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总理遇袭11名警卫命丧崂山,替身牺牲后被刺20余刀,凶手是谁?

 阳春雪竹轩 2022-12-01 发布于内蒙古

1937年,山东崂山发生了一桩血案。

那天,冲天的枪声震飞了栖息的鸟儿,染红了鲜有人踏足的土地,11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此长眠

对此,毛主席震怒,周总理悲愤,他们立刻下达了命令,无论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抓到凶手!

后来,凶手落网,冲天的枪声再次响起,周总理终于松了一口气。

崂山血案是怎么回事?凶手究竟是谁?他为何要下此毒手?

坏心的土匪

引发崂山血案的凶手名叫李青伍,他是当时山东有名的大土匪。

李青伍于1892年出生在山东崂山的一个贫民家庭,家中孩子众多,父母凭借为地主耕地度日。

在这种环境下,他没能读书,从会走路起就开始为地主放牛,长大后就到地主家中做劳工,有一次,村外的人为他指了一条明路。

“你有这番力气,为何不到港口做帮工?他们高兴时兴许还会多给些钱,偶尔还能赚点小费。”

于是,李青伍从13岁起就离开家乡,他几乎跑遍了当时山东所有的港口,也认识了不少狐朋狗友。

那时的人赚钱后,都喜欢去花天酒地,他起初对此十分鄙夷,但后来却乐在其中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开始不满足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我是个要干大事的人,所谓乱世出英雄,如今世道这么乱,我为何不自立为王,打倒那些地主,由我自己来做地主?”

借此,他叫上几个与他有相同“志向”的人,打晕了港口负责人,偷了几把匕首和几支土枪,开始干起了土匪的勾当。

他们先是小打小闹偷地主的粮食,最后开始直接抢夺地主的财产,胆敢反抗的,都死在了他的土枪之下。

他的土匪团渐渐打出了名号,不少人慕名而来,其中有一些本就是当过土匪的人,他从中挑了七个人做为骨干,还与其结拜为兄弟,因他名字里有“伍”字,所以排行老五,又名“崂山伍”。

从此,七匪以“崂山伍”为首,早上打劫路人,中午打劫地主,晚上又潜入地主库房偷窃,李青伍不知用了什么法子收集了许多土枪,使得众人对他敢怒不敢言。

后来,地主被他打得差不多了,钱也积累出一定数额,他又产生了新的想法

“为何我不与官员合作?如今的军阀,各个吃得膀圆腰粗,还有人给他们自动上供,我的土匪团是时候该扩大了。”

随后,李青伍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张宗昌也有与土匪合作的意向,但他也知道张宗昌身为官员定是拉不下在这个面子,可能会以明打暗助的方式进行合作。

果不其然,张宗昌先是奉上级命令到崂山剿匪,但当他到达李青伍的老巢,就丢下一批武器“逃跑”了,李青伍倒也看得清楚,拿走这些武器时还留下了大批银元,一来二去之下,张宗昌发了财,李青伍也壮大了自己的土匪团。

后来,李青伍不满足于普通的盗窃和抢劫,便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和强抢民女。

他先是向各个村庄要保护费,遇到不愿交的就将其残忍杀害,然后还让他们按时提供女子,倘若不愿意,一样是死路一条。

短短几年间,他就烧杀掳掠了一千多个村庄,杀害了两万余名村民,有的村子甚至被他屠了个干干净净。

除此之外,李青伍不知玷污了多少名良家妇女,她们被李青伍肆意玩弄后丢弃在山间,据说到了晚上,人们总能听到女子的啼哭和尖叫,水流有时也会变成骇人的红色。

但李青伍却以此为荣,村民怕他、惧他却又不得不臣服于他,就连昔日趾高气扬的地主,面对他也是大气都不敢喘一声,他也因此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土匪团也由原来的几十人变成了上万人,规模大到连国民党都不可忽视。

