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情: 办公室因为大桌子的“加入”有了熟悉的味道,妞蜜的女孩们说,果然是有了原来的配方,就有了原来的味道。 一直喜欢办公室里有大大的桌子,就是那种长度不少于2米,宽度不少于1米的大桌子。喜欢大桌子的背后其实是享受跟伙伴在大桌子上讨论、吃饭、喝茶、工作,共享同一个空间的亲密感。 办公室一点点整齐简单,心理的琐碎也一点点少。收纳整理断舍离确实有效果,接着换季,你们不妨也试试。 ![]() 早起读写403天 阅读书籍:《第五项修炼-实践篇》(上) 作者:彼得·圣吉 阿特·克莱纳 夏洛特·罗伯茨 里客·罗斯 布莱恩·史密斯 译者:张兴 等 阅读范围:P001-P017 鼓起好大的勇气开始读这套书,以前无数次拿起无数次放下......搬家又翻出来放在桌上,没打算读的,结果前几天任先生错以为我要读,很惊叹“你可以啊,读书有进步了,这可是我们大学MBA的必读书目,你读的话咱俩还能交流交流” 。。。。。。 这是貌似夸我,实则间接夸他自己吧。 讲真的,我是担心开始读这本书,原本就不多的读者就更少了.......因为你们会发现我读的很辛苦,进度骤然变慢。 因为这是《第五项修炼》的实践篇,我并没有读过理论篇,那意味着我要在读的过程不断地回去翻前面的理论。但读书不就是要去了解未知么?容易读,还读个什么劲儿呢?硬核girl计划的精神不就是把自己推出舒适区,咔咔就是干呗。 我的读书笔记目的就是逼自己梳理输入知识,看自己是不是糊弄事儿假装在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内容归纳好放在公众号,方便日后查阅。 如果有前辈或者行家,欢迎多多指正,向您学习~ 彼得·圣吉这老爷子还是很牛的,百度了一下,肃然起敬~ ![]() 彼得.圣吉1970年在斯坦福大学获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士学位,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取得社会系统模型塑造硕士学位,进而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师从系统动力学奠基人佛睿斯特教授,研究系统动力学整体动态搭配的管理理念。” 书上的标注是这样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之父”、“世界十大管理大师之一”“20上世纪对商业战略影响最大的24个伟大人物之一” 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组织? 作者给出的理由几乎是所有企业都无法反驳的,前面几个理由是众所周知的:卓越的表现,提高质量、为了顾客更好的体验、提高竞争力、时代需要。 后面几个理由是我觉得比较有趣的,为了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全情投入的工作团体,员工只有了解了行情和自己的工作任务才能为工作作出贡献,这就组织内的每一个人付出学习; 管理变革,帮助人们拥抱变革。学习型组织的成员知道如何应对即将出现的变化,并且知道如何创造出想要的变化。 为了追求真理。更加坦诚的去面对承认自己不了解,因为可以和成员一起去寻找答案。 因为我们看到彼此的相互依存性。换一种思维方式去理解人和人之间潜在的相互依存形态。因为想要有效的处理我们所面对的重大威胁,个人的改变远远不够。 威廉·奥布莱恩,汉诺瓦保险公司前任CEO,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组织学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关于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组织,他认为: 全球正在形成一股新的浪潮,每一个人都很难看清楚这个时代的潜力,想要让自己的公司在浪潮中站稳脚跟,这就像是在玩俄罗斯轮盘,最好要谦逊一点。 一个成功的公司,他建议至少要具备四个能力(不限于这四项,但这是基本): 第一,分散权利,让自律代替他律。 第二,理解系统的特征。很多很厉害的机构善于归纳总结的思维解决问题,但遇到运用系统和相互关系知识时,就束手无策。 第三,对话沟通。尤其是涉及有争议的问题时,两个针锋相对却都有价值的原则时,如何处理充满火药味儿的对话非常重要。 第四,自愿跟随。从如何控制到人们自愿跟随。 对于我而言,为什么要选择读这本书呢?个人认为并不是一个要创业的人或者企业管理者才需要去读,只要你身在这个大环境中,想要在未知的浪潮中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那么去了解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方法非常必要。 所以,挑战自己一下,看看读完后我会有什么改变? 要不要跟我一起 读难读的书,过简单的生活, 以上是我今日读书所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帮忙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在看哦~~~ ![]() ![]() 雅珺の小视界 微信号 : karbo_freda 百家号/今日头条/微博 :@雅珺的小视界 为了每一个小目标 持续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