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课议课|怎样把观课议课变成研究

 成都大学陈大伟 2022-11-09 发布于四川
      前几天,一位担任教研组长的朋友问:“我们准备做一个整本书阅读的分享。我和备课组长要去观课议课,我们从什么点去观察好一些?”
      我的回应是:“除了你和备课组长去,你还可以把想研究整本书阅读的老师叫去,可以考虑把想做整本书阅读的老师组成一个团队。团队成员可以想一想'做整本书阅读,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哪些问题不好处理?’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授课老师是怎么处理的?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处理?有哪些东西可以学习?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观察以后一起讨论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要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难?你不是去评价一节课,而是带着要研究整本书阅读这么一个目的去观察去分析,同时一定要看一看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解,他们的困难是什么,需要的帮助和支持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它变成研究。”
      和这位老师的沟通的观课议课方式行动研究的特点,其基本结构可以看看“探索和实践有效的合作研修”(可链接阅读)。

       把观课议课变成研究要遵循研究的基本要求。我体会,核心一是在于问题指向性,要针对问题,问题可以来源于观课前的协商和讨论(如上例),也可以来源于从课堂现象和课堂事实的发现;问题不是缺点和不足,而是困难、启示和疑惑。二是要有研究性,研究是关系发现,要发现教学行为背后的依据、观念和思维,发现教学行为带来的效果和可能的影响,同时还要发现其它的教学可能性和选择性。三是要追求和回答问题的解决效果,也就是观课议课过程要追求建构,观课议课活动结束要形成建构。比较而言,观课议课更为关注针对问题的实践策略。
      我所理解的教学策略是基于一定理论和理念、针对某一问题的可供选择的方法体系。实践策略要用理论的关照,其中的相关方法要有一定的理性审视,要说得出一定的道理来;实践策略同时又要有一定的操作性,要能为具体的行为提供导向和指引;还有实践策略是解决实践问题的,是针对某一问题和某一情境的,实践策略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实践策略可以来源于具体做法、方法的提炼和抽象,也可以来源于某种理论的实践推演与尝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