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女学生公开同居20年,无视原配妻子,鲁迅真的是“重婚渣男”吗

 心灵牧场书馆 2022-12-03 发布于河南

“你们总说凡是鲁迅的遗物,都要妥善保存,要仔细守好,那我也是鲁迅遗物啊,你们怎么不保存我啊!?”

1944年,受许广平委托,唐弢和刘哲民前往北京鲁迅老家,劝说欲出售鲁迅遗物以弥补生活窘迫的朱安时,向来懦弱老实的朱安终于爆发喊道。

朱安,鲁迅先生的合法原配妻子,在先生逝世后却没有继承一分一厘的遗产,因为丈夫所有的财产,都给了情妇许广平及其私生子周海婴。

文章图片1

朱安与鲁迅先生

错轨谎言

1906年6月,当时正在日本仙台留学求医的青年鲁迅,忽然接到家中急电, 电上称母亲病重或将命不久矣,让他速速回家见最后一面,先生顿时慌了,急忙赶回家中,刚一进门却见家中红烛喜帖张灯结彩。原来,病危一事是一场骗局,母亲把他骗回来,是为他安排娶妻的。

新娘,就是朱安。

文章图片2

左一:朱安

先生了解完事情原委后,觉得这简直荒诞至极,他身为一个拥有新思想的新文化人,怎么能够容忍封建思想的包办婚姻落到自己身上?他极力反对反抗着,然不幸的是,他的对立面从来都不是什么旧封建,而是自己敬重的母亲。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在母亲以死相逼下,先生妥协了,并且妥协的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婚礼时,鲁迅没有半点反抗,他戴上假辫子(因留学日本后他已剪去辫子),带上了红缨大帽,像提线木偶一样,按照旧社会的仪式,在新台门的神堂上,与朱安双双拜了堂,随后任由人扶着,去了新房。表面上看他是自愿的,实际上含着莫大的委屈。

文章图片3

朱安

新婚一整夜,鲁迅彻夜翻书未就寝,第二天晚上就搬去了书房住。婚后第四天,便抛下新婚妻子再次奔赴日本求学。

关于这桩婚事的其他内情,鲁迅同族有一位叔叔叫周冠五,写过一篇《我的杂忆》:「鲁母知道我和鲁迅在通信,就叫我写信劝他,我写信后得到鲁迅回信。他说:『要襟合朱安姑娘也行,有两个条件,一要放足(朱安是缠足的),二要进学堂。』安姑娘思想很古板,回答脚已经放不大了,妇女读书不太好,进学堂更不愿意。

文章图片4

右一:朱安

鲁迅曾自嘲道:“不是我娶新娘,而是老太太娶媳妇”。而这段无爱的包办婚姻,先生的一句:“这是母亲给我的礼物,我只能好好供应她,爱情是我所不知的” 已经可以窥见其结果。

朱安

和鲁迅先生一样,朱安也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做过县令一类的官,后转而经商。

但没有先生那样幸运,朱安的家庭非常守旧,完全是按照一个旧式女子的三纲五常规范,去培养朱安的——如果还能用「培养」两个字的话。

文章图片5

周母与朱安

据朱安自己的回忆,小时候缠足,她疼得大哭,但母亲告诉她:「好人家的女儿都是要缠足的!」等到要读书的年纪,父亲又告诉她:「女子无才便是德,好好的女孩子,读什么书,那些诗词唱曲的,没的把心念野了。」

所以,朱安没有上过一天学,识字也不多,她所需要做的,就是乖乖地学些女红、烹饪等持家的活计,做大家眼里的「好人家的女子」。

文章图片6

朱安

很快,朱安就到了适婚年纪。

朱安的和顺恭谨贤良是出了名的,于是周家老太太就将她定为自家的大儿媳。

周家虽然家道中落,但在当时也算是体面人家,所以朱家也是同意的。在整个定亲过程中,两家人征询了不少人的意见,但唯独没有问过未来的新郎和新娘的意见——他们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文章图片7

鲁迅先生

婚后朱安清楚的知道了,大先生娶自己,一是为尽孝道,二是不忍让自己为难,在当时的绍兴,被退婚的女人,一辈子都是要受耻辱的,所以他便自己为难自己了。

她有着传统的身份特征,更守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女子以夫为天,朱安喜欢自己的丈夫。

“既然大先生一直在外,那我就一如传统的绍兴太太一般为他操持家务,奉养着母亲吧” 朱安这么想到。

鲁迅回国后,他们在一起,倒曾生活过一段时间,但那依旧是分居。鲁迅甚至将衣物分开两处放,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和朱安见面。

