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开创近代中国11项“第一”家产二千万两白银 被称“一世之雄”

 limaocn 2022-11-30 发布于澳大利亚

公元1917年11月18日下午,一场声势浩大、耗资三十多万银元的丧礼轰动了整个上海滩,沿途街道上人潮如涌,争先围观。

他开创近代中国11项“第一”家产二千万两白银 被称“一世之雄”

据第二天上海《申报》等报刊载:当时的仪仗队、灵柩、送葬队伍约五华里之遥,仅送殡的马车暖轿肩舆便有百余辆。沿途街道上人潮如涌,水泄不通,对这场耗资三十多万银元气势恢宏的“大出葬”,众人争先围观。

清朝末年风云涌动,在封建与近代化交织的进程中能人辈出,丧礼的主人究竟是谁?当时坊间流传的一首打油诗,揭开了谜底:“丧仪绚烂满长街,古今中西一例排。经费宽筹三十万,破天荒是盛宣怀。”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朱浒:

在他去世之后,当时的统计,盛宣怀的家产加一块接近二千万两白银。盛宣怀的钱怎么来的?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点离奇。

他开创近代中国11项“第一”家产二千万两白银 被称“一世之雄”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生于江苏常州,据记载他曾三次参加乡试,却都名落孙山。1870年春天,他投身李鸿章淮军幕府,开始谋求仕途之路,按照史学界传统说法,盛宣怀初入幕府便深受李鸿章赏识,随之一同“由陕历晋,驰赴直隶”且对军务十分着意,可直接与当时的淮军名将“讨论兵谋”,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朱浒:

1870年12月到1871年8月,在这期间,盛宣怀没动静。在《李鸿章全集》里面,你找不到他的这个痕迹。李鸿章,对他也不是特别的满意。我们现在看材料判断,盛宣怀他根本就没有到(直隶),李鸿章接任直隶总督的时候,盛宣怀根本就不在他身边。

他开创近代中国11项“第一”家产二千万两白银 被称“一世之雄”

1871年夏秋直隶一带发生百年罕见水灾,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富庶的江浙一带进行民间“劝捐”,盛宣怀的父亲盛康积极响应,盛家一共捐出白银二万多两,棉衣一万多套。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袁为鹏:

我们知道,我们中国的,这个封建官场上面,一个普通的商人是不可以跟官员平起平坐,但是,通过积极赈灾的话,官员他就对你另眼相看了。

以赈灾为契机,二十八岁的盛宣怀初露锋芒,获加“二品顶戴”,开始得到李鸿章的赏识,并走上洋务之路。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外国资本的不断渗入,我国沿海一线以及长江内河的航运,几乎被外国轮船垄断。募集的大量棉衣赈粮,在北运直隶途中却遭遇重重困难。因政府运力不足,赈粮只好借助洋船运输,结果屡遭对方哄价刁难。在直隶赈灾之时,李鸿章便深感其苦。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朱浒:

被别人这个“卡脖子”,盛宣怀也很气愤。然后李鸿章跟盛宣怀在这个问题上有很一致的认识:我们要能有自己的轮船。所以,盛宣怀开始向李鸿章建议说,咱们是不是可以自己搞轮船公司。

盛宣怀致信李鸿章,所购赈米因“轮船多不肯装,搭运殊难”,建议筹办中国自己的轮船公司。由于在赈灾事务中表现突出,1872年,李鸿章让盛宣怀起草创设轮船招商局章程。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

他开创近代中国11项“第一”家产二千万两白银 被称“一世之雄”

在李鸿章对招商局的业务布局中,漕粮运输与招商是盛宣怀的主业。就在上任这一年的八月,盛宣怀只身赴鄂,获得了湘、赣两省漕运的承办权,为招商局招揽运漕三万石。入局之初,盛宣怀便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干。但仕途之路并没有如盛宣怀所愿一帆风顺…

轮船招商局内部勾心斗角,被边缘化的盛宣怀被委派到湖北办理矿务,期间虽然在轮船招商局并购旗昌事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因资金缺乏,湖北矿物失败几成定局,最终盛宣怀成为替罪羊,被革去了会办职务,洋务之路看似走到了尽头。

可是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再次挽救盛宣怀的又是一场赈灾。

持续达三四年之久的“丁戊奇荒”大爆发,大旱灾席卷直隶、山西、河南、陕西、山东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川北一带,造成上千万人死亡。情急之下,李鸿章又一次启用盛宣怀。盛宣怀在上海江南一带募集了大量资金善款,并北运直隶帮助赈灾救荒。他前后在灾区逗留了八个月,亲自带随行人员“挨户详查”,亲尝灾民食物……

认真负责、亲力亲为的盛宣怀再次给李鸿章留下了深刻印象。赈灾后的第二年(1879年)九月,李鸿章为盛宣怀争取到署理天津河间兵备道之职。这次赈灾成为盛宣怀命运转折的起点。同时,在这次河间赈灾中,盛宣怀结识了一大批江南士绅富商,为他今后的洋务之路积累了厚重的人脉班底。

他开创近代中国11项“第一”家产二千万两白银 被称“一世之雄”

因为成功赈灾,盛宣怀再次给李鸿章留下深刻印象,并开始商讨创办电报事宜。1880年10月,天津电报总局成立,盛宣怀出任首任总办。1881年12月24日,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干线——京沪线竣工,“天津电报总局”正式更名为“中国电报总局”。第二年,电报招商在上海顺利展开。1885年8月,他正式出任轮船招商局督办,十多年来的耿耿夙愿终于实现。

自此,盛宣怀在洋务之路上的命运才得以扭转,这一年,他虚岁四十二岁,他的个人财富亦与日俱增。

1895年6月,紫禁城的龙案之上,赫然摆放了一份弹劾盛宣怀的奏折。有人举报他在治理电报局期间,大肆行贿李鸿章并借机私吞巨额公款。其实,早在一年前,对于盛宣怀的弹劾已经接连不断了。

在此情形之下,清廷下令山东巡抚李秉衡彻查盛宣怀。而此时,李鸿章已是自身难保,再也无法庇护盛宣怀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袁为鹏:

李鸿章,当时已经很惨了,甲午战争以后,自身难保。有很多淮军将领,有的被参了,被参劾了,丢官了,丢脑袋的都有。

最终,盛宣怀如何成功脱身,创办中国人的第一家现代银行?如何“一手官印,一手算盘”,实现电报、轮船、矿利、铁路、银行皆运行于其股掌,成为四名汉族内阁成员到达了仕途巅峰?又因何最终做了大清王朝的终结者?

敬请收看本周的《凤凰大视野》

《惊涛骇浪—盛宣怀与他的时代》

他开创近代中国11项“第一”家产二千万两白银 被称“一世之雄”
他开创近代中国11项“第一”家产二千万两白银 被称“一世之雄”

编辑:yi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