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一吃冷就难受,比藿香正气散更好用的经方!

 德寿堂图书馆 2022-11-30 发布于黑龙江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青竹中医

154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文|闰土

源|青竹医社

 导读 

夏季胃肠型感冒,我们一般常用藿香正气散,但经方大家曹颖甫先生却独树一帜,采用桂枝汤治疗,细究其理,才知晓先生功底深厚,用思精巧,乃真正通晓经方之道!


Image

曹颖甫先生

笔者读曹颖甫先生的《经方实验录》,发现几则有意思的医案:

案一

曹颖甫先生治一名姓谢的先生,夏天在宴会上吃了大量西餐、冰激凌、汽水等,当天夜里下利十数次,腹痛,后重。暑气逼人,别人都汗流浃背,频频呼热,而这位谢先生却盖着厚被子仍觉得冷,曹先生诊其脉浮,根据《伤寒论》:“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以桂枝汤加味治疗而愈,处方:川桂枝钱半,大白芍钱半,炙甘草钱半,生姜二片,红枣四枚,六神曲三钱,谷麦芽炒各三钱,赤茯苓三钱。服后表解利稀,调理而愈。

案二

曹先生高徒姜佐景先生治其友人沈瘦鹤,在天气转热时,夜间进食冰激凌一客,又微微受风,第二天即出现头胀,恶风,汗出,头微冷,大便溏泄,又复发了心悸的旧病,脉稍有结代之意。处以:桂枝、白芍、炙草各钱半,生姜一片,红枣六枚,切。夜间服用后,第二天便诸症消失,唯有心悸未好,后以炙甘草汤调理痊愈。

案三

又治孙先生,夏日进食梅浆,开始出现下利,恶风,冷汗出,头胀,胸闷,骨酸,腿软,不欲食,呕吐,与上案沈先生类似,故处方与沈先生一样,桂枝汤主之,患者服后第二天便痊愈。

为什么不用藿香正气散?

Image

这三则医案的患者疾病类似,都是暑天饮冷受寒,出现恶寒发热、头痛等外感病症和下利、呕吐等胃肠症状并存的现象,这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夏季胃肠型感冒的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此病是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胃肠道的过敏反应,中医认为此病由外寒风寒、内伤湿滞引起。在现代中医临床中,治疗夏季胃肠型感冒,我们往往会选择藿香正气散来治疗,而曹、姜二位先生却选择桂枝汤来治疗,这是什么原因呢?

藿香正气散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组成是: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各二两,藿香三两,甘草二两半,生姜三片,大枣一枚。全方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从药物分析,本方化湿之药比解表药剂量重,应以化湿为主,兼以解表。源自《伤寒论》的桂枝汤常用于治疗伤寒表虚恶风自汗证,以温通为主,偏于解表散寒,化湿作用似乎不如藿香正气散强。三则医案的患者,除了外感寒症以外,以下利为表现的湿证也同时存在,为什么曹、姜二位先生不用藿香正气散,而用桂枝汤可以快速痊愈呢?

《伤寒论》曰:“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夏季胃肠型感冒有腹痛、下利等症状,属太阴虚寒里证,脉浮说明有表证存在,此处为何不用温中散寒的理中丸呢?因为理中丸以里证为主,此脉浮,应当表里同治。桂枝汤被誉为“仲景群方之冠”,其妙处诸多,此处就妙在表里同治,在表者,桂枝汤可以发汗解肌,调和营卫,治疗表虚中风之证;在里者,桂枝配甘草温养脾胃之阳,芍药配甘草和脾缓急止痛,姜枣温中健脾,调和营卫之气。桂枝汤之所以可以治疗胃肠型感冒,因其外散表之风寒,内温脾胃之阳,风寒得散,脾胃得温,则寒湿自去也。上面三则医案中的三位患者,均是表里同病,外有风寒侵袭,内伤寒湿伤脾,故用此方可迅速痊愈。

桂枝汤证治机理

Image

在《经方实验录》中,姜佐景云:“桂枝汤证之真际病理,曰:一言以蔽之,胃肠虚寒,血运不畅而已。”因病家胃肠虚寒,营卫之气不和于肌表,故易得表虚自汗之桂枝汤证。所以说,无论桂枝汤解表还是温里,其证治机理都是一致的——温脾胃之阳以振奋营卫之气。经方的神奇就在此,治病求本,从发病机理入手,并仅仅非头痛治头,脚痛医脚。

Image

江西名中医陈瑞春老先生认为桂枝汤治疗胃肠型感冒效果优于藿香正气散,桂枝汤有健运脾胃,振奋中焦,拨乱反正之妙。附陈老病案如下:

李XX, 男,32岁,干部。1982年7月9日就诊。病者盛夏之时,恣食生冷,凌晨顿觉腹痛、形寒,继之肠鸣泄泻、大便稀溏、诸身酸胀困倦、四肢清冷、肌肤凉润、脉缓而软、舌淡苔白润。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5克,木香10克,藿香10克,神曲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温服,嘱其药后啜热粥一小碗。果尔,一剂后,身暖如日浴,泻止大半,再剂其病如失。

结语

Image

曹颖甫作为著名的经方家,其遣方用药丝丝入扣,疗效卓著,以桂枝汤治疗胃肠型感冒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在以后的临床中,遇到外感风寒,内有寒湿之证,不妨以桂枝汤温养脾胃,调和营卫之气,再根据实际随证加减,相信会得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英栋. 桂枝汤治疗夏季胃肠型感冒[N]. 中国中医药报,2017-07-05(005)    

[2]伤寒实践论陈瑞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

转载文章,请联系客服(微信号:jasmine888820)进行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