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E:增值税税负率=毛利*税率/收入=毛利率*税率税率一定的情况下,毛利率越高,正常情况税负率也会越高。如果实际税务局在分析过程中,或者你自己在自查过程中,发现你的实际税负率和按照增值税税负率=毛利率*税率计算的理论税负率偏离过大,那你就要分析一下原因了,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而且通过这个差异分析,我们也可以判断你的增值税到底交的合理不合理?很多老板总觉得自己增值税交多了,会计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干着急,其实也沿着这个思路去分析解决。这种情况你就要看看,你是不是存在进项税不足的情况。进项税不足要么是上游供应商的身份影响,要么是自己所处行业的特点影响。上游供应商身份影响,比如上游供应商是小规模纳税人,它只能给你开具免税普通发票或者最多开具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按照13%测算的理论税负率自然会比你实际税负率要低,因为这个时候你进项税不足,实际税负偏高。正常情况下,如下图:13%的增值税税率下,批发商的理论税负率和实际税负率都是6.5%。但是假设批发商上游工厂是小规模纳税人,只能开3%的专票,那么这个时候,批发商的实际税负率就过高,偏离了理论税负率。原因就是批发商的上游供应商无法提供足额的进项税给批发商,导致批发商税负过高。 税负过高同时也造成了批发商利润降低,因为上游供应商价格不变情况下,进项税不足就推高了成本,自然利润就下滑。那么通过对批发商税负率的分析,我们就知道了,我们自己因为增值税无法取得足额进项税导致了利润受损,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这里的措施主要就是向上游要利润。比如,批发商可以要求上游供应商降价到103,这样就把吃掉我的利润还给了批发商。当然降价多少,这里还是需要综合考虑,毕竟市场和产品等其他因素也有影响。 所以,因为上游供应商原因,批发商这个环节税负率偏高是正常的,因为你只能取得低税率发票,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这个税负率的偏差发现问题,然后合理测算批发商这个环节的利润水平,看看利润水平是否因此受到影响,继而做出相应的价格调整。你企业本身是特殊行业,本身成本就无法取得进项税发票,比如你是技术服务类行业,成本以人工成本居多。正常情况下,6%增值税税率下,如图:B的实际税负和理论税负率是一样的,都是3%那么这种情况下,税负率就有了偏离,实际税负率比理论税负率就会高。分析原因,自然是大部分成本都是无法取得进项税票据的原因导致进项税不足。 其实分析后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税负率也是合理的,因为你成本没有进项税。但是因为如此,进项不足也倒过来影响了我们这个环节的利润,那么通过这种税负异常分析,我们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影响了企业利润,我们可以选择向下游要利润。税负率高找清楚了原因,关键还是看看税负率高是否导致自己利润减少,然后再做出相应的措施。这种情况,一般税务局会重点关注,这个时候你就得看看你短期内是否有特别的事项取得较多的进项税,比如短期购进了大量固定资产,短期集中采购了大量存货等因素,如果有这些原因,那么你的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实际上我们很多企业老板觉得自己交增值税交多了,但是作为财务人员,我们要给老板说清楚,解释清楚,首先我们就要冷静的分析一下。 我们要看这个交的增值税到底是否合理,是不是本身就符合你企业的情况,如果是合理的增值税税负,那没必要大惊小怪,合理解释就行了,不能说逼我不交税,做违法的事情。你交的多,但是税负率是合理范围的,理论税负率和实际税负率没有偏差,交的多就是因为你毛利高,那这个是就非常正常的。如果你交的多,税负率大大高于理论税负率,通过分析,发现本身该取得进项税没有取得,本身你这个行业没有太多进项税,那么你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一下增值税是否通过价格传导,影响了你的利润。如果并没有影响,你的价格已经考虑了这块进项的缺失,那也没必要处理了,增值税在你这个环节交的多是正常的。如果有影响,那么这种情况你确实可以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向上游或者下游谈判价格),否则就是真亏了。温馨提醒:二哥税税念为非官方平台,所有写作的文章仅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并非实际办税的标准,欢迎交流学习。1、2022年最新印花税申报文章汇总 2、2022年最新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文章汇总 3、2022年最新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申报文章汇总 4、2022年最新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文章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