子一旦不满意,却可以休妻,可以再娶,可以到处风花雪月而无人指责。
 
鲁迅没有休妻,却放着家里的妻子不管,一直在外面和许广平同居。
 
朱安虽然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但她的地位远远不如许广平,说到底就说一个可怜人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