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湖|二手房交易“坑”多“雷”多谁之过?房产中介应该被取缔吗?

 独角戏jlahw6jw 2022-12-01 发布于江西

在中国,买房是一个沉重而甜蜜的话题。对于有些人来说,买房绝不是一件易事,除了要四处举债之外,有时候还要赌上半生的运气。

比如我今天要讲的这些故事。

文章图片2

哈尔滨“惊雷“:房产中介挪用600余万房款,数十名购房者欲哭无泪

文章图片3

11月23日上午,哈尔滨市道外区宏图街的一栋二层小楼里空无一人,此前这里是一家名为“创居地产”房屋经纪机构的总部。

受害人孙女士和数十位购房者正陆续从各地赶过来,他们带着既愤怒又懊恼的情绪商讨着对策,希望能追回自己的房款。

3个月前,孙女士与创居地产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并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将30余万元首付款打进“资金监管账户”。

原本在签完合同后的2个月即可完成交易的,但创居地产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11月21日,孙女士联系一位工作人员咨询房屋事宜,对方称正在哈尔滨市住建局做笔录。意识到情况不妙的孙女士开始追问首付款的去向,结果对方称不知情。

果然,孙女士上当了!她此前打款给创居地产的银行账户根本就不是什么资金监管账户,而是对方的对公账户。

眼看事情逐渐败露,创居地产只得承认所有资金已被公司的5名股东挪用,累计600余万元。

令人气愤的是,创居地产前法人郑某居然声称“愿意起诉就起诉,去哪里告都行”,完全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挑衅意味颇浓。而另一位股东刘某则通过电话“敬告”受害人最好不要去起诉,因为他们进了监狱就还不了钱,留在外面的话还能慢慢还债。

真是活久见,作恶者居然对受害人软硬兼施,试图逃避责任,做人还能再无耻一点吗?

虽然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但对受害人来说,满怀憧憬的买房梦已彻底破灭,攒了半辈子的血汗钱换来的却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讨债之路。

侵占挪用资金是对于二手房中介来说是“段位”最低的欺诈手段,此外还有一些更加隐蔽的骗局,让无数购房者甚至卖房人不知不觉入坑上当。

文章图片4

疯狂的“ABC单”圈套,“黑心”中介大肆敛财数以亿计

“ABC单”是二手房市场不法分子惯用的炒房手法。A是卖家,C是实际买家,B是中介或炒房客。

其赚钱原理是,中介或炒家(B)以支付定金的手段,以低价将业主(A)的房源锁定,通过合同规定享有“第三方指定落名权”,继而高价卖给实际买家(C),从中赚取差价或业主违约金。往往只需寥寥几万的定金,便能撬动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利益,达到空手套白狼的目的。

文章图片5

2021年,杭州奥体一家名为“易居房友”的二手房中介利用ABC单的套路,非法牟取了数亿元的巨款,致使数百名购房者追不回自己的购房款。

刚开始该中介还能以真实房源与买方进行交易,时间久了,他们发现通过ABC单赚取差价实在太诱人了,便开始动起了歪脑子。经过一番谋划、包装,一批虚构的二手房源便堂而皇之在该中介门店上线。

在中介人员的花言巧语蛊惑之下,买房心切的客户对这些虚构的房源深信不疑,纷纷将数十万甚至数百万房款打进中介提供账户。由于房子迟迟不能兑现,最终有人发现原来已经落入了骗局。而此时,他们的房款早已经被中介人员瓜分一空,很多人甚至已经携款出逃。

信息不对称的二手房市场有时候对于购房者来说简直就是“地雷阵”,你不知道走到哪一步会“踩雷”。在贪婪私欲的驱使之下,房屋买卖双方都有可能成为“黑心”中介的刀下鱼肉。

文章图片6

卖房人一夜返贫!细思恐极的二手房新型诈骗蔓延全国多个城市

贫穷的原因五花八门,比如重病、投资、创业……。除了这些,卖房也有可能让人一夜返贫。

2021年,浙江张女士将一套120多平米的房子挂到网上出售,当地中介找到她说有人想买,但只能先支付30%首付款,等过户后再抵押房子贷款来支付尾款。张女士觉得有风险,于是拒绝。后来中介工作人员多次找她,并称银行房贷放款时间慢,若用申请抵押贷款的方式则能更快收到钱。

由于急需资金周转,张女士最终还是同意按中介的方式,以总价269万元进行出售,买家先支付76万元首付款,并约定剩余房款在过户后60天内付清。

没想到尾款期快截止了买家却一直没有打款,此时中介更是联系不上了。无计可施的张女士选择报警。经警方调查张女士才得知,当初所谓的买家只不过是中介的同伙,而房子早已经被中介私下里抵押给小额贷款公司了,所得钱财也不知去向。

如此惨痛的经历并不是个案,在重庆、云南、江苏等全国各地多次上演,众多卖房业主正经历着类似的遭遇。

文章图片7

今年2月份重庆二手房市场便爆出一起类似的交易骗局,使100多名业主失去了总计价值过亿元的房产。

这是何等的不幸?这些业主只不过想出售自己的房子罢了,但他们的人生却要被“黑心”中介推到分崩离析的边缘。

文章图片8

二手房中介屡犯“众怒”,迎来严厉监管与变革,会不会被取缔或取代呢?

最近几年,二手房中介已然成为房产交易违法犯罪“重灾区”,屡犯“众怒”招来一片骂声,舆论也一直呼吁取缔二手房中介。很多城市正在通过立法对二手房中介进行大力整顿。从去年开始,广州、无锡、成都、厦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二手房中介便已经迎来监管“重拳”。

文章图片9

与此同时,一些房价较高的热点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形式新颖、安全高效的二手房交易渠道。

2020年,杭州、宁波便先后上线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随后苏州等多个城市跟进,开启“二手房直售”模式,再一次让“去中介化”成为舆论焦点。

文章图片10

那么,二手房中介可以被自主挂牌房源平台全面取代吗?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浙江嘉兴市房管部门曾对媒体表示,政府上线自主挂牌房源平台是为了规范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让信息更真实透明,交易更公开公正,并不是为了取代中介。

房产交易属于重资产交易,在买卖过程中涉及贷款、落户、税费、抵押等专业问题,房屋买卖双方大多数都是小白,而官方又没有足够的人力为每一笔交易提供服务,所以中介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何能让二手房交易高效安全、少“踩雷”呢?合肥市的做法值得借鉴。

合肥市存量房交易服务监管平台,除了实现业主自主发布房源外,还从全市筛选30家二手房门店纳入平台试点,通过对二手房中介和其经纪人员进行信用公示和考评,为房屋买卖双方选择靠谱的中介和经纪人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图片11

说白了,纵使房产中介存在各种问题,但其专业性和便捷服务是无论如何不可忽视的。况且我国二手房从业人员多达200余万,已经成为服务行业新的“就业蓄水池”,想要取缔它几无可能。唯有通过完善行业法规,加强监管、打击违法,才能对乱象丛生的二手房市场彻底正本清源。

这些年,二手房交易者入过的坑、踩过的雷用惨痛教训揭露了行业黑幕,也给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甚至人生尽毁。这些令人悲伤又愤慨的故事也警醒着所有人,在房屋买卖过程中,要先选口碑好的房产中介,然后既要充分利用中介的专业,又要心存警惕,牢牢把握资金的安全,不能偏信中介的一面之词。要多看、多问、多对比,不贪便宜、不图暴利,把始终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作为底线,避免房财两空的事情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