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战争:一野全军南下,胡宗南如何破局?留一军:加封警备司令

 兰州家长 2022-12-02 发布于甘肃

1949年,3月。

如果以陇海铁路为分界线,北方战场仅剩山西太原城、大同城,绥远归绥城,陕西榆林城陕西关中以及大西北

看上去很多,真正解决的时候却相对轻松。

长江北岸的解放军饮马长江,已经在为南下做准备。

胡宗南也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出路。

一、胡宗南的小心思

上一阶段,因为一野春季攻势后的主动撤离,胡宗南不费一兵一卒又重新占领了渭北地区。

至于兵力配置,仍旧还是老办法。

残兵和地方部队顶在前面,其真正具有作战能力的主力则放在大后方。

没过多久,胡宗南为了前线安全,又使出了自己自创的“大踏步后退”战术,放弃淳化、铜川、耀县、富平、蒲城各据点,留下了一大片真空地带,以泾水、渭水为核心,构筑了两道防线。

  • 前线兵团:三原第30军第30师;高陵第38军;西安第17军
  • 二线兵团:乾县第65军;泾阳第90军
  • 两翼兵团:永寿第57军;咸阳第36军(机动控制乾县---咸阳防线)
  • 从不打仗的王者兵团:第1军退守宝鸡
文章图片1

胡宗南此时距离撤退就差临门一脚:太原城告破。

他在等消息,也在等机会。

他自己也明白,太原城一旦被攻破,华北兵团可立刻西调,到时候他想要撤恐怕没那么容易。

因为依目前一野的兵力(9万多),尚不具备整吞他的能力。他还有17万的军队,如果加上青宁两马的14万军队,西北前线战场还有30多万大军。

只要他在关中地区牢牢攥着主力军这张王牌,退可入汉中,进可再夺西安。

他不能一走了之,也不能干脆留在关中。

二、一野提前动手

4月23日,渡江战役取得圆满成功,国民政府统治中心南京解放。

4月24日,在彭德怀和徐向前的联合指挥下,太原城被攻破。

此时的北方战场,榆林、大同、归绥三座城正在做起义工作,均取得了较大进展,毛主席已经下令华北军区第18兵团、第19兵团(两兵团17万人)马上进入关中。

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但彭老总动员17万大军入陕尚需要时间,西北战场的局势却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变化。

鉴于目前情况,张宗逊给尚在太原的彭德怀去电:

“关于行动问题,召集各军研究,一致认为在太原攻下,大军渡江的情况下,胡匪势必动摇,但也可能不立即南撤。

在敌不南撤的情况下,我于五月初中旬以现兵力举行一战役将吃力,且战后将要休整,如此将影响陕甘战役的执行。

以目前部队的情况,故在军事、政治教育方面需作充分的准备,因此拟于卯宥(4月26日)继续训练一个月,若在训练期间,敌南逃时,则稳步坚决地追歼敌人,否则可在六月初华北兵团入陕前行动。”

这封电报,张宗逊也点出了一野目前的困难:「兵力不足」。

如果此时还是采用以往打打退退的战术,恐怕部队过度疲劳。等到华北兵团转运至关中,一野疲惫之敌有可能打不好配合。

所以,他还是选择了整训部队。

可当前的西北形势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仅仅过了四天后,张宗逊发现胡宗南部队有大规模向西撤退迹象后,给毛主席、彭德怀写了一封信。

“蒲城、大荔地区之敌,已于二十六日、二十七日相继西撤,其第一步似集结西安、三原、临潼地区,大的撤退尚无所悉。

根据目前情况,我军行动有两方案:

第一方案,即向敌迫近,随时查明敌情,歼敌一部;若敌大退,则进行追击战。敌集西安地区不动时,我可继续整训,并开展地方工作,给华北兵团准备战场。

现在是粮食稍有困难,妨碍整训。

第二方案,是以少数部队收复无敌地区,积极查明敌情,主力在现地整训,等待河东新兵与炮补充。

现在是主力离敌过远,易失歼敌时机,地方工作开展不易。

以上两方案请考虑,于二十九日电告。”

张宗逊在电报中讲了两点:

第一方案:一野主力全部怼下去,盯死随时准备撤退的胡宗南。

第二方案:一野派少股部队南下,占领胡宗南放弃的大片地区,主力仍旧继续休整。

文章图片2

但当时张治中作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选择留在了北平。因其推行和平方针,又挂着“西北军政长官公署”(5月被免职),所以毛主席对于进攻西北问题尚有考虑,也希望用和平方式直接解决西北问题,并没有及时答复张宗逊。

一直到了5月8日,才算正式同意了张宗逊的第二作战计划,一野全军立马南下。

  • 第1军进至美原镇、流曲镇地区
  • 第2军进至交斜镇、羌白镇地区
  • 第3军进至荆姚镇、到贤镇地区
  • 第4军进入铜川、耀县地区
  • 第6军进至贾曲镇、龙阳镇地区
文章图片3

一野各军在张宗逊的带领下,暂时停留所占各地,侦察胡宗南大军的动向。

三、胡宗南二度后撤

5月15日。

胡宗南因为一野主力大规模南下,又得知华北地区有兵团向西转运,马上向各军发出第二次撤退命令。

  • 后翼掩护部队:第57军、第30师分别转进至乾县,待主力后撤后向宝鸡集中
  • 第36军:南撤至斜谷口驻防,依托秦岭建立防线;第69军:撤退至渭南、蓝田
  • 主力兵团:第65军、第38军、第90军沿着咸阳---宝鸡公路西撤至宝鸡地区
文章图片4

