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与甲骨、简牍同等的中国古文字遗存,竟然还是中国最早的“名牌”标志?

 紫霞照我 2022-11-30 发布于陕西

正面凹凸地印上“橘监”二字,侧面和背后清晰可见竹篾编织的纹路——这样一个貌不惊人的土疙瘩,竟然和甲骨、简牍一样是中国重要的古文字遗存,甚至还是最早的“名牌”标志?

据了解,这种被称为“封泥”的文物,的确是研究古代政治、军事、疆域、官制、古文字及印学的考察对象。即日起至12月14日,上海博物馆在一楼大堂推出“芥子须弥——上海博物馆藏封泥展”,遴选20件馆藏封泥向公众展示。

不少年轻人对电影《哈利·波特》中魔法学校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有印象:泛黄的信封封口时,先舀一小勺加热后的红色液体滴在信封开口处,用印章敲出图案,冷却凝固后既能封好信封,也能体现来历——与西方这种火漆用法相似,封泥便是与这种手法相似的中国式封印标记,有研究认为封泥远比火漆出现得更早。

文章图片1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竹笥,中间绳索交汇处为封泥

中国古代在简牍和物品传递过程中,为防经手人私拆,“发件人”会在包裹捆扎的绳上糊上一个泥团,再在泥上钤盖玺印。一旦拆开封泥难以复原,以此杜绝私拆,印的形状文字也能表明来源等信息。

此次展览上一方秦代“即墨太守”封泥,正面显得平整圆滑,印着“即墨太守”四字,背部凹陷,有两道即将交叉的痕迹,是封印时背面两道绑绳陷入泥中所留下的痕迹。此外,背面平整处能看到明显的木纹,以及附加的一枚头部削尖的“楬”。楬上一般有去向等简要信息。从这枚封泥上,观众可以看出《周礼》上提到的“楬而玺之”的封存方式。

文章图片2

“即墨太守”封泥

从展出的封泥来看,早期封泥大多是随形,后期形状则越来越规范。据介绍,早期封泥大多直接将泥团附着在捆绑的绳草之上,为了使泥块不易脱落,逐渐出现了更为讲究的“封泥匣”,泥块附着其间不易脱落。此次展示的秦代“橘监”封泥,不仅形状浑圆饱满,封泥文字外和侧面有交错的编织蔑痕,据考证曾被一个竹篾编织的“封泥匣”所固定。

据悉,“橘监”封泥是用于贡橘供奉、运输时加盖的印记,一方面表示验收,另一方面则为防止运输过程中私拆——这也成为物品来源和品质的证明方式。据了解,汉代一些商人在贸易过程中,也会对货物采用封泥方式,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原装正品”的认证方式,隐约有了“品牌”意识。

文章图片3

“橘监”封泥侧面的编织蔑痕

在研究者看来,封泥与甲骨、简牍同为近代发现的中国古文字遗存。据悉,封泥从两千多年前就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直至南北朝后期,封检方式才在纸张的普遍使用下被取代。“封泥承载并完整传达着古玺印印文中的各类信息,是近代以来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指向。”据研究者介绍,作为官署、官吏执政凭信或职权象征,古玺印与历代官制、印制、地理、文字沿革乃至朝代更迭、民族关系相联系;官印文字包含大量官名、地名等信息,与古籍文献相印证的同时又能为其提供补阙正误的实物依据;它对于还原秦汉职官体系,特别是还原史籍中阙载的中低官阶名,作用尤为明显。不同时期的封泥文字还保存了不同时期的文字形态,对于书体演变和篆刻艺术的取法借鉴,也有着重要作用。“封泥作为一种文字遗存,有着独特的多重价值。”

文章图片4

西汉“永巷丞印”封泥,永巷为官署名,长官称令,副长官称丞。展览中带“令”“丞”“尉”等官职的封泥反映了当时的职官体系。

与在封泥上盖上文字与图案的玺印相比,封泥直到清代道光年间才进入金石家的视野,比人们发现和研究玺印大约晚了上千年。清代官员、书画金石鉴藏家吴荣光在《筠清馆金石文字》记载,最早的封泥是“蜀人掘山药”所得。而同在道光年间,关中地区“出方泥,上有印文,下有绳穿及竹版文,识者考之为封泥,前人所未曾见也。”

如今,中国发现的封泥数量已经远超玺印实物。经70年汇藏,上海博物馆藏封泥文物约1400件,时代序列齐全、品类形成系统、原始出土地域覆盖面广。这些收藏主要来自捐赠,近三十年来,上海博物馆以保护和抢救为目的,选择性地入藏了一些流散在境内外的封泥藏品。借助于这些丰富的馆藏和不断新出的玺印封泥实物,多年来上海博物馆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深耕追踪、拓展方向,使一个冷门学科研究跻身为上海博物馆的优势专业之一。在上海博物馆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孙慰祖主持编纂团队历经六年收集、编撰而成的15册《中国古代封泥全集》出版,收录图片约4.4万件、字数近400万。

“封泥小小的躯体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治国智慧与悠久历史,正是此次展示的名字由来。”据介绍,“芥子须弥”意为封泥之形虽微小如芥菜子,其中蕴涵的历史信息和民族智慧却大如须弥山,丰富异常。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