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明江南文人的茶空间

 芝润斋 2022-12-01 发布于江苏

“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知何时起,茶变成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明代文人留下了大量的茶文化理论著述,这是前代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正是在如此繁盛的茶文化推动下,明后期江南的文人茶空间的发展尤为突出。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晚明江南文人的茶空间~

文人茶空间,指的是文人品茗的场所。文人饮茶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以后,“初秋之时、野外茶山、岷江之畔、良朋佳友“等都能成为文人品茗的佳境。

自唐宋以来,饮茶已成为文人日常精神生活的形态之一。凡是以茶人自居的文人雅士,大都有茶屋、茶舍的设置,如杜甫草堂、苏轼的茶屋等。

茶空间类型

明代文人饮茶的风气盛行,成就一代的风会。尤其是明后期,饮茶成为文人的日常清课,会客啜茗,闲雅自适。

典型代表如陆树声的茶寮“中设茶灶,凡瓢汲婴注濯拂之具咸庀。择一人稍通茗事者主之,一人佐茶汲。客至,则茶烟隐隐起竹外。其禅客过从予者,每与余相对,结跏跌坐,啜茗汁,举无生活。“

明 丁云鹏玉川煮茶图轴 故宫博物院

茶寮的整体氛围以简净、静雅为基本的要求,内部陈设更推崇朴实为用。许次纾在《茶寮·茶所》中所提的两炉、两几、一架等内部陈设,即是属于此类。

“壁边列置两炉,炉以小雪洞覆之。止开一面,用省灰尘腾散。寮前置一几,以顿茶注茶盂,为临时供具。别置一几,以顿他器。旁列一架,巾綐悬之,见用之时,即置房中。”

明 唐寅《事茗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对文人而言,书香和茶香最是惬意,晚明江南文人茶空间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与书斋相融。

文震亨在《长物志·山斋》中提出了文人书斋的总体要求:“宜明净,不可太敞”、“中庭须稍广,可种花木”。

南宋 刘松年 《山馆读书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从嘉靖三十六年所作的《真赏斋图》中,可以看出书斋的大致样貌:一屋内坐两文士正在品茗交谈,室内陈设简宜。两长桌组合放于室内中部,另一方桌则在侧墙位置供陈设之用。另一屋则用以收藏书籍、器具,陈列于屋侧方形书架之内,居中位置为一几榻,供主人坐卧赏玩。

明 文徵明 真赏斋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除“品茗精舍”外,明后期文人寻求在山水亭榭中品茶,这是与大自然最为接近的品茗场所。

明 文徵明 《惠山茶会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户外的品茗环境更是不胜枚举,“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花语檐前乱,茶烟孤下竹”;“桥上茗杯烹白雪,枯肠搜便俗缘消”……松、泉、花、雨,为文人品茗增添了无穷的意蕴。

清 钱慧安《煮茶洗砚图》 上海博物馆藏

江南六府地区,文人由品茗活动开始聚集,研究茶种、取水、煮法、茶器等茶事,乐此不疲。

室内陈设

明后期江南文人的茶空间涉及的家具陈设主要由几案、几榻、茶几、香几、座椅等。按家具的主要作用来分,又可以分为两类:桌案类、椅凳类。

桌案类,主要用以放置清供、盆景、文玩、茶器、文房等物,以置物为主要功能。明晚后期江南文人的茶空间的中的桌案类家具以方桌、条案、茶几最为普遍。

如《临宋人图》中,出现的明式桌案类家具主要有楠木桌、黄花梨翘头条几、黄花梨带屉板小平头案等,这是茶空间中的最常用的家具式样。

明 仇英 《临宋人画册》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椅凳类家具的种类较为繁多,其中官帽椅的选配最为常见。其次,也较为常见,公文人日间小憩之用。坐、躺、卧、靠各种姿势皆可,可分为长榻短榻两种。

清 黄花梨卷草纹四出头官帽椅(一对)

短榻,高九寸,方圆四尺六寸,三面靠背,后背稍高。这种相对短小的榻常常设在佛堂、书斋的闲余处,用于谈玄论道,或参禅静处,又被称为“弥勒榻”

