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惊!让爱因斯坦都认为“永动机”可实现的流体

 jackchina 2022-11-30 发布于天津
(图摘自网络)
本期的对象是“永动机”,书本上的永动机模型一般都是这样的
图片
(图摘自网络)
这样的
图片
(图摘自网络)
和这样的
图片
(图摘自网络)
然而本期要说的是流体永动机,并非以上形式。
图片
(图摘自网络)
首先看一个视频吧
注:视频中只有一杯水、一只被架起的玻璃小鸟和玻璃里面的蓝色液体,无任何外在驱动装置。
其实,这个玩具叫“饮水鸟”。在它面前放杯水,它就会俯下身去,把嘴浸入水中“喝”一口,然后直立起来;过一会儿又会俯下身去“喝”一口,然后再次直立起来。饮水鸟无电磁、无发条驱动,却能日日夜夜不停摇,十分神奇,曾被爱因斯坦惊呼为“永动机”!
哈哈,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实中永动机是不存在的,那这只“永动鸟”为什么能做出周而复始的饮水动作呢?
主要的玄机在于“饮水鸟”内的液体——乙醚,它是易挥发的液体,利用的是它汽化温度低的特性,即较高室温下易汽化,温度稍降低又易液化。
实现过程如图:
图片
(小编画图不易,看官点个赞或关注一波吧。。)
细分为以下六个过程:
1、较高室温下,尾腔乙醚吸热汽化尾腔气压P1增大;
2、头布水蒸发,头腔受冷,头腔乙醚饱和蒸汽液化头腔气压P2降低;
此时,小鸟重心在靠近尾腔一侧,即支点左侧
3、P1增大、P2减小尾腔(高压P1)乙醚通过细管被压入头腔(低压P2);
4、头部液体乙醚增多小鸟重心逐渐越过支点A头部前倾小鸟喝水(头布打湿);
在此过程中,小鸟重心不断向头部移动
5、尾腔细管端部露出液面头腔液体回流到尾腔重心回位,小鸟直立;
此过程,小鸟又回到初始的直立状态
6、循环1-5步,重复整个动作。
--------------------------------------------------------
由此,分析出饮水鸟“永动”的关键因素:
1、玻璃体内部的低沸点液体蒸发-冷凝的过程驱动两端配重的变化
2、头布上的水蒸发打破直立的平衡状态,促使循环往复运动
因此,饮水鸟的往复运动还是依赖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并不是“永动机”。不过,在知道其中的道理后,应该感觉很因吹斯听吧。
不仅如此,由于饮水鸟的运动依赖于室温(尾腔液体汽化)和环境湿度(头布水蒸发),因此还可以用来大致预报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不愧是爱因斯坦钦点的神器啊!
OK,流体讲完了,下面是惊险刺激的段子时间!!
(图摘自网络)
既然爱因斯坦大神坐镇本文,话不多说,直接上他的段子。(以下所有图均摘自网络[1])
平时我们见到的爱因斯坦这张伸舌头的照片是真图!
照片来源:
1951年3月,爱因斯坦整整72岁。这一天,刚过完生日庆典,天已经很晚了,爱因斯坦也很疲倦,他坐上车准备回家。可是,好事的摄影师却不依不挠,抓住他不放,非要多怕几张照片。
爱因斯坦烦不胜烦,任由他怎样推脱,怎样拒绝,甚至咆哮,都没有用。最后,老人家很无奈的做了这个表情,人神共震。如获至宝的摄影师终于放过了他。。
然而,故事并没完。。。。
脑洞大开的网友根据上图,就做出了下图
瞬间感觉这位老头好可怜。。。哈哈哈哈哈哈
还有,
原子弹爆炸前骑自行车的老司机~~~其实那才是p的!
原图如下:
再来两张老司机的销魂图~~~~~
注意老头穿的鞋。。是的,没看错,就是现在的女式凉鞋,然而并没有p过。
THE END
来源于神奇的流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