5月17日。

在富平的张宗逊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全面追击西撤的国军。

一野野战军司令部最后讨论的答案是:不等华北兵团入陕,果断追击。

此次一野追击的风险很大,因为马家军始终盘踞在关中北部高地,一旦他们从后翼杀出,穿插太深的一野,很可能遇到和西府战役一样的处境。

张宗逊在赌,他赌各地撤退的国军不会进行有效的反击,他也赌北面的青马在一野和胡宗南主力大军交战前,不会贸然南下突袭。

一野大纵深穿插由此展开。

  • 第1军向临平镇、岐山之间
  • 第2军向咸阳、武功,
  • 第4军向礼泉、乾县、武功
  • 第6军向西安,分路攻击前进
  • 第3军为预备队
文章图片5

5月18日。

张宗逊给毛主席去电,汇报战场情况:

“(一)一、二军昨晚渡泾河,现正向咸阳追击中,待咸阳得手后,二军即沿陇海路向宝鸡追击。一、三、四军向乾(县)、礼(泉)、凤翔追击,并保证二军翼侧,准备打马。六军即进西安,并担任警备任务。

(二)敌正南撤中,西安即将解放,请你及西安军管会主要干部一、二日内赶来前方,主持进西安工作,其他接收干部亦须从速赶来。”

当天,第4军相继占领礼泉、武功、乾县、监军镇。

第1军抢渡泾河后,经咸阳、武功、扶风以北攻击前进,进抵岐山、横水镇地区。

第3军进至临平镇及其以西地区。

第2军顺利占领咸阳,沿着陇海铁路成功追到了准备北撤的敌第90军。第90军第53师159团边打边撤,损失1200多人后脱离了第2军的追击,顺利撤退到了宝鸡。第2军则尾随其后,相继占领兴平、武功、扶风、岐山地区。

文章图片6

四、关中拔钉子户

张宗逊也没有想到,这胡宗南跑得太快了,当一野各军穿插包围的时候,胡宗南早就不见了,仅在西安地区留下了原来被打残重组的第17军(军长杨德亮)两个师和地方自卫队。

胡宗南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简单:留下坚守的军官一律提拔封官。

杨德亮这个大怨种,就这样扛起了时代大梁,维系着胡宗南的最后一点脸面。

当然了,第17军军长杨德亮也不是榆木脑袋,那么多的军长都提桶跑路(第57军整个军还真是提桶跑路),我凭啥给你当炮灰啊?

可胡宗南太了解国军体系里面的军人,这玩意儿有软肋啊!虽然不能找他们儿子作为软肋,但大多数国军军官的尿性就是贪生怕死,宁愿当个地方一把手,也不愿冲到第一线当军官。

很显然,胡宗南抓住了杨德亮的软肋。

那一天,杨德亮被胡宗南升为西安警备司令,接防西安防务。

文章图片7

杨德亮接防西安后,二话不说利用兑换金圆券的机会开始敛财,环西安圈的市民、商人凡是不配合的,一律串成糖葫芦游街示众。

稍有反抗的,直接绑在钟楼上,活生生饿死。

不仅如此,他还带着警卫兵亲自上街巡逻,凡是议论者、街头吵架斗嘴者,从未询问,开枪就杀。

从二月份到五月份的三个月时间里,杨德亮在西安无恶不作,当地人在私底下送了他一个外号:活阎王。

那些年代我们所鄙夷的人,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擅权弄事,无视人民。

5月20日。

随着一野第6军逼近西安,杨德亮命令部队炸毁铁路,仅西安自卫队守卫西安,留第48师张芝安第144团作为后翼,自己带着两个师提前朝着子午口方向开溜。

文章图片8

张芝安抱着「你跑我也跑」的心态,在杨德亮南撤不久后立马尾随撤离。

5月22日,西安因为杨德亮的闪电撤退,第6军成功进入了西安。

在西面,第1军、第2军、第4军分别从岐山、武功、麟游地区追击,虽没有追到胡宗南的主力,但却成功在凤翔以北的亢家庄堵住了第57军、第30军(仅下辖第30师)两个军。

文章图片9

这两个护卫国军主力的后翼军,为了避免被我军穿插围堵,准备从乾县绕行至永寿,然后沿着公路南下撤离。

第57军为一支青年军,大多为四川籍青年,实际兵力仅有5000多人。

该军在转进过程中,在军长徐汝城的指挥下,一路抢劫,行李、财物、辎重比军队都多。在永寿稍微遇到我军地方部队袭扰,便在第30师的掩护下仓皇溃逃。

第57军一路逃,一路扔东西。

第30师则一路掩护,一路收容行李、财物。

两队友磨磨唧唧如此行军,最终被我第1军、第2军、第4军的迅速穿插,堵在了亢家庄地区,8000多人被歼灭,第30师师长王敬鑫被俘,第57军残部侥幸逃亡宝鸡。

至此,鏖战三年之久的一野,终于拿下了胡宗南的大本营西安。

很快,彭老总携带两大兵团入关,一野即将迎来解放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扶眉战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