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作文精选之十四: 翻过那座山

 学思践悟必有成 2022-12-01 发布于甘肃

   翻 过 那 座 山    

图片

1. 作文题目

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
1)注意审题,看清楚题目中的限制条件。“记叙性文章”,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2)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中的含义。“山”指什么?“翻过”又意味着什么?放开思路,从多个角度思考。
3)注意根据你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出自己感受最深,且比较新颖的主题,构思成文。

图片




2. 审题立意:

首先,要认真读题、审题,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意。“山”既有有形的山,也有无形的山,从文题看,重点应放在无形的山上。无形的山,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也可能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还可能是自身的胆小、自卑、内向等性格缺陷。翻过了这座山,就意味着战胜或解除了“山”带来的巨大的阻挠、困惑,跨越了心中的障碍。应注意把“翻的过程”和“翻过后的心理体验”交代清楚。

文体上要求写成记叙文,可按这样的思路构思:山是什么,如何形成的——如何翻过的——翻过后的体验。其中“如何翻过的”作为重点,要详细地叙述事情的经过,交代清引起思想转变的触发点。这一触发点可能是一段语重心长的话,也可能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动作或眼神,还可能是从一些事物或现象上得到的启发。写出心理的转变也就突出了“翻过”这一重点。

图片

3. 佳作示例


               
1)翻过那座山

那座无形的山,就耸立于我的眼前,隔绝了我所有的温暖和幸福。我渴望翻过它,到有阳光的地方扎营。
                                    ——题记

我靠在紧闭的房门后,无声地抽泣,耳旁不停地响起妈妈说的每句话,温暖关切之至,令我更加愧疚。不知从何时起,妈妈的叮嘱常常会成为一场舌战的导火索,与妈妈的亲昵被莫名的争吵替代。从那一刻起,那座大山渐渐在我心中形成。

我缓缓地走向阳台,将厚厚的窗帘拉开一条小缝。窗外的嫩草尖上擎着晶莹的露珠,娇花掩映在草丛中,美景当前,却改变不了我此时糟糕的心境,为什么妈妈总是永无休止地唠叨和责备?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总被争吵填满?我狠狠地甩着头,希望能把这些烦恼甩走。

窗外,不远处的一棵老树上,不知何时迁来一位新住户。几只毛茸茸的小脑袋向外张望着,一只羽翼间略带黄色的灰鸟飞到树上,把喙里的食物喂入小鸟张开的口中,然后轻轻地为雏儿们梳理着柔软的羽毛,先是在颈部轻轻地啄几下,然后顺着羽毛的纹理,把全部的爱融入其中。

这画面警醒了我:没有哪位母亲不希望子女快乐,不希望能和子女用心沟通的啊。不知不觉间,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索性扯开眼前的窗帘,何必让它遮挡了我的视线,还有我的心!转身,不知何时妈妈已站在我身后,我尴尬地挤出一丝笑容。妈妈递上已经削好的苹果,我迟疑地接过,赶快转过身去,不敢凝视妈妈那深情的眼眸,还有那日渐布满皱纹的眼角。妈妈温柔地说:“妈不敢说自己是最好的母亲,可妈愿意为你付出一切,要知道,你是妈妈心中的唯一。”瞬间,眼泪滑过了她的脸颊。我情不自禁地扑进妈妈的怀抱,好温暖,好惬意。

翻过了那座山,眼前风景独好。我懂了,世上无论有多高的山,都遮不住亲情的阳光,与亲情同行,高山也会变成坦途。

简评:

选材:作者选取生活中的小事,由自己因小事与妈妈产生矛盾展开叙述,文中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到真实。
   
构思:文章一波三折,先是自己与母亲闹矛盾,心里难受;偶然见到鸟儿喂食,由此想到自己,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吐露心声,化解矛盾。文末点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图片









2翻过那座山

翻过那座山,一座座高山高耸入云,雄伟壮丽,这只是自然界的山,有形的山。而在你心里,是否也会有一座山呢?

我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座山,这座山阻隔了你与外界,使你看不到世界的多姿多彩。这座山也许是一个难题或一次失败,面对这座山你会做些什么?也许会停下脚步失去信心,也许会充满信心,满怀希望,无论有多艰险,都会翻过这座山。

张海迪,著名女作家。在她五岁时,因患病,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一致认为她活不久了,但她并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她反而觉得自己不能碌碌无为的活着。她买来医书,自学医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十几年中,她治好的病人多达1万多人。 

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锋的事迹受到鼓舞,又开始写日记,学乐器,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鼓舞了许多年轻人。她后来又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年轻人。 

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她翻过了心里的那座山。她没有因为这座山而放弃自我,而是勇敢面对挫折,最终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佩恩说过:“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是啊,你如果翻不过心里那座山,就看不到前面的光明。 

爱迪生12岁那年,在火车上卖报,他之所以这样,是为了筹备实验资金。尽管卖报很辛苦,但他仍利用休息时间,在图书馆废寝忘食地阅读书籍。他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小实验室,一次次的实验失败,并没有让爱迪生灰心。经过反复钻研,他发明了自动电力记录器。爱迪生所遭遇的这些失败就像山峰上那一个个尖锐棱角,他跨过了这些棱角,翻越了这座山,获得了巨大成功。 

契克夫说过:“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山峰上的一个个磕绊、一块块尖石就是生活中的一次次困难,我们应该翻过那座山,向着更远的地方出发。

END

图片

编者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