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了花、烤了蛋糕、做了午饭,尽量让自己像个好妈咪。 冒着雨散步,也并没有开心起来。 很想念爸爸,那种萦绕在脑子里,无时无刻,挥之不去的想念。 自己待着很烦躁,跟别人一起待在又嗨不起来。 嗯,小冯同学,这不过是又一个低谷期,跟沮丧的自己相处,明天也许就会好起来。 前面我们学习的几种简单的系统已经让我掉粉了,那接下来的内容,估计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 动态系统的行为变化,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并且会持续给人们“惊喜”。作者以她多年从事系统研究的经验,总结出了三个启示:
所以,为了不蠢得太严重,我们最好能保持多方面的均衡。很多地方是隐藏着系统障碍的,由于这些障碍,我们很可能会迷失在这个世界里。 我们所做的是需要把注意力从短期事物上移开,去关注长期的行为;去清晰地界定系统边界,“有限理性”;随时兼顾系统的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等特征,避免误读系统、不当干预或者错误设计。 任何系统都有着自己的表象,换个角度说,也可能是人们带着有自己解读的视角来看待它们。这种表象很容易让我们产生迷惑,看不清楚系统真实的状况。 这个世界太丰富多彩了,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件来充斥着我们的感官,引发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很难去把事情联系在一起去寻求内在的原因。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事件只是庞大事件里能被看见的小小一角,而且往往都不是最主要的。 系统的行为就是它的表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有可能增长、停滞、衰退、振荡、随机或进化。所以,如果我们对某个新闻感兴趣想要深入地去了解,那最好能把当前时间与历史背景联系起来,这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行为层面变化的趋势,而不是只停留在一个静态的事件层面。 系统思考者遇到一个问题时,第一时间是去寻找数据,了解系统的历史情况以及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因为,系统行为的长期趋势会帮助我们去理解潜在的系统结构,而系统结构又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系统会发生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 系统结构是各种存量、流量和反馈回路的相互关联与作用。结构决定了系统可能存在哪些行为。比如,增强回路会引发指数级增长。系统思考就是需要反复审视结构和行为,并且将两者联系起来,理解事件、行为以及结构之间的关系。 系统结构是行为的根源,牢记这一点很重要!系统行为体现为随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人们都太沉迷于系统产生出来的事件,很少关注系统行为的路径历史,更不善于从中发现潜在的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