清 《燕寝怡情图》 波士顿美术馆藏

文震亨《长物志·几榻》一卷有言:“古人制几榻……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又坐卧依凭,无不便适。”可见,几榻以古雅可爱为尚,形制随宜,是斋室的基本家具陈设,其上可展经卷,可陈鼎彝肴核诸尔。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室内家具整体风格古朴为雅,反对繁琐装饰。在材质的选择上,以黄花梨为上,并充分利用木材清晰透亮、光润细腻的本色

对于器物的陈设方式,李渔详细阐明了“排偶”之说,“成套器具宜排偶,不同器具亦可排偶,只要总体氛围统一和谐,陈设布置其实并无严苛圭臬”。排偶即排比对偶,指相同或相似器物规律性地堆叠陈列。

清 《胤禛行乐图册·书斋写经页》 故宫博物院藏

茶具美学

明代开始,以炒制为主的散茶盛行,直接用沸水冲泡的撮泡法也成为了最时兴的饮法。这种饮法需要使用的茶器较少,有茶壶杯盏即可。

陶壶,是明后期江南文人最为推崇的茶壶种类,特别是宜兴产的紫砂茶壶备受文人的喜爱。这一行当至今还名家辈出,精品无数。

明万历 宜兴时大彬制紫砂壶 故宫博物院藏

紫砂茶具的风靡源于它的特殊质地和皮色。一方面,它能吸附茶汁,暗藏余香,另一方面,紫砂壶色泽浓郁雅润,颇有古朴之风。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还盛赞这种茶具:“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可见晚明江南文人在茶具的选择上,以简朴尚用为主要准则。

掇球壶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吕尧臣

杯盏的选择上,明后期的江南文人多以青瓷和白瓷为主。江南文人以绿茶的引用最为普遍,茶汤呈青绿色,以白瓷衬托最显雅致。

宋 官窑青釉盏托 故宫博物院藏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有言:“宣庙中有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

北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花口杯、葵口托杯 上海博物馆藏

文人雅士还用上了一种便于盛装收纳茶器的家具——“茶棚”。茶棚以其便利和美观深受文人墨客欢迎,其材质亦十分多样,唯以湘妃竹制作者为尊。

清 湘妃竹茶棚

屠隆在《茶说》中还总评了一下当下的各类茶器,将明代茶具推向巅峰之位:

若今时姑苏之锡注,时大彬之砂壶,汴梁之汤铫,湘妃竹之茶灶,宣、成窑之茶盏,高人词客,贤士大夫,莫不为之珍重。即唐宋以来,茶具之精,未必有如斯之雅致。

焚香抚琴

晚明江南文人在饮茶过程中,常以焚香抚琴相伴。

沈仕在《林下盟》中就曾提到当时文人日常生活的十供,即“读义理书,学法帖子,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醛,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

明 《十八学士图屏之焚香弹琴》 上海博物馆藏

在唐宋茶诗里,早有焚香参禅伴品茗焚香伴读伴品茗。晚明文士李日华曾说道:“洁一室,横榻陈几其中,炉香茗瓯,萧然不杂他物,但独尘凝想,自然有清灵之气来集我身。“

和田玉籽料透雕花卉纹香炉供器

至于抚琴,琴是文人士大夫的雅好、亦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寄托。“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居士谈古......无论能操或不善操,亦当有琴。”

宋 赵佶《听琴图》 故宫博物院藏

文人抚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披衣趺坐,横琴膝上”,这种方式不仅考验琴技,还考验人掌控古琴的平衡能力。

明 杜堇《梅下横琴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另一种是专门为盛放古琴而设计的琴桌。传世可见的明代琴桌多为黄花梨或髹漆作,高二尺八寸,长过琴一尺许,可容三琴者,琴桌的腿部还不能妨碍容膝。

清 黄花梨木两卷角牙琴桌 上海博物馆藏

有的还在桌面下方不远处另嵌一张木板以形成音箱,使琴音在桌面下的空间产生共鸣,提高音色效果。

清 紫檀木雕方胜纹琴桌 故宫博物院藏

在当下的社会语境,“文人茶空间”已经成为空间氛围的一种指向。时下所追求的“文人茶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与晚明江南文人营造的茶空间特质重合。

因此,晚明江南文人的茶空间不仅具有文化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END -

参考文献:黄慧君. 明后期江南的文人茶空间解读及当代价值[D].苏州大学,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