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辨别8种体质,快来看看你的体质有什么特征吧 同样是喝杯冷饮,为什么有些人吃得很欢快,有些人一喝就拉肚子?同样是服药,为什么有些人药效很好,有些人却对药物过敏?其实,中医讲究辩证论证,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需不同的方法来调养。 —— 1、【气虚】 气是人体的动力,具有推动、固摄、防御、温煦、气化的作用。当人体气不足的时候,就会感觉神疲乏力、懒言、气短、出虚汗、易感冒。 2、【肝郁】 因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导致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出现性格消极、忧郁脆弱、胸肋或小腹胀痛为主要表现的体质。 3、【湿热】 湿热是湿气的一种,湿气郁久化热形成湿热,湿与热在体内长期并存形成湿热体质。 4、【痰湿】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不畅通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多由脾虚导致。痰一旦形成,可以流窜全身,可引起多种疾病。能听得见痰音、能吐出来的痰是有形之痰;看不见,滞留在脏腑、血液中的痰是无形之痰。“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病”。 5、【血瘀】 血瘀是体内的血液运行缓慢或是已经形成瘀堵。 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肝、脾、肺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所以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失调都会影响血液的运行,从而形成血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瘀易产生疼痛及肿瘤包块。 6、【血虚】 血虚是指血液亏损。包括西医的贫血(血液浓度不够、血液营养不足)和血液的总量不够(产后、外伤等失血过多 )。 7、【阴虚】 阴虚是指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的亏损,从而导致滋润、濡养、滋阳功能的减退,出现经常上火、口干等阴虚表现,久之形成阴虚体质。阴阳互根,阴损及阳,阴虚时间长,也会伤阳,导致阴阳两虚。 8、【阳虚】 阳虚是指人体阳气虚衰。阳气具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果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表现,久之形成阳虚体质。阴阳互根,阳损及阴,阳虚时间长,也会伤阴,导致阴阳两虚。 —— 我是中医胃肠王玉芬医生,现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公立三甲医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40年,有关于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向我留言。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