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后

 蓝雨飞逸 2022-12-01 发布于广东

我其实对村上春树不熟,没买过他的书,有时在图书馆看到,就随手翻一翻。

但他太有名了,尤其是每年诺贝尔奖评选期间,总能看到他的名字跟“陪跑”在一起。刚听说他时,还不知道,他原来真的很热爱跑步。

几年前无意中读到这本书,才发现,原来他很可爱啊,原来是这么真诚的一个人。当时对书中的一段话,印象非常深刻。

他写道:

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对于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然而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旋转起来,对待持之以恒,何等小心翼翼亦不为过。

被他激励了,我也开始跑步,尽量小心翼翼维持稳定的节奏。可惜,那时对自己的人生似乎没有方向,在一片迷惘之中跑了一段时间。一次勉强为之的十公里,膝盖受了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1978年4月1日下午一点半前后,村上春树在神宫球场的外场观众席上,一个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观看棒球比赛。看着看着,他忽然下定决心“写篇小说试试”。他说,“在那一刻,有什么东西静静地从天空飘然落下,我明白无误地接受了它。” 

2018年11月9日晚上九点半前后,我在成都的一个酒店静坐,第二天要去参加一个跨专业考试。坐着坐着,忽然放声痛哭。毫无征兆地,就像突然火山爆发,止也止不住。

现在回想起来,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哭什么。我不能像村上春树那样明白无误地描述它们,但是我想,在那一刻,肯定有些什么,随着眼泪和哭声生长起来。回到大理之后,我开始跑步,开始记录时间。一天也不曾间断,一直持续到今天。

到今天,已经连续跑步467天,累计3018公里。我想,对我来说,惯性的轮子已经以一定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旋转起来。而它们能够如此顺利地旋转起来,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村上春树和这本书。

这本书,算是散文或随笔吧。写于2005年夏天至2006年秋天之间,作者自己说它们不是那种一气呵成的文章,而是在做其他工作的间歇,抽空一点一滴写下的。

如这般围绕一个主题,从正面书写自己,几乎从未有过。更需要细心地斟词酌句。我不愿意就自己谈得太多,但该谈的地方如果不诚实地谈,则特地写这本书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

这也是我第一次读到它的感受:诚实,真诚。最近又读了一遍,感受又加深一点。

我看到一个勤勤恳恳的人。开店的时候,卖力地经营;写小说的时候,卖力地写;开始跑步了,也是卖力地跑。他说,觉得自己活过了相当于普通人两倍的人生。

他就是那种我特别佩服和希望成为的人。对自己手上做着的事情,总能全力以赴投入十二分热情,从来不会想着如何取巧地惜力。像柳比歇夫一样。

在决定写小说之后,他把经营七年的店铺转让了。对此,他有一段描述,每次读到,都觉得很感动,很敬佩。

周围的许多人都反对我的决断,或是深表怀疑。“店铺好容易上了轨道,还不如交给什么人去经营,你自个儿爱去哪儿去哪儿,写你的小说得了。”他们忠告说。世俗地看,这想法确实合情合理。众人当时并没预想到我能作为职业作家生存下去。我却没有听从劝告。无论做什么事,一旦去做,我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将店铺随意交托给某个人,自己躲到别处去写小说,这种讨巧的事情我做不来。竭尽全力埋头苦干,还是干不好,就心安理得地撂开手了。然而,如果因为模棱两可、半心半意而以失败告终,懊悔之情只怕久久无法拂去。

曾经觉得很遗憾,为什么自己没能在青春年少时看到这一类书、接触到这一类作者?那样一颗躁动不安、比天还高的心,也许就不会总想着怎样让自己更聪明,怎样去找到一条更方便快捷的路径通往所谓成功。也许会沉心静气地想一想,我到底想要什么。

但是,根本不用遗憾,就算那时读到这本书,又怎样呢?我多半会对此不以为然。天资驽钝,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走过这许多弯路,走到某个地方回头看,才会发现,“哦,原来还有别的路可走。

不管有无效能,是否好看,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东西,几乎都是肉眼无法看见,然而用心灵可以感受到的。而且,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通过效率甚低的营生方才获得。即便这是虚妄的行为,也绝不是愚蠢的行为。我如此认为,作为实在感受,作为经验法则。

通过效率甚低的营生,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全职写了几年小说,他开始跑步。那是1982年的秋天,他33岁。啊,他跟我母亲同龄,都是1949年出生,今年已经71岁。

可以想象,以他的性格,一旦跑步,当然也是全力以赴。二十五年如一日,每天都认真地跑步。他说:

我跑得相当认真。非要举出具体的数字加以说明,便意味着每星期跑六十公里,亦即说每周跑六天,每天跑十公里。本来每周七天、每天跑十公里最好,可是有的日子会下雨,有的日子会因为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还有觉得身子疲惫实在不想跑步的时候,所以预先设定了一天“休息日”。于是乎,每周六十公里,一个月大约二百六十公里,于我而言,这个数字便大致成为“跑得认真”的标准。

想起小时候总听大人们说起的俗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样一个有心人,每天认真地跑步,每年跑一个全程马拉松;每天认真地写小说,每隔一段时间就发表作品;后来又参加铁人三项赛,认真地练习游泳。

在许多的事情之中,他有个毫不动摇的中心,就是写小说。坚持体育运动,只是为了增强体力,以便更好地写小说。“人生之中总有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如何依序安排时间和能量。

突然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写小说。又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在马路上跑步。不拘什么,按照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我就是这样生活的。

再怎么喜欢,也总有跟惰性抗争的时候。他说经常有这样的日子:“今天觉得身体好沉重啊。不想跑步啦。”为此,他在采访奥运会长跑选手濑古利彦时问,是否有不想跑步的时候。对方回答他“那还用问!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啊哈,大家果然都是一样的。”看到这一段,我也觉得好安慰。可是,差距在于,他虽然说经常不想跑,依然坚持跑了至少二十五年。

1996年6月,他参加了北海道左吕间湖一百公里超级马拉松,这是他唯一一次参加超马比赛,11个小时42分钟完赛。虽然有种成就感涌上心头,但跑完超级马拉松,他说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对跑步持有自然的热情。他称之为“跑者蓝调”。

他的经验,让我放弃了曾经一定要环洱海跑一次的执念。环洱海全程约125公里,我相信自己花两天时间可以跑完。可是,我不愿意跑完这一次之后,从此失去对跑步的热情。我也希望像他一样,“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他这本写跑步的书,跟斯科特比,像是一首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