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之谦临《杨大眼造像》

 singer0852 2022-12-02 发布于北京

赵之谦临《杨大眼造像》之一

打开新浪新闻

《杨大眼造像》

薛元明

《杨大眼造像》全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无题刻年月,从风格来看,当在北魏景明、正始之际。与《始平公》《孙秋生》《魏灵藏》并称为“龙门四品”。用笔方峻,提按顿挫明显,笔势雄奇,结体庄重稳健,有扛鼎之力。

赵之谦通常被定性为碑学代表人物,但鼓吹碑学的康有为对赵却颇有微词,“赵之谦学北碑,亦自成家,但气体靡弱,今天下多言北碑,而尽为靡靡之音”。如果站在赵之谦的立场来讲,在他笔下,孔武有力、剑拔弩张的魏碑写的笔致柔和,字态飘逸,风度翩翩,反而有一定的创造性。

就横幅临作来看,赵之谦用的确实是碑派笔法,横画竖起笔,如“王、三、天”等字,竖画横起笔,如“清、南、扫”等字。但竖画起笔有时过于弯拱,形成习气,加上一些侧锋的运用,一般是撇捺画居多,而且钩画大多有一个圆弧,使得字态飘逸,有时也难免显出妩媚之气。赵之谦临摹此碑时虽然个人风格已成熟,并不完全甩开参照范本,如“衢、纷、澄”等字的结体,与原碑非常接近。在赵之谦的临作中,可以看到个人的一些笔法习惯,比如撇画收笔处较之行笔时粗大,有一个平推的角度,撇画一律很长,很少见到短撇画,即使原碑中的短撇画也改为长撇画,所以字态飘逸,如“于、天、路、秽、既、震”等字,比比皆是。三角形的点画,原碑中是尖入方出,在赵之谦的笔下是方入尖出,方向改变了。

四条屏临作款字中有“背临”字样,说明创作意识更浓,可以充分领略赵之谦“魏底颜面”的特征,浑朴大气、厚重端庄。赵之谦楷书最初是学颜真卿的,有效吸取了颜楷开张大气之特点,且有机融合北朝各色碑刻。临作特别吸收《始平公造像》的方笔之法,最明显的如第五行“必”字,形似亦神似。此作有正方界格,每字笔画不等,大小不同,赵之谦手法高超,安排妥帖,如“声”之密,“一”之疏,“侍”字“寸”部竖画缩短,字形扁沓,“纳、野”二字一任自然,不像唐楷讲避让之法,两个“则”字并列,自然生变,“声、衢、归”等字几乎达到密不透风的程度,足见其艺高人胆大之处。

竖幅临作吸收《郑文公碑》和墓志笔法,夸张之笔尚少,仅“群、声、未、万”等字,形态近似,然有细微变化。赵之谦是一个才气过人、风格早熟的书家,笔法上有规律性成分,但从未固化。赵之谦注重保留起收笔的自然形态,转折和接搭处亦然,使缜密的字形常常留出很多“小孔”,密处见疏,气韵生动。

赵之谦临摹魏碑,最大的价值在于凸显“书写性”,将刻石转化为墨迹,不拘形貌,不局限于对某个点画细节斤斤计较,故而气韵生动。这就是书卷气。像他这样一个擅长金石之人,在金石气和书卷气之间必然有一种取舍,此消彼长。

打开新浪新闻

赵之谦临《杨大眼造像》之二

打开新浪新闻

赵之谦临《杨大眼造像》之三

《墨缘》小贴士

1、赵之谦用笔继承邓石如用羊毫之法,故而能将笔毫的张力和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用墨浓重,尚用铺毫笔法,坚实有力,变化丰富,撇捺之笔还略带波磔之美,让人充满了想象,尤其是转折之笔,多采用内

法,很少用外拓笔法,不仅干净利落,而且还非常险绝,捺画多向上呈弧形取势,用笔干净,速度较慢,横画收笔处多篆籀气,古朴而不刻板,方法独特。结字饱满而不失俊逸,横画间较紧密,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感。

2、赵之谦临帖多半为意临,不拘形貌,注重即时发挥,三件临作,风格不同,横幅方圆融合,四条屏以方笔为主,竖幅以圆笔为主,一时有一时之态,堪称大家手笔。依据风格来推测,方笔当为早期作品,着意模拟,圆笔偏于后,至晚年方笔融合,随心所欲,当为吸收帖学之长的缘故。对于赵临摹方法的理解,一方面要从总体上来把握,有“全局观”,另一方面,针对每一件作品,可能全是己意的发挥,也可能是对范本有所借鉴,有很大的随机性,必须从“个案”来加以关注。

3、临习魏碑方面,赵之谦花的工夫最多,亦是最得意者,对其书法的全面成就取得有巨大塑造的作用,研习赵之谦书法,一定要关注他不同时期的魏碑创作。38岁的赵之谦由京返浙之后,确立了真正成熟的魏碑楷书风格。赵之谦能使真、草、隶、篆等各种字体的笔法融为一体,进而又能用同一种风格的用笔书写不同的字体。无论书写什么字体,行笔无论迟速疾涩,都能始终统一在魏碑用笔的基础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