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焦虑:越焦虑越需要一套有用的知识管理流程

 碧海蓝天kx32di 2022-12-01 发布于内蒙古

知识管理的目的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已经成为个人和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我们对知识的焦虑与渴望,超乎想象,一方面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另一方面又不懂得如何使用知识,所以总感觉储存的知识“用时方恨少”。

如何正确的使用知识,与个人知识管理方式关系密切。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面临掌握的知识散乱、遗漏、陈旧、不确定性等这几个问题。

不知你是否也经常有以下疑问:

  • 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利用知识?

  • 如何把信息有效转换为知识?

  • 如何形成完善的个人知识体系?

  • 如何创造出新的知识?

如果上面问题中有两个你会感到疑惑,欢迎你阅读这篇文章——做好个人的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造自己认知和探索世界的能力

知识管理具体目的包括:

  • 高效利用知识,减少散乱和遗漏

  • 阶段性知识更新,知识动态管理

  • 明确知识价值,减少知识的不确定性

图片

知乎大V何明璐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这样总结,也很有道理:

“个人知识管理唯一的意义即是通过对知识的有效管理,让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和经验,提升自我技能和个人价值。”

进行个人知识管理,需要对个人知识形成的基本流程有所了解,专业术语叫做“知识链模型”。阿文在这篇文章提到“知识链模型”这个名词(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么难吗?),当时由于篇幅有限没有展开讲,今天单列一篇专门讲讲我对这个模型的理解。

这个模型并非阿文自创,前人对此已有不少研究,但更多集中在企业知识管理领域,个人知识管理鲜有涉及。根据原有的基础模型和自己对知识链的理解,阿文对知识链模型进行了优化,以适用于对个人知识的管理,并在使用Notion进行知识管理时不断验证,发现实用价值较高。

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看官多多指正。

02

“知识链(K-Chain)”的概念最开始是有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它包含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内部知晓、内部响应、外部知晓和外部响应。由此形成了知识链的基本概念。

后来,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知识链模型概念,模型主要由主要活动功能和辅助活动功能组成,主要活动功能包含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5个阶段;辅助活动功能主要包含领导、合作、控制、测量4个层次。

图片

经过不断的更新和优化,知识链模型被较多地运用与企业知识管理场景,帮助企业进行内部知识组织和企业间的知识传递,以企业知识创新为核心,进行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

阿文在研究和使用知识链模型后发现,它同样能够适用于个人知识管理,将松散、凌乱、随意的知识管理流程组织起来,形成较完整的个人知识管理流程。

正如前文知识管理的目的所说,阿文希望能够解决散乱、遗漏、陈旧、不确定性等问题,在这个目的下,阿文在原有知识链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幅迭代,优化后的知识链模型如下:

图片

03

知识链模型重点概念释义

根据上面这个知识链模型图,可以看到它包含6个环节,分别是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外化、知识反馈和知识创新,阿文挑几个重点环节进行说明。

关键点1:知识识别

从知识类型的维度出发,主要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事实性知识是一种单独出现的、存在于过去和当前的、不具预测价值,并且只能通过观察过程而获得的知识类型,比如指代性的名字“狗”,比如描述历史事实的“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是单点、孤立的存在。

概念性知识是一种抽象概括的、有组织的知识类型,各门学科的概念、原理、理论都属于这种,它具备抽象概括性和组织性。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的一套程序或步骤,它回答的是“如何做”的问题,比如“制作一只杯子的流程”。

在阿文的“求知生涯”里,事实性知识多存在在中学及以前的学校教育中,靠背诵记忆以备考试,随着渐入社会(大学、工作),对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了更多接触,当然,也有不少事实性知识需要记忆。

知识识别是为了帮助我们归类,以便我们能够高效记忆、使用知识。

关键点2:知识组织

知识组织是知识的内化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从而对知识资源进行整合,促使知识链形成。包含了构建和链接两层含义,构建知识框架,将获得的知识概念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形成初步知识框架;链接相关知识,形成立体的复合知识,以帮助我们提升知识使用的效率。

关于知识组织的可能形式,一种是拟态,比如思维导图、知识图谱等这种形式;一种是无形,比如记忆宫殿这种形式,通过组织知识方便我们检索和使用。

图片

关键点3:知识外化

知识的外化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知识的转授,将获得的知识向他人讲解、授课;其二是知识的应用,将知识产品化。

第一种我们接触的比较多,经常会学到一些新知识向他人“显摆”,或者让我们为其他人复述、讲解某个知识点,这都是知识的外化。第二种实际是知识的应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资料”,为他人提供产品服务,这也是知识经济的本质。

关键点4:知识反馈

正对应知识外化的两个方面“知识转授”和“知识应用”,在过程或结束后,它们会相应有知识的反馈(外部反馈、应用反馈),以帮助我们检验知识正确与否。

关键点5:知识创新

对普通人来说,知识创新就是将旧知识内容进行迭代更新,可能会有新的知识产生(没有新知的产生概率更大),关键在于知识迁移和组合创新。知识迁移需要我们为掌握的知识找到新的使用场景,链接相关知识,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想法”。

04

如何使用知识链模型

知识链模型只是一套关于“如何管理知识的流程”,真正落实这套系统时,需要我们借助一些工具、方法,将虚无的知识管理具象化。当然,如果能将所有知识存进大脑,也是忒不错的选择。

阿文在落地这套知识管理系统时,用的主力工具是Notion和印象笔记这两款软件,印象笔记现阶段使用较多的是工作场景和知识收集场景(原因主要是目前Notion收集网页信息时只能采集链接,无法像印象笔记一样采集网页的内容),收集完成后也会同步到Notion专题知识库。

所以,主要以我基于Notion搭建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为例:

图片

1、知识获取

读书和数据库是信息和知识输入窗口。读书方面我搭建了个人图书馆,包含读书摘录、读书思考、相关知识等;数据库是日常浏览的精选文章收集窗口,重要知识、重要信息会先统一放到数据库,做好内容类型、整体状态标签后续备用。

2、知识组织

有组织的知识能够成为个人的外脑,为个人成长提供智慧支持。我的知识组织主要在智库版块,通过专题形式将知识点分类储存,整理不同类型的知识点,并做好各种分类下的细节标签,以便检索。同时,由其他地方输入的信息、知识,最终都会被整理到智库的专题知识库中,相关联的知识进行链接和组合,避免遗漏。

图片

3、知识外化

将被组织的知识进行输出,目前主要是文章写作方面,加上临散输出辅助,后续可能会加上视频输出的形式,由此构成阿文的知识外化。

4、知识反馈

这个环节其实存在于两个环节中,一是从知识组织到知识外化环节,做外化输出时能否将所学的知识完整地展示、输出;二是从外化输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判断,看这类内容的反馈情况如何。

5、知识创新

目前的系统更多承担知识更新的作用,将相关联的知识串联起来,并保证定期更新和归档,后续会进行相关知识的创新。

05

就现阶段而言,目前搭建的这套个人知识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我的日常学习,以上主要是讲解关于知识管理部分的搭建思路,其他方面(如生活管理等)暂未放到本文阐述。

当然,这套系统依然处于更新中,阿文已经使用接近一年的时间,后续迭代大概率是小幅更新。完成这个系统的搭建后发现,知识管理的效率真的有所提升。

今日语录

建造自己认知和探索世界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