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情 流水未尝不是账 有点忙的一天,从早上坐在办公桌前一直到午饭都没停过。不知道是宅太久,还是自己的状态在慢慢回归,工作起来的每一件事情都让我处在心流中。 下午跟果汁美妞儿聊得非常投机,说起朋友这个概念,她说感觉就像爬山,越往上走能容纳的人越少,如果还是熙熙攘攘,那说明你可能还在山脚下......随着年龄增长,朋友也越来越精简倒不是坏事,很认同。 早起读书--第378天 阅读书籍:《故事模型2.0》【美】乔纳·萨克斯著 阅读范围:P157--P180 开始品牌故事的英雄之旅 上一篇,我们讨论了赋权营销故事模型如何确认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确认了那么故事的架构以及要素就会围绕着这个展开。作者认为核心价值观可以基于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而故事的架构要素则依据约斯夫·坎贝尔的“英雄之旅”概念。 作者围绕着英雄之旅的理念,描述了品牌故事的构建。 1、将受众视为英雄 反差就是英雄之旅的开始,每个英雄在一开始都是最不可能成为英雄的人,比如电影《功夫》里的街头混混,《功夫熊猫》里的熊猫,《魔戒》里的霍比特人,就是这样的反差,让受众相信英雄是跟自己一样的凡人。值得注意的是,品牌里的英雄并不是那种会重进火场救人的消防人员,而是追求高层次价值观的普通人。就像疫情中很打动人的一句话:“哪有什么英雄,不过是平凡人挺身而出。” 2、承认英雄的能动性 拎清楚品牌在故事中的角色,品牌不是英雄,受众才是,那么就应该承认英雄的自由意志,给予英雄充分的能动性。 真正的英雄是被内心的感召加入历险的,而不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可以无视实现更高层次需求的驱动力,但这种力量永远不会消失。”这种驱动力量终会变成对英雄去表达自己、去维护自己信仰的原动力,召唤英雄踏上历险之旅。 3、导师才是品牌应该扮演的角色 在英雄之旅中,导师是为了让英雄从徘徊茫然的状态中走出来,踏上相应命运召唤的旅程。而在品牌故事中,品牌自己就是这个角色。没有导师,故事将很难实现。就像复联中,钢铁侠对于蜘蛛侠来说就是导师。 品牌作为”导师“应该是鲜活的、明确的存在,应该像一个人物一样有生命力,在故事的后续发展中,导师会帮助英雄去解决他的问题,同时也是在帮助营销保持连贯性。 4、品牌的礼物是什么? 就像亚瑟王的神剑、孙悟空的金箍棒,英雄会获得自己的法宝,有了这个法宝,英雄每向危险迈进一步,拥有的力量就强大一点。这就是导师送给英雄的礼物。 而在营销故事里,这个礼物可以是一个概念,也可以是一个画面。比如对于苹果而言,这个礼物就是充满美感的设计。虽然英雄拥有了能够解决问题的礼物,但不同于欠缺营销,礼物的决定权在英雄自己手上,即便拥有了礼物,还是要身体力行,亲自担当主角。 5、明确品牌福祉 既然英雄已经经历了历险,获得了能力和”宝藏“,那么在英雄的世界里,宝藏是应该要用来修复/拯救他原来的世界的。就像《魔戒》里阿拉贡兜兜转转一个大圈子,是为了拯救人类中土世界。 品牌故事要鼓励英雄去分享他获得的福祉。 6、阐明品牌的寓意。 英雄和自律的最后阶段至关重要,那就是阐明整个品牌的寓意(核心价值),这个阶段将英雄的高层次需求显现出来,让英雄的思想得以升华。 很多道理和生活智慧都会引起共鸣,如果寓意阐明不清晰,会让受众捕捉不到讲故事的人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至此,作者展示了如何将英雄之旅与自我超越驱动力相结合,制定出一个故事策略,谨记”有趣、真实、践行真实“的三大戒律,以受众会响应和分享的方式,来讲述人类本性和潜力的真相。 书看到这儿,忽然有种所有的路都没白走的感觉,之前读英雄之旅,看心理学......都对我去理解消化书中的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书籍让人可以多一个视角看世界,多一个纬度思考,与其惶惶终日,不如踏实读书啊~~ 以上,是今天的读书内容,希望能对你自我或品牌的梳理有所帮助。 欢迎留言一起讨论一起进步啊~~ ▼ 更多内容 ▼ 雅珺の小视界 微信号 : karbo_freda 微博:@雅珺的小视界 为了每一个小目标 持续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