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产业”的大梦想——2021年上海市鲜食玉米自主创新品种展示和品鉴会侧记

 雨季不再来0v2s 2022-12-01 发布于安徽

鲜食玉米最近有点儿“热”。

4月底,“沪红糯1号”实现成果转让;7月5日,嘉定举行嘉定、昆山、太仓地区新品种展示会;7月6日,浙江鲜食玉米新品种现场观摩会举行……

图片
图片

有别于饲料玉米、青贮玉米,糯玉米、水果玉米、笋玉米、爆裂玉米等特种玉米,或因富含花青素和软糯口感,或因粮、果、蔬的多重属性,从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饮食需求,似乎也就不难理解它的“热”。

7月7日14时,正是酷热难当的时间,在位于松江区小昆山镇的上海华耘种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内,站两三分钟便汗流浃背。

鲜食玉米“热”也传到了这里。来自政府部门、科研和推广单位、种业和流通企业、种子经销商以及上海市鲜食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各专业组和综合试验站相关负责人40余人,仍然聚在田间,对整齐排列的13个糯玉米、6个甜玉米品种进行观摩、评价。

图片

“这个颜色好”“这个穗型偏大了一点儿”“籽粒如果更均匀一些就好了”,在专家口中,讲出的是一个又一个专业术语;

“这个是什么时间种下去的?”“这个品种生长期多久?”上海华耘种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不时地回答着专家提问;

“来,尝一下。”“这个糖度已经很不错了,可以媲美进口品种。”在甜玉米展示区,工作人员把甜玉米掰下来,直接塞到专家手中……

之所以能让专家如此认真、细致地在烈日下待了半个多小时,最根本的在于,这些玉米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自主创新品种。

“此次展示和品鉴的品种,要求必须是近五年通过国家或东南鲜食玉米类型区所属省份审定,或进入生产试验环节的品种。”上海鲜食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陆雪珍说。

在品鉴区,主办方特地准备了“白美人”“荆恒一号”两个分别从国外和国内引进的优质甜、糯玉米品种作为评分对照,以便专家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自主创新品种与进口品种的差异和差距。

正是这个小小的设计,透露出上海在鲜食玉米这个“小产业”里面大大的梦想。

说是“小产业”,是因为上海鲜食玉米种植规模仍然不大,而且比较分散,上规模的基地和有影响力的品牌仍待逐步培育。

而梦想,则源于在产业技术体系推进下,上海鲜食玉米产业展现出的新的生命力。

图片

近年来,在市农业农村委支持下,特别是通过“上海市鲜食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在新、特、优品种选育示范,高质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以及加强品牌建设、推进产销联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上海鲜食玉米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21世纪初,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前辈李庆福教授选育的甜玉米品种'金菲’,当时在全国拥有三分之一的种植面积,获得该品种经营权的企业也是受益匪浅,这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在创新育种方面在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陆雪珍说。

好种质、好品种和好种子,是科研和种业企业的命脉。由于鲜食玉米特别是甜玉米种质资源分布在美洲等区域,因此我国鲜食玉米育种工作亟待新种质资源、新育种技术的介入。

2018年3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共建的“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揭牌,拉开了上海发力特用玉米科研的序幕。如今,上海市鲜食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种质创新和繁育专业组”在郑洪建研究员领衔下,与国际、国内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广泛引进种质资源,并实施生物育种和传统育种的结合,采用分子标记,开展表型和基因型鉴定,筛选和培育出富含花青素、高叶酸等好看、好吃、好种的品种,目前已有“沪红糯1号”“申科糯601”“申科甜糯99”“申科甜811”等特色品种通过上海市审定。

图片

作为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玉米中心主任、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活动当天,郑洪建还有一项任务,也是一件喜事——继“沪红糯1号”成功转让给惠和种业之后,“申科甜811”又被华耘种业相中,双方签下了合作开发协议。

这也正是当天到场专家所喜闻乐见的。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科企合作”成为高频词。作为长期在“三农”战线工作的领导,松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复新刚刚结束一个会议,便赶到会场,见证这次签约,而“科企合作”正是他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再加上不断优化育种方向,合力让好的育种成果'走出去’。”许复新说。

通过田间生长情况考察、果穗外观考评和食味品鉴,沪红糯1号、申糯2188、彩甜糯100等三个糯玉米品种,金银210、沪雪甜2号等两个甜玉米品种获得专家认可和推荐,其中几个品种甚至获得了比对照品种更高的得分。

“如果哪天我们进口鲜食玉米种子被人'卡脖子’,希望我们这些品种能够顶上去。”陆雪珍说,“下一步,希望通过科研、企业和推广部门的通力合作,推进自主创新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扩大在全国范围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提升上海鲜食玉米产业特别是种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后续的座谈会上,来自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市农科院作物所、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上海华耘种业有限公司、上海枫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主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及清美集团等企业代表纷纷提出建议或希望:“各个种植区域要有好的带头人”;“希望通过科研、管理、科技服务的合力促进,让玉米产业产生更多硕果”;“近年来通过审定的品种比较多,希望好品种能够借助好企业,快速推向市场”;“口感偏糯的品种更受消费者欢迎”……

这些,都被陆雪珍认真地一一记下。

图片

透过这些建议不难发现,专家寄予的希望,远远不止推选出众望所归的好品种,以及在生产中落地生根那么简单,大家一致、且长远的梦想在于——期待这些品种的转化应用,能再现“金菲”时代上海种业的辉煌。

文/摄:张树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