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她用前世的悲凉换取今生一丝的温柔--有感于《朱安传》

 智能人做超人 2019-11-13

     朱安是鲁迅先生的原配夫人。提到鲁迅,大都知道许广平女士,却并不知道朱安的存在。朱安在鲁迅先生走后曾对来探访的记者说:“我也是鲁迅先生的遗物,请你们把我也带走,好好保存吧!”这是她一生唯一的一次申诉和呐喊!这一句呐喊也诉说尽了她一生的压抑!一生的辛酸!一生的悲苦!

      朱安与鲁迅本是绍兴同乡。祖上曾做到知县大小的官职。她虽识字不多,但懂得礼仪,性格温和厚道。从小被教养成一个符合传统要求的典型女子:三从四德,温良贤淑。父母待她如掌上明珠,取名朱安,本意是希望她一生平安,恬淡顺遂,然而她的一生却并不平安。

       “一双小脚三升泪”!在鲁迅先生逝后,她却成了一件无人珍惜的遗物,像一节白蜡烛,任由它凄然地在北京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小院内燃尽!

      朱安在十九岁时与鲁迅经父母媒妁之言定下终身。1906年鲁迅母亲鲁瑞装病才将鲁迅从日本骗回绍兴与朱安成家,此时朱安已前后苦等七年才被娶进周家。时年鲁迅25岁,朱安28岁。然而新婚第二天鲁迅就与她分榻而居。婚后第四天鲁迅跟二弟周作人离开绍兴复前往日本,离开了母亲强加给他的新婚妻子。

      鲁迅曾对友人说“那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朱安在周家照顾婆婆三十七年任劳任怨,管理家中大小事务尽心尽力。她就是一个“管家”,管先生的起床叫早、膳食、洗衣、物料支配。她的角色,不是鲁迅夫人,更像是周家的“管家婆”。

      朱安的一生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无爱婚姻而酿成的悲剧。旧式的伦理观念和婚姻制度使她和鲁迅受到了双重的伤害。一个是没有爱的悲哀!一个是无所可爱的悲哀!朱安是一个旧时代的悲剧人物,偏偏她又嫁到了一个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鲁迅的家里。

      朱安与鲁迅,前者是旧时代的人,后者是新时代的人,两个世界的人生注定了格格不入。我为朱安感到悲凉,但同时又为她的毅力所感动。她是爱鲁迅的!纵然是用尽一生得不到他的爱,她却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深沉地默默地爱着鲁迅!哪怕朱安临终前也还念念不忘“希望死后葬到大先生身旁”! 生想作他的人,死想作他的鬼!一生一世地心系鲁迅,守了41年的活寡!难以想象这么漫长的一生她是如何熬过来的!

      朱安对于鲁迅的爱也是固执地,她始终不懂得去改变自己,去争取幸福,只是一味地等待。鲁迅曾经在出国前,要求朱安放小脚,学会识字。在日本留学期间给母亲写信也不忘记提起让朱安学知识的话。然而共七年时间,朱安还是以前的那个守旧的朱安!

      朱安虽守旧但她并不迂腐。相反,她异常清醒,对于自己的处境,对于生活和时代强加给她的一切,她无力反抗,也只能默默承受。

      朱安去世前一日还对接受探访的记者说: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从无争吵,我们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许先生(许广平)也待我极好,懂得我的想法,她的确是个好人!”

      就是这么一个善良地女人,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在她卑微而悲苦地一生,作为鲁迅的原配夫人,在鲁迅死后,任凭穷困逼迫也始终没有忍心卖掉先生的任何遗物。

      长情的往往是女人,因为鲁迅后来有了许广平。

      世界是喧嚣的,也是寂寞的。在喧嚣的世界里,始终活跃着一些改天换地,扭转乾坤的英雄人物;但在寂寞的世界里也不缺少一些默默无闻的如蝼蚁般的小人物。

      许广平曾在后来公开表示过,她之所以能跟鲁迅先生走到一起,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反抗旧伦理的思想基础,向共同命运争斗的决心,一心一意朝着爱的方向奔驶。

      然而於朱安,她只能把自己比成墙角那个小小的蜗牛,虽然也想全力慢慢往上爬,然而终其一生的力量,仍旧无法接近鲁迅先生心灵的殿堂。特别是在鲁迅与许广平志同道合,成就革命婚姻离开北京到上海同居生活的后期时光。

      鲁迅兄弟三人,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都是新中国响当当的人物。然于朱安,作为鲁迅先生名誉上的原配夫人,在她存活的岁月中,一大半的光阴是用来照料和尽孝他们的母亲鲁瑞老夫人。

      兄弟三人在不同领域走出了各自不同的道路,不得不说这里面也有朱安的一份功劳。正是因为朱安任劳任怨地照料他们的生母,才得于完完全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周家三兄弟能全力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当中。朱安在婆婆去世后第四年,经历种种饥饿困苦和疾病折麿,终于1947年6月29日离开了人世间,孤独地长眠在北京西直门外的保福寺处,终年69岁。

      朱安的人生悲剧究竟是谁之罪过?鲁迅先生残忍的“婚姻冷暴力”?鲁瑞老夫人的极力包办?也许是,但也许全都不是,深挖下去终归还是封建社会旧伦理观念和错误的家族制度使然。

      鲁迅对其母亲盲目的孝顺和遵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旧的婚姻制度,旧的婚姻观念让朱安仍然守着这个残破的婚姻。这些最终剥夺了朱安一生的幸福,让她在无爱的婚姻里百般煎熬,最后凄然离世!

      我依然为朱安感到悲凉,纵然这个结局过错不在当时的每一个人,而在于那个旧时代。但在我心里还是心疼朱安:作为一个女人,她真的很可怜,一生坚持!一生守候!一生等待!然而一生悲凉,痴情一世终无所得!哪怕熬到1936年鲁迅去世,也没能给朱安留下有个自己孩子的希望!

      再想《粱祝》主人公山伯与英台,同窗相伴读书三载,纵是情深似海,心领神会,有勇敢相爱的痴心,却也难逃旧时代儒家思想、封建礼教、世俗眼光的束缚,最终楼台一会,化蝶双飞!成为东方世界里凄婉的爱情绝唱!

      合上书本,心情沉重!唏嘘、感慨之余不由得对朱安的悲苦命运表示深深地同情!对比朱安,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真的比朱安幸运太多!当代爱情以两情相悦、三观相合、婚姻自由为基础。婚姻制度两性关系平等,主体意识独立,夫妻双方婚姻生活主张权利自由。就算有些错误的婚姻走到尽头也终会有获得幸福和自由,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朱安如果知道社会进步到今天,一定会后悔自己过早地出生在那个不堪的时代,成为历史婚姻制度的殉葬品罢。

      不由得深深地幸庆现在的我们,男男女女都生活在新时代,能够自由选择,两情相悦地共同生活,多好啊!此时在心里默默地希望:但愿可怜的朱安能用她前世一辈子的悲凉换取今生一丝的温柔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