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起读写418天| 组织质量崩坏的七个原因

 雅珺的小视界 2022-11-30 发布于海南






 早起读写412天 


每日心情:
终于完成了一个APP的基础知识内容交付,历时1个月,也算是把自己在化妆专业这么多年的内容做了个梳理。
莫名的有些丧和烦躁。翻了翻上个月的心情记录,发现也是到20几号心情会有些down。瞬间就释然了些,原来是到了情绪的周期起伏期。那就不勉强自己一定要表现的很积极,运动也调整为瑜伽,早上少写一会儿,做做冥想。对自己的情绪宽容一点,它也会善待你。





早起读书418天
阅读书籍:《第五项修炼-实践篇》(上下)
作者:彼得·圣吉
阿特·克莱纳  夏洛特·罗伯茨   
里客·罗斯   布莱恩·史密斯
译者:张兴 等
阅读范围:P176-P300

这本书的上册读完了。
其实上册的后半部分都是关于实践的方法,需要的是看书的人能够听话照做然后刻意练习。我现在还处在脑子看明白了,身体未必明白的阶段,想很多团队和组织也未必能够听话照做。
不用学习型组织建设方法能不能创建出一个高质量的组织?
当然可以,甚至无需任何修炼和学习都可以去改善一个组织的流程,前期是没有问题的。
但当组织从局部的流畅改善转向更本质的质量提高时,学习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整个组织的思考方式和互动方式都需要新的改变,学习在这个时候变成了缺失的环节。
想起之前听阿里前任HR总监的一个分享,她说企业文化对于很多还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小公司而言形同虚设,但当它发展壮大后,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想,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也是一个意思。尤其是在价值观和愿景方面,这两者会为改善组织质量提供更有意义的支撑。
本书总结了7个导致组织质量停滞不前的原因。

原因1:组织对质量问题缺乏清晰认同的心智模式
组织中后至少有5种主要的质量理念,每一种理念在管理层都有自己的市场,每一种理念背后都是一种心智模式,在引导经理人和高管们按照特定的方式工作。
这五种质量理念分别是:维持现状、质量控制、客户服务、改进流程、全面质量管理。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可能存在以上5种理念,而其中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相对于其他几种更能推动组织的变革。即“质量意味着转化我们思考和合作的方式,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及测量成功的方法。全员合作设计和运行一套增值系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运作。“
这种质量理念意味着组织的全面转化,从而影响成员的思考和互动方式,使组织从原有状态中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原因2:对组织的价值观和愿景缺乏共识。
如果没有愿景,员工就必须为新的质量关注寻找其他理由,从而找到一些短期的解释,以至于付出徒劳无功的努力。组织会分不清真正的目标和对于外界变化所作出的反应。
比如,会因为竞争对手开始了新的质量计划,自己立刻就做出相应的变化,那么你提高质量的努力将只能持续到满足外部需求的限度,整个过程就是被动的。也很容易引起员工的抵触心理。

原因3:驱动力是被动顺从而不是主动投入。
顺从这个词本身就是被动的,仅仅是听命形式。如果以此为组织的基础,管理层就需要不断不断地去鼓动、指挥员工参加到提高质量的行为中,员工缺乏主观能动性。
如果组织成员是主动投入,那么在做决定之前,他们会充分考虑。并且坚信他们的努力是跟自己息息相关的,坚信所做出的的努力是有回报的。
那么管理层就可以把原先用来指挥员工的精力用于创造一个更有质量的工作环境,更利于员工去工作。这也需要高层有奉献精神,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努力,即便一开始得不到回应,也不会很快放弃。

原因4:受阻于组织中的各种”壁垒“。
组织的运作本身就是各个部门的协同运作,一个部门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已经把改革进行到了极限,如果要进一步推动就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如果不配合,那么改革就会受阻。
通常遇到这种情况,很多组织都会采取临时应对措施,比如增派人手、增派对接联络员等等,但并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
根本性问题的解决是充分调研,然后重新设计系统。要设计客户与员工的互动系统,设计新的奖励机制,鼓励跨部门协作。

原因5:缺乏系统观念的盲动。
缺乏系统观念往往会发生在改革起步初期,个别部门会首先有明显进步,其他部门也会随之缩短改革周期,但实际上本质的问题并没有被解决,大家只是在“采摘容易够到的果子”。
这个时候,就需要拥有更高视野的领导发挥协调作用,用系统的思考工具是提升质量的工作持续发展。

原因6:高层缺乏转型领导力技能
多数高层领导了解的变革管理和领导技能只与定向的、清晰界定的变革有关,而不能适用于质量运动所要求的大规模组织转型的变革。因此,高层领导应该在多方面做好准备:
改变个人风格,你的出发点是来自于对工作的热爱、同事的尊重,以及对企业长盛不衰的期望。把对方看作是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的合作伙伴,团队的其他人也会感受到变化,从而转变自己的思维。
重新设定培训和团队训练的方向,哪些培训是真正对改变系统工作方式发挥作用的,从小处着手,听听员工在流程中的意见,从而依据洞察和理解来选择如何培训员工。
保证经常亲自参与,很多高管都会在参与了决策性工作后就授权给下一级主观,后期不再参与。但,没有有效的领导力,任何变革都注定是要失败的。员工总是会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领导最关心的工作上,你自己推出了,要不了多久,大家也会跟着停下来。
要有耐心。没有一蹴而就,但坚信运动是向好的方向前进的,对上要向董事会去争取更多的时间,对下要鼓励员工全力以赴。这样效果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作为高层领导,要学会两手抓,即日常应急措施和长远的系统变革并行,既不能停下正常工作去抓学习,也不能等到工作出现严重滞后了才想起要抓质量学习。

原因7:无法集中学习。
没有集体学习是无法持续提高的。公司里常常会出现一些妨碍学习实践的组织障碍,比如认知问题,大家通常会拒绝与模式或者期望不同的数据资料,回避问题;理解意义,如何培养从收集到的数据中获取知识?缺乏转化成有效行动的行为,把理解后的内容转化为真正有效的战略策略,如何获得支持这些策略的正确知识?

质量运动对挖掘组织潜力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能够自然引导人们关注整个系统,关注集体学习和行动,改善对系统的愿景。但很多组织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期望太高,行动太少。其实这跟我们日常做事情是一个道理,看到某件事带来的红利,瞬间鸡血沸腾,但一投入具体行动不到一个月就打回原型。人还是喜欢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待着,并且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毕竟生活中不缺借口啊。
硬着头皮读完,还是感觉这个时间花的很值得,继续加油啊,小冯同学。

以上是我今天读书所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帮忙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在看哦~~




早起读写407天| 定义你自己的学习型组织,看看你是不是“假装在学习”

早起读写412天|梳理【个人愿景】的练习

早起读写413天|嘿,你跟世界是什么关系?

早起读写410天|重塑组织中的“场”、角色和关系

早起读写404天|从平凡到伟大——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雅珺の小视界


微信号 : karbo_freda

百家号/今日头条/微博

:@雅珺的小视界

为了每一个小目标

持续行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