文章图片8

左一:鲁迅先生

那年,鲁迅兄弟反目,鲁迅搬出大宅去往北京,问她是回娘家,还是继续跟他,话里意思是想结束,但朱安毫不犹豫地说:我跟你。

两个人一天只有三两句日常,就连东西都要分开放,就像沾上都是罪一样。但朱安依旧爱着丈夫,照顾婆婆,做家务,洗衣做饭,忠诚、贤惠。

外人问起两夫妻的相处,她经常开怀说,大先生对我很好。可见是非常满足这样的生活。

文章图片9

左一:朱安

鲁迅除了做丈夫的义务,大概对朱安也真的很好,至少尊重是有的。他买东西,总是先给母亲,再给朱安,最后才是自己。

许广平进入鲁迅的生活之前,朱安就和鲁迅这么做了20年【名存实亡】的夫妻。原以为两人一辈子就会这么过了,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恪尽职守的丈夫后来竟会与自己的女学生公开同居。

文章图片10

许广平与鲁迅先生

师生恋

1923年秋天,鲁迅应好友许寿裳之邀,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课。虽然身材高大的许广平经常坐在第一排听课,不过当时鲁迅对这位其貌不扬的女学生并没有留下太多印象。

可许广平却对这位老师印象深刻:

“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来了,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的竖立著,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

文章图片11

许广平不仅每次上课都坐第一排,更时不时大胆率直提问,久而久之,鲁迅也对这个高大的女子印象颇为深刻。许广平对鲁迅崇拜又朦胧的爱恋情愫,就在这课堂上缓缓滋生起来。后来因为一次学潮运动,两人互通书信,这对师生之间的情谊转变就从此开始。

1925 年端午节,鲁迅请许广平等几位女师大学生及俞芬、俞芳姐妹来家中吃饭。席间酒酣畅谈之际,鲁迅举止也变得轻松自如,「以拳击『某籍』小姐两名拳骨」,又「案小鬼(许广平)之头」——精神之愉悦,渐渐带来肢体之放松。

文章图片12

先生青春萌动,小女子们还以为他醉了,纷纷出逃。

次日许广平写信于他,诚惶诚恐。

鲁迅收到许广平的信,遂写了回信,前半赫然是一篇「训词」,反复申辩:

「又总之,端午这一天,我并没有醉,也未尝『想』打人;至于『哭泣』,乃是小姐们的专门学问,更与我不相干。特此训谕知之!」

文章图片13

许广平

可见,两人关系已经相当深厚,一边惶恐分辩,一边又似玩笑地打击着对方。许广平的热情不必说,鲁迅也被这青春气息所感染,如回少年,天真的孩子似的认真起来。如果这种「认真」持续下去,不久就会有情人终成眷属,与常有恋情无差。

文章图片14

许广平

但鲁迅先生有太多顾虑,他是个已经结了婚的人,年岁也四十有余了,身材矮小,还有患病,形容实在不能和许广平的年轻相配,他多次拒绝,多次阐述自己不配她的理由,由此自卑问出:“为什么还要爱呢?”

“先生,你会真的不懂得爱情吗?你真要为这旧世界牺牲掉全部的生命吗?”

“不,是我不敢,我自己明白各种缺点,生怕辱没了你。”

“可是神未必这样想。”

最终,面对爱情,鲁迅还是战败了。

“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绝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样的人了,我可以爱。”

文章图片15

鲁迅先生与许广平

1925年10月,鲁迅放下了所有包袱,告诉许广平,也是告诉自己──“我可以爱”。27 岁的许广平和 44 岁的鲁迅终于走到了一起。

两人迅速进入热恋期,并于1927年在上海开始了【有实无名】的同居生活,像一对传统夫妻那样,许广平照料着鲁迅的生活起居,也为他整理工作上的琐事,而鲁迅只需要专心写文章养家就好,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着。如果鲁迅想要的爱情最终只是家庭妇女与工作丈夫的形式,那么朱安又会差在哪?

文章图片16

鲁迅先生与许广平

那场包办婚姻并没有随着鲁许的同居而结束,鲁迅依旧每月养着朱安,按时给她打生活费,而朱安也就一直在家里继续为他操持着家务,奉养着婆婆。这么看来,朱安倒不像是原配夫人,而是鲁迅花钱请来的管家保姆般。

残骸

1934年鲁迅于上海逝世,身边只有许广平守着,他向许广平交代了身后事,对她表达了未能携手白头的遗憾,更为了弥补她多年来无名无分的跟着他,为他生儿育女的尴尬处境,将自己的遗产都交由许广平全权处理,说了许多,独独没有涉及朱安。

文章图片17

后来鲁迅的身葬式在上海隆重举行,朱安却没有去。她要照料因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伤心欲绝的婆婆,更顾及自己【鲁迅夫人】的身份,恐怕引起社会宣波,让先生走的不安生。

第二天,北京西三条就设立了灵堂。往日冷清的西三条骤然热闹起来,送花篮、送挽联,鞠躬、慰问的,络绎不绝,当然免不了敏感的记者们,也免不了在报纸上对西三条的女人们描述一番。可以说,朱安至丈夫下葬都未能见到他最后一面。