1928年,何应钦特地上门与他合作,他便有了投靠蒋介石的想法。

“蒋介石如今如日中天,倘若我跟了他,保不准哪天我就能混个大官做做,到时再将我的土匪团扩张到全国去,让所有人都惧怕我。”

于是,他顺势答应了何应钦的邀请,甚至还被何应钦以支持革命的名义封了个师长,后来他参加了蒋冯战争,并被蒋介石夸赞,但没有任何奖励

这下李青伍就不乐意了,他没想到一向大方的蒋介石对他竟如此小气,于是,李青伍一气之下就带着手下脱离了国民党,继续回到山里危害百姓。

李青伍想证明自己的实力无人可挡,周总理则是共产党的核心人物,倘若他能成功刺杀周总理,定会让众人臣服,说不定他的土匪团还能“流芳千古”。

因此,他在听闻属下的侦查汇报后,便立刻制定了刺杀计划。

崂山激战

1937年4月,周总理乘车前往南京与蒋介石洽谈合作事宜,当时有不少人都对他进行过劝告。

“这说不定是蒋介石的圈套,您还是不要去冒险了,让他来我们这和谈,再说了,张学良也会跟着他,他是有安全保障的,可您的安全毫无保障啊!”

“蒋介石从不会将自己的后背露出来,双方要一致抗日就一定有人要先低头,我愿意为了民族大义而冒险,你们也不要太过担心,好多双眼睛都在盯着这次合作,他不敢对我下手。”

于是,党中央为了保险起见,给他安排了张云逸、陈友才和孔石泉三位大将,还有三十余名警卫员,除此之外,还租了多辆车掩人耳目。

出发当天,陈友才的心里突然开始莫名地发慌

“您把您最常穿的西服给我吧,我觉得蒋介石一定会向您下手的,倘若有这种情况发生,我还能混淆他的视线。”

随后,警卫员们就看到了“两个”周总理,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嘿,大白天的,难道我眼花了不成?”

而陈友才只是笑而不语,与周总理坐上同一辆车就出发了,在谈笑中,车开进了崂山的树林,周围突然发出了一阵异响。

“谁还乱丢骨头啊,这样很容易出现事故的!”

“不对,这不是压到骨头的声音,是枪的声音,大家快卧倒!”

话音刚落,冲天的枪声便响了起来,而李青伍则带着土匪团跳了出来,对着车就是一阵射击,密密麻麻的“蜘蛛网”开始在车窗显露,陈有才心急如焚,急忙将周总理按倒。

“您先趴着,我和张云逸先冲出去开路,您跟着孔石泉躲到树林里!”

随后,陈友才踹开车门,翻滚着跳下了车,并顺势拿出了手枪开始射击,而周总理则是在孔石泉的保护下进入了树林。

此时恰好有一辆车驶来,这是党中央为了迷惑敌人视线特地准备的,车一停下,孔石泉就将周总理塞进了车厢。

“您千万不要出来,前面就有中央设置的补给站,我和陈有才他们在此给您争取时间,您赶快离开!”

随后,密集的枪声再次响起,孔石泉掏出手枪就冲了上去,好不容易找到陈友才,却发现他已经中了一弹,但张云逸还毫发无损。

“这批人是冲着周副主席来的,幸好我穿了他的衣服,才能将火力全部集中在我这,你们赶快假意掩护我,为他们争取时间。”

因此,剩下的人将他围成一个圈,而躲在暗处的李青伍则激动不已。

“就是他,穿着西服带着礼帽的那个,可真是讲究啊,我今天就让你知道,讲究是如何害了你的!”

此时,周总理的额头已布满细汗,毛主席听闻此事更是震惊。

“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将恩来安全带回来,把保护我的警卫员都派过去,快去!”

但为时已晚,崂山只有三十多名警卫员,李青伍却有着上百名的土匪,有不少人都倒下了,陈友才的小腿也不慎中弹,行动顿时变缓,而孔石泉等人忙着与其他土匪对战,一时间分身乏术。

“你们不要管我了,快离开这里,他们的目标只有我一个,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了,快点离开!”

