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鸦与狼合同共赢的故事/刘胜祥/奇闻异事求解392/2022-12-01

 资源与环境保护 2022-12-01 发布于湖北

       在疫情封禁期间,每天晚上和孙子嘟嘟看中央9频道动植物内容已经成为饭后必做的事。由于狼在孩子的心中,是一个坏的形象,从小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大灰狼是如何如何坏,影响了孩子们的判断。这几天,电视上是讲一只狼因未得得头狼的允许,先上“桌”,动了“筷子”,被头狼赶出了狼群。这只狼孤单走天下,几乎走了大半个欧洲,大约走了1000多公里,最后到了阿尔卑斯山。由于没有狼群的帮助,单只狼捕获食物非常困难,经常挨饿最后在乌鸦的帮助下,比较容易地找到了食物。最后,乌鸦与狼构建了一种共生同盟的关系,乌鸦侦察食物来源,狼去捕获,然后两者共同分享食物。由于拍摄人通过动物之间的活动与配音,把乌鸦与狼这两种非常聪明的动物之间的合作活动表现得即使是不到6岁的孩子都很容易理解。

        孙子嘟嘟在看这个节目时,提了一些问题,我一时无法回答:狼听得懂乌鸦的叫声吗?狼为什么不吃乌鸦呢?的确,鸟语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可以通过鸟的叫声去判断它是何种鸟。中国古代采用谐音拟声法,如把家燕的鸣叫声记为"不吃你米,不吃你粞",把白头鹎的鸣叫声记为"九斤八两",把四声杜鹃的鸣叫声记为"割麦插禾"。那么狼是如何听懂乌鸦的叫声所表达的含义呢?估计只有狼自己才明白其中的秘密!

          现在,动物的智力我们常常与人类进行比较。通过观看乌鸦与狼共同捕食活动,我觉得动物的智力标准很难用人类的标准去衡量。动物之间的交流,尤其是不同类群之间的交流存在的困难远远要大于人类之间的交流。乌鸦在野外一定是见过狼群捕食动物的惊险场面的,如何引导狼去捕食大型动物,并且自己能够从狼口里分到一块肉?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狼如何识别乌鸦的报警,赶到野兽分布之地,捕获食物后不独食,并与乌鸦共享食物,这个过程也是异常复杂的。它们中间没有”介绍人“,完全通过它们之间了解的语言与动作,完成了我们人类都无法完成的捕食活动。

      合同共赢是目前我国外交上用的比较多的词汇。合作共赢是指交易双方或共事双方或多方在完成一项交易活动或共担一项任务的过程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能够实现双方或多方的共同收益。动物之间是如此,人类何尝不是这样呢?

  有兴趣的朋友请阅读本号曾发表的有关乌鸦、狼的故事:        

神农架野生动物的故事90——调皮可爱的乌鸦/刘胜祥/奇闻异事求解365/20210812

喜鹊与乌鸦/刘胜祥/奇闻异事求解101/20190511

神农架野生动物的故事42——狼/刘胜祥/奇闻异事求解317/20210602

地笋与狼/何欢、刘胜祥/奇闻异事求解118/2019070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