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 Dark Plum 1 别名:梅实(《神农本草经》),熏梅,桔梅实,桔梅肉(《现代实用中药》),黄仔,千枝梅,合汉梅(《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梅,红梅(《中药材手册》)等 2 性能:酸、涩、平。主归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咳,安蛔止痛。 历 史 ![]() 《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梅实,味咸平,生川谷。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誌恶疾。 《名医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经脉,去痹” 《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口躁咽干” 古书中记载乌梅的功效 应 用 Application of black plum in Chinese medicine Part.1 肺虚久咳 《用药心法》曰:“收肺气”。乌梅之酸能收能涩,又入肺经,故其能敛肺气。可配伍杏仁,半夏,阿胶等药,敛肺养阴,化痰止咳。 代表方剂:《世医得效方》之一服散。 Part.2 久泻,久痢 乌梅酸涩之性,下能入大肠涩肠止泻,上可生津止渴。若泻痢日久,正气衰,则可以单用本品以涩肠止痢, 代表方剂:《肘后备急方》方治久痢不止,肠垢已出;若泄痢便脓血者,可配伍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之黄连同用。 Part.3 虚热消渴 乌梅至酸性平,善能生津液,止烦渴,可用于虚热消渴之症。 可配合天花粉,麦冬,人参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药同用。 代表方剂:《沈氏尊生书》之玉泉丸。 Part.4 蛔厥腹痛,呕吐 蛔得酸则伏,乌梅味极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呕之功效,可用于蛔虫引起的虫窜腹痛如刀绞,甚则呕吐,四肢厥冷之蛔厥病症。若用于治疗钩虫病可单煎乌梅。乌雷汤(乌梅,雷丸,苦楝皮,花椒等)可用于治疗鞭毛虫病。 代表方剂:《伤寒论》之乌梅丸 Part.5 崩漏,便血,尿血 乌梅炒后,涩重于酸,善能收敛止血,固冲涩漏。临床上多用于身体下部出血的崩漏便血,尿血等症。《太平圣惠方》以乌梅肉烧灰细研,生油调敷,治小儿头疮,积年不差。 创新 / 近代新用 \ 近代新用 / 消息肉 ![]() 石恩骏先生息肉方:乌梅,炒薏仁,威灵仙,白僵蚕。 乌梅在神农本草经内有“除死肌“以及“蚀恶”对于皮肤表面的恶肉死肌仅用乌梅一味外敷即可去除。同理,将乌梅内服是否可以去除体内的恶肉死肌?体内的死肌恶肉,如肠道息肉等物,无非是痰瘀互结之产物。若想将此物消散掉,当收散并用,乌梅之酸性,可收可敛,将痰瘀牢牢的收敛在这里,光乌梅的消蚀作用还不够,还需要有别的几味药佐助乌梅来消除它。 1 白 僵 蚕 养生之道 四季 掌握好 ![]() 白僵蚕味辛、咸,性平;归肝、肺、胃经 功能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以其味辛,辛能散能行,死而不僵,色白,在五行为金,金曰从革。故遇结无不能开。 2 薏 苡 仁 养生之道 四季 掌握好 ![]() 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在白僵蚕将息肉化开以后利用薏苡仁排脓的功效将痰瘀等浊物排出体外。 3 威 灵 仙 养生之道 四季 掌握好 ![]() 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骨骾。李时珍称其“威,言其性猛也。灵仙,言其功神也。”为大开大合之猛将,与白僵蚕相须为用,威灵仙功能消骨骾,可知其性猛也,因此痰瘀互结之物亦不在话下。刘潜江言:“勃然若草木之怒生,沛然若水之归壑”“盖其宜木火之气以达金水之用,故善就下而之水脏诸病”。突出了它既有木火之气,又有金水之气。木火之气是宣通外周痰湿的,金水之气可在中央直接逐痰。 ![]() 4 鸡内金 ![]() 结语 / 笔者按 笔者恩师言,此方性烈,效强,胃气弱者,不可贸然攻之,当先顾护脾胃,方内加鸡内金以缓药性。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能 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甘能缓,鸡内金本身能健胃,亦能化积,故于此方中加鸡内金,当徐徐图之。切不可因攻病而导致病家后天之本受损,得不偿失。在攻邪完成后,当以温养脾胃之药,养护脾胃,以收全功。 四味药相辅相成,可与其他引经药组到达特定部位,无论身上何处之息肉,皆可化之。 Welcome to 欢迎 关注 our channel 感谢阅读 感谢遇见 END 编辑 | 杏林书友苑 十一 来源 | 杏林书友苑 王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