说罢,他还朝着向他靠近的孔石泉等人的脚下开了几枪,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含泪离开,而躲在暗处的李青伍再次发笑。

“真是个傻子,把保护你的人都赶跑了,那你可就必死无疑了!”

紧接着,所有枪口对准了陈友才,他身中数枪壮烈牺牲,在确定陈友才死亡后,李青伍翻了翻他的口袋,发现了一只手表,这是周总理常戴的。

李青伍顿时仰天大笑。

“弟兄们,我成功了,我杀了共产党的核心人物,完成了蒋介石都难以完成的任务,已经没有人是我的对手了!”

紧接着,他就拿过匕首狠狠地朝陈友才的尸体捅了二十余刀,然后扬长而去,周总理听闻陈友才等人牺牲的消息,不禁掩面痛哭。

“他是为了我而死的,是我害的他啊,你们要给我狠狠地查,一定要查清楚到底是谁泄露了这个消息,查到之后直接军法处置!”

那么,他们是如何将李青伍逮捕的呢?

破案与安宁

谢滋群接下了查案的任务,他先是画出人物矛盾图,将所有可能相关的人都列了个遍。

首先是蒋介石,他向来不喜共产党,但此番合作至关重要,蒋介石不应匆忙出手才是,从国民党处传来的消息证明,蒋介石与此事无关。

其次是各种亲蒋派人士,但他们此时不是在上海就是在北京,几乎都在为了抗日合作而奔波,自然也不可能是他们。

最后是山东的土匪,他们一向喜爱打家劫舍,脾气阴晴不定,极有可能不顾民族大义对周总理下毒手,但具体是谁呢?

谢滋群收集了当地土匪的资料,并进行了实地考察,他在崂山树林里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子弹,与张宗昌所用的弹药一模一样。那么是不是可以从此入手呢?

于是,谢滋群将目光锁定在与张宗昌有联系的土匪中,而李青伍的名字就进入了他的视野中,看着他犯下的桩桩血案,谢滋群非常确定,凶手就是李青伍。

那么,李青伍又是如何得知周总理的具体位置的呢?难道是组织内出了内鬼?

后来,谢滋群将周总理身边的人都排查了一遍,并没有发现可疑的人,但他不信邪,又排查了数遍,仍然是一无所获 ,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叫冯长斗的人走进了他的视线

冯长斗只是一个炊事员,但他却有着自由出入的权利,倘若他有心向外界传达消息的话,是非常容易的,加上这几天冯长斗经常心神不宁,一看就是做了亏心事。

因此,谢滋群就为冯长斗设了一个局,眼看事情已经瞒住了,冯长斗只能坦白。

“首长,我不是有意的,我是利欲熏心,我见钱眼开,当时李青伍找我买周副主席的消息,还给了我一大笔钱,我没忍住就说了出去,我不是有意的啊!”

谢滋群忍住了将他当场枪毙的冲动,并马上下令逮捕李青伍。

几天后,他与李青伍站在了对立面。

“我连你的上司都敢杀,更何况是你?劝你赶快向你爷爷我投降,免得到时候吃了苦头!”

而谢滋群只是面无表情朝他举起了枪,经过一番鏖战,李青伍被谢滋群射中眉心当场死亡

事后,他将李青伍的土匪团训练了一遍,有良知的纳入共产党队伍,依旧想作恶的就军法处置,而崂山的百姓也终于迎来了太平,而他们也因此更加支持共产党了。

此时,周总理对着陈有才的遗像落下了眼泪。

“友才,我终于为你报仇了,你是为革命而死,有着无上的光荣,所有共产党员都会记得你!”

革命先辈们付出了太多,倘若没有他们的出生入死,哪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因此,我们要好好报效国家,让祖国越来越强大,这样才不辜负先辈们对我们的期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