文章图片18

遗梦

许广平怀孕之初,朱安当然也曾非常绝望,这是人之常情,但后来也就接受、释然。

朱安后来对许广平也很好,她不嫉妒,那时候她只有一句悲凉:大先生连话也很少跟我说,哪里会有孩子啊。

她甚至还爱起了海婴(鲁迅与许广平的儿子),说:大先生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不会让我做孤魂野鬼。

文章图片19

鲁迅与许广平及其儿子周海婴

她是那么善良忍耐有爱。

朱安与婆婆一起生活了13年,鲁迅先生去世后,她们的生活主要由许广平、周作人等供养,后来婆婆去世,许广平也继续给她寄钱。

周作人那时偶尔也会寄,但朱安不肯要。因为大先生跟他不好。

她也因为骨气。

文章图片20

当年,很多人知道鲁迅发妻生活困难后,曾主动捐款相助,但她一一拒绝,唯恐折辱了先生身后的清名,许广平还曾专门写信表扬了她这一做法。

她在最苦的时候,也拒绝出售鲁迅遗作。

1941年9月30日,朱安与许广平最后一次通信,从此断了联系。

文章图片21

许广平与儿子周海婴

客观原因是,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宪兵的抓捕对象没有漏过鲁迅家属,许广平被关押76天,之后,惊魂未定、东躲西藏、贫病交加的许广平自然无暇顾及北京西三条的生活。但之后直到婆婆去世,知道朱安独自生活,许广平也没出现,不能说,断了联系,也有她的主观因素。

婆婆于1943年4月22日去世,至此朱安的生活更加拮据窘迫。她后来放出假消息称要出售鲁迅遗作,与许广平打的那场著名纷争,其实是一种无奈,一种不满,一种策略。

售卖藏书的消息令许广平大为震惊,她十万火急写信阻止朱安。

文章图片22

她解释过去为什么“消失”:自己生了一场大病,后来汇兑不便,熟托的朋友不在北京,才会一时断了接济。她也时时向周建人打探她的消息,设法给她汇款,可“也做不到”——也许吧,炮火连天下,什么事儿都有可能。

她许诺朱安:“我还比较年轻,可以多挨些苦。我愿意自己更苦些,尽可能办到的照顾你……你一个月最省要多少钱才能维持呢?”

她继续叫苦:“你只自己,我们是二人;你住的是自己的房子,我们要租赁;你旁边有作人二叔,他有地位,有财力,也比我们旁建人三叔清贫自顾不暇好得多。”

文章图片23

许广平

而另一方面,许广平企图通过人情去劝解朱安。

鲁迅生前的几位朋友到西三条和朱安说道的时候,她第一次有了悲愤,说了一句令众人动容的话:

“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文章图片24

朱安

后来朱安得知许广平断联的原因,又立刻为许广平担心,还急着问她及海婴,现在怎么样了。

从此,鲁迅一北一南两个家,在经历了种种矛盾、误会、不满、暗争之后,重新又续上了联系。

朱安是善良、心宽,对人无敌意,总能记着别人的好的,跟许广平其实感情很也深。

文章图片25

鲁迅许广平与周海婴

她去世之前,除了想许广平和海婴,挂念他们,就只剩下一个心愿:要求葬在鲁迅身边。但这也是许广平所不能接受的,最终,她被安葬在婆婆身旁,也算是生前死后都相依为命了。

朱安的遭遇和性情,足以令人心酸飙泪,那么回到先前那个问题:如果鲁迅想要的爱情最终只是家庭妇女与工作丈夫的形式,那么朱安又会差在哪?

文章图片26

朱安

朱安不差,鲁迅先生也不觉得她差。

先生不爱朱安,娶她是为母亲以死相逼。但也没与朱安离婚,一直带着她,养着她。

在旧时代,这是道德楷模;在新时代,这是爱情楷模。

如果鲁迅想采取离婚的话,既简易,又合法,但在那个时代,朱安几乎只有死路一条。

文章图片27

鲁迅与许广平及儿子

但对于鲁迅来说,最考验人的是,不爱她。如果给她点虚假爱意,哪怕让她生个孩子,是不是会让朱安一生过得幸福一些呢?

真爱与他人幸福之间在这里确实存在两难,毕竟每人的幸福感是不一样的,不能以鲁迅的真爱幸福感来定义朱安的假爱幸福感,但这反之也成立,即鲁迅给了朱安的假爱幸福感,那么鲁迅反瞒的人生底线就会崩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鲁迅是把朱安视为平等的人。

文章图片28

问题在于朱安难堪“平等的人”:无力追求相互的真爱,也无力在那样的时代独活,更无力改变自己。鲁迅于是养着她。

在两难中,鲁迅和朱安都承受了各自的煎熬,承受着包办婚姻在恋爱自由时代的煎熬。

鲁迅坚持将婚姻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也不同于今天海誓山盟结婚之后因自己变心而高谈爱情是婚姻基础的人。

文章图片29

这场封建思想下的婚姻,朱安也好,鲁迅先生也好,许广平也好,都不是完美的,但都是尽